当前位置:首页 > 欧洲杯直播 > 正文

2020年版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试题分析-文科综合地理分册(6)

(三)描述和阁碍地理事物 1.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   本项要求是在通用语言的基础上,能够正确地使用地理学科的术语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   (1)对地理概念的描述   对地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把握程度,主要是通过对地理概念的理解程度来体现的。能否对地理概念做出正确的描述,则是考查考生对地理事物本质和规律把握程度的手段   (2)对地理事物的特征的描述   对地理事物特征的描述包括两个方面:对地理事物进行正确的定性概括;对地理事物的位置属性和数量属性能够进行恰如其分的定量表述。地理数据是对重要地理事物的定量表述,主要有绝对数据、相对数据(比例数据、顺序数据)等。   绝对数据是指明或者表示地理事物的数量或数量范围的数据,它们在研究地理问题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东西半球的划分经度,南北回归线的纬度等内 (3)对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的描述   一方面,对地理事物分布的描述主要是对地理区位信息的把握和正确阐释。地理区位信息可以分为显性的区位信息和非显性的区位信息。显性地理区位信息主要包括地理坐标和相对地理区位。相对地理区位则因为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直接显现出来,如中国的邻国、中国的近海、世界各大洲和大洋的相互位置关系等。非显性地理区位信息是指那些隐藏在题目的文字、图表中的信息。例如,说到长江中下游流域,其中非显性地理信息就有:位于亚热带温润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油料作物是油菜、河流冬季不结冰等。   另一方面,对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描述,主要是要求考生用辩证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来考察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例如,热带气旋导致的风暴等对航海、近海岸地区都有不利的影响,但是在夏季和秋季干旱的时期,热带气旋造成的较大范围的降水却能够缓解许多严重干旱地区的旱情。 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下图示意 1976年、1987年和2000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108国运建成于20世纪70年代 j 秦岭隧道1999年建成飞l通车,原路段废弃 --国道 ~,za 1976年分布范围 è:3阳年分布范围 2000年分布范围 15千米 比例尺 L一一___...J (1)描述该地区大焦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2)分析导致该地区大然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 (3)说明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 [说明]自 20世纪70年代以来,秦岭大熊猫栖息地面积有一个从先退缩后 逐步恢复和扩大的变化过程该题在"大熊猫栖息地范围时空变化"与"植被破 坏一植被恢复""道路修建"等人类活动之间建立逻辑联系ι按照"发现问题一分 析问题一解决问题"的设问设计思路,设计了三个相互关联的小题,引导考生探究 "秦岭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这一地理事实背后的地理原理和思想内涵。 第(1)小题通过"描述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要求考生对大熊猫 ~ i也 E里 栖息地范围的时间演变和空间分布的特点进行归纳心时间演变重在描述大熊猫栖 息地分布的面积大小变化及扩展或收缩方向上的变化趋势;而空间分布则重在就 某一具体的时期,描述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空间形态特征。 第(2)小题要求考生对照图中不同时期栖息地范围的变化,与"砍伐森林""禁 止砍伐林木""道路修建""隧道通车"之间建立对应的逻辑联系。 第(3 )小题通过考生对"主要途径"的阐述,引导考生对"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 发展"理念进一步深化。 2.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 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任何地理事物本身就是综合性事物,在其辩证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必然涉及本 学科和其他学科的许多知识。例如,对农作物的分布规律的阐释必然要联系到气 候、地形等方面的学科内知识,对天气过程的理解和阐述离不开相关的物理和数学 基础知识,对地貌(特别是喀斯特地貌)的理解和阐释需要相关的化学和物理知 识等。 @。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敦煌许多重妥文物经历千余年仍保存比较 完好的自然地理原因。 年降水量 (毫米) 200 150 40 [说明]该题立意是考查考生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并且考查考生结 合学过的地理知识,通过判断和分析来解释问题的能力。通过阅读图例,可以很容 易地知道题目所给的是多年平均降水量图。在大陆内部中纬度地区,年降水50毫 米左右表明那里的气候是相当干旱的。这时仅仅根据平时学习和掌握的地理知 识,首先想到的是干旱气候不利于农业生产、有风沙天气等不利的方面。但从跨学 科的角度看,文物如果处于同空气隔绝状态,则可以保存得更为长久,这是中外大 量考古事实证明了的,也是从中学学习过的生物和化学常识中能够理解的,而敦煌 一带沙尘的埋没正好具备这样的条件。 P第一部分考试要求 4 (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1.能够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地理问题 地理涉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信息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 性、实践性和时代性。 考查高中生探究地理问题的素养也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基本途径。 我国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强调了探究地理问题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性,要求联系实 际探究地理问题 9如"联系本地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变化";"联系本地实际,讨论 某一工业企业的布局特点,以及该工业企业的原料供应和市场联系";"模拟设计 某地区交通运输线路和站点的布局方案,简述设计理由";"运用本地人口资料,绘 制探究本地人口的发展模式和人口迁移的特点";"联系本地实际,讨论某工厂对 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以及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而提出改进措施"等口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 "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 1月平均气温达 13.6 "c (昆明为 7 .7 "c ,成都为 5.5"C), 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下图 a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直,下图 b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 ) 一扣) 圳 jdM 月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 1 - 国界 山峰/高程1m 河流 等高线1m 图 a (1)分析攀枝花 1 图b (2)推测攀枝花 1月的天气特征。 (3)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吸引人们冬季来此度假。小亮则 从空气质量的角度提出质疑俨试为小亮的质疑提供论据叫 [说明]我国气候有三大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气候大陆性 '地理 强。季风气候的气温特征表现为:大部分地区夏季受温暖的夏季风影响,普遍高 温;冬季受寒冷的冬季风影响,南北温差大。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南地区 1月平均气 温虽在 O"C以上,但是,强寒潮影响时,即使海口也会出现 10"C以下的低温,且因空 气湿度大,人们的体感温度更低 c气候大陆性强就气温而言突出表现为气温的变 率大。我国大部分地区不仅年温差大、日温差大,而且气温的波动大,两三天之内, 同一地区的日最高温之差可能达到 20"C以上。 这样的气温特征对人们的生活影响极大,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避寒、避 暑的意愿越来越强烈,由此驱动的旅游流也越来越盛。夏季,海滨城市和相对高的 山地成为避暑胜地 ω海滨城市受海洋影响,白天有海风吹拂,日最高温相对较低, 且人们可下海消暑;相对较高的山地,受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影响,气温相对较低。 冬季,人们避寒的选择总是向南、向南,于是,海南三亚、云南西双版纳等少数几乎 不受寒潮影响的地区,成为冬季旅游胜地。 长江流域除上讲青藏高原地区外,多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但是,冬季常出 现低于 O"C的低温,阴雨日较多,而传统上住宅无取暖设备,阴冷感觉更甚。然而, 这只是就长江流域总体而言的,实际上,在长江流域还有一些冬季比较温暖的地 方。这些地方因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且超出了冬季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和人们对 冬季"温暖"的常识,长期以来未被人们所认知 U这些地方就分布在长江上游青藏 高原向第二级地势阶梯过攘的高山谷地中。攀枝花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本题以此为背景,设置地理课外小组"寻找最佳避寒地"研究的情境,给出攀 枝花作为长江流域冬季"温暖之都"的气温资料,提供攀枝花的位置和周边地形 图,设计梯级问题,引导考生对此现象进行探究。考生既需要阅读和理解所提供的 图文资料,也需要调动我国气候的主要影响因素等知识,并经比较、分析、推理、判 断、论证,才能完成本大题的解答 3 1月是我国一年中最冷的月份,所以,第(1)小题要求"分析攀枝花 1月平均气 温较高的原因",实际上是分析攀枝花成为长江流域冬季"温暖之都"的原因。首 先,考生需明确"较高"是与其他地区相比。题目提供的资料表明,纬度较高但海 拔较低的成都,以及纬度较高且被称为"春城"的昆明, 1月平均气温都远低于攀枝 花。二是考生需调动己学的知识,知道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偏 低的原因,主要是受来自亚洲大陆北部寒冷的偏北风的影响《三是从图 a中可以 看出,攀枝花北部有高山分布。四是从图 b可以看出,攀枝花位于山谷之中,谷底 与周边山地相对高度达数百米。五是调动垂直气流和气温的关系。综合上述各方 面,可以得出主要原因有两方面,其一是北面高山阻挡,受冬季风影响较小;山高谷 深,盛行下沉气流,气流下沉增温。 在分析了攀枝花 1月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之后,第 (2)小题进一步要求考生推 第-部分考试要求 测攀枝花 1月的天气特征。天气一般包括阴晴、冷暖、风等气象要素。当明确攀枝 花 1月盛行下沉气流后,可以迁移高气压控制下的天气特征,推测攀枝花 1月的天 气特征。由于下沉气流天气稳定,所以,多晴天、少云雨;风力弱;气温较高且波动 小。其实,攀枝花一年四季都盛行下沉气流 J 气候学上,当连续 5天的平均气温达到 10 "C,即可认为进入了春天,可见,仅 从气温角度看,攀枝花基本上无冬,冬季理应是避寒佳地。可是,为什么很少有人 到攀枝花去避寒呢?这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问题俨第 (3)小题以此设置了争议情 境,并明确提出了其空气质量可能不适宜避寒,要求考生提供论据。分析空气质量 优劣,一方面要考虑污染物的来源和多少;另一方面要考虑空气扩散条件。题目材 料中介绍了攀枝花有"百里钢城"之称,即说明攀枝花以钢铁工业为主,而钢铁工 业的废气排放量较大,且其他工业、城市交通、人们生活等也会排放较多的废气】 而攀枝花处于相对高差较大的谷地,且下沉气流稳定,所以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的 扩散。 进一步分析,攀枝花全年盛行下沉气流,为什么夏季不是炎热之都呢?夏季, 攀枝花与周围山地比,气温仍然偏高·但是与成都、重庆等地相比,因地势较高,所 以气温相对较低,没有像重庆、武汉、南京等长江沿岸城市那样成为"火炉"。由此 也可以看出,冬季风对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气温的影响是何等的强烈。 2.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来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能够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认识地理环境,协调人地关系,促进可持续发展,需要探究地理问题,解决地理 问题。论证和解决许多地理问题都必然地要运用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该项要 求实际上就是要求考生能够运用高中必须掌握的各个学科的基础知识和能力来解 决相关的地理问题。 所谓学习要达到对于学习过的知识能够融会贯通、运用自如的境界,对于地理 学科来说自然就是指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论证问题基本的要求是要用确切、已 知、低层次的事物或者规律等来说明(证明)尚不明确、未知、高层次的问题。而地 理的主干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便是论证地理问题的坚实基础。地理基础知识越丰 富,借以进行判断、比较的参照知识就越充足,否则就无从做出应有的判断和比较。 考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就是要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 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 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同时了解全球 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增强对资源、 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 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 士也 E里 4 地理学科的综合性还表现为它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会涌现许多新的地 理观念。例如在环境问题上就是如此。人们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上把草原大量开发 为耕地。随着人口压力的增加,人类日益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峻性,看待地理环境 的观念也随着变化,许多地方开始采取退耕还革的措施心在考试中,非选择题有时 会涉及这方面的要求。有些人文地理方面的问题是没有唯一答案的。因此考生在 学习和应对考试的问题时,不仅可能而且也应该有独立的创新的见解。 @目@尼日利亚人口超过 1亿,经济以农矿业为主。 2014年 11月 20日,尼日 利亚与我国正式签署了沿海铁路项目商务合同、该项目总金额达 119.7亿美元, 全线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是截至当时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史上羊体合同金额最 大的项目。下图示意尼日利亚铁路的分布。 4。 8。 12。 J'--】FhyJ』『 1JFFl气 12。 .-' f ( j @首都 @ 重要城市 品港口 8。 】一国界 -'._河流 -~~铁路 . 一~拟建沿海铁路 巧尹水库 ( 1 )归纳尼日利亚现有铁路路网特点及作用。 (2)指出尼日利亚拟建沿海铁路的布局特点。 ( 3)简述尼日利亚沿海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针对此气候特点,我国相关人员 在建设该铁路时,为保障身体安康,需要防范的问题。 (4)指出因尼日利亚沿海铁路项目而可能获益的我国主要工业部门。 [说明]本题以我国承建尼日利亚沿海铁路为线索,以其蕴含的经济意义和 政治意义为立意,以考生所具备的地理基础知识为依托,通过梯度思维设计,综合 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地理信息、概括地理事物分布特征、分析地理事物(要素)的 相互关系、认知不同环境下的人地关系等能力。 尼日利亚沿海铁路的修建除经济意义外,其政治意义更为深远。和大多数非 洲国家一样,尼日利亚曾是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具有单一商品经济的特性。在 殖民地时期,其宗主国英国为掠夺尼日利亚的资源,建立了连接内陆地区至沿海港 第一部分考试要求 口的铁路,将农畜产品和矿产品(以煤为主)运至港口,装船运往英国。所以,尼日 利亚现有铁路犹如刻在尼日利亚的大地上的殖民烙印。尼日利亚是非洲人口最多 的国家,也是非洲唯一的人口超过 1亿的国家。北部地区因气候等原因,经济落 后,人口逐渐向南部或其他国家迁移,南部沿海地区是尼日利亚城市和人口集中、 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 1991年开始,尼日利亚还在沿海地区建立出口加工区 c然 而,尼日利亚的沿海地区竟然没有一条铁路、我国帮助尼日利亚兴建沿海铁路,促 进其基础设施建设,连接南部沿海地区,并与东、西两条纵向铁路相接,形成铁路 网,不仅对尼日利亚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也对尼日利亚全国 的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见,我国帮助尼日利亚兴建沿海铁路,彰 显我国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国际合作理念,凸显我国"富强""和谐"的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与帝国主义"掠夺资源"的本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 .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 和结果 在我国高考以笔试为主,因此考试时书面表达能力对于展示考生的真实能力 有着非常突出的意义。在书面语中,观点明确主要靠用词准确妥帖、层次逻辑关系 严密、语言清晰简洁等来实现。 对于地理考试来说,表达主要观点的用词妥帖,主要表现在选择最准确的地理 术语上。熟记和深刻理解这些术语是具备该项能力的前提俨层次逻辑关系严密、 语言清晰简洁等,不仅必须有大量正确的地理知识作为基础,同时也需要考生文字 表达能力的提高。也就是说,该项能力在一定意义上说是语文基本能力和地理学 习能力的结合。 把握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还表现为能够理解并且描述、概括各种地理事物 (包括自然地理各要素、人文地理各要素,以及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各方 面)的空间结构与联系,及其发展变化过程。 理解是描述和概括的前提,描述和概括则是理解的表现和证明、高考地理试 题要求考生能够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图示等方式,描述和说明地理事物的空间结 构、相互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例如地球的内部圈层、大气的垂直结构、地壳的 演变、火山和地震带的形成、水的循环、各种天气现象、人口的增长和迁移、城市化 的进程、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演变等。 @国画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维多利亚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湖面海拔 1 134米,鱼类资源丰富。尼罗河 铲鱼是体型最大的淡水鱼之一,属肉食性鱼,原产于尼罗河、刚采河等非洲河流中。 20世纪 50年代,尼罗河铲鱼被引入维多利亚湖并迅速繁殖。该湖的尼罗河铲鱼经 捕捞、加工后多销往欧洲,成为昂贵的美食。下图示意维多利亚湖的位直及周边 ~ i也 E里4 水系。 IjL 私句 l吁:/生 d'h川卢/, j~/,-广 时古3湖泊 二斗争帆F 」式~ i可流 =瀑布 (J I }jL ζ二 ioo k飞广.r>~ 3il!60 、TJ时令河 ( 1 )分析阻碍尼罗河铲鱼游入维多利亚湖的自然原因。 (2 )分析尼罗河铲鱼在维多利亚湖迅速繁殖的自然条件。 (3 )分析尼罗河铲鱼迅速繁殖对维多利亚湖鱼类资源及捕捞业的影响。 (4)说明尼罗河铲鱼的引进对维多利亚湖沿岸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 [说明]本题为综合性试题,在给定图文背景知识基础上,考查考生的信息 获取能力、地图阅读与分析能力、区域人地关系作用机理等知识的综合应用分析能 力、逻辑推理与判断能力等。 本题图文资料提供了非洲维多利亚湖引进尼罗河伊鱼后,带来的人类经济活 动变迁以及引起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题目设问层层递进,自然、人文、区域、生 态问题相互呼应,综合形成完整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格局与过程演化的体系。 第(1)小题要求考生"分析阻碍尼罗河自卢鱼游人维多利亚湖的自然原因"。回 答这个问题前,考生首先需要从文字材料中提炼出,"维多利亚湖没有原产的尼罗 河伊鱼,其尼罗河自卢鱼是从非洲其他河流中被引进的"这样的信息ο通过仔细阅读 分析图中的水系及其流向,可以大致估计维多利亚湖的基本地形特征为"处于相对 封闭的高原盆地中",同时,也可以从图中归纳出该湖北部唯一出口通向尼罗河这 样的事实。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结合文字资料中维多利亚湖湖面海拔 1 134米, 以及图中尼罗河通向维多利亚湖中的多个瀑布可以分析得出,维多利亚湖与尼罗 河的地形落差较大,"湖泊海拔高,尼罗河上游多瀑布,阻挡了尼罗河萨鱼游人维多 利亚湖"这样的自然原因。本题综合考查考生结合具体的地理问题,灵活运用地理 知识进行分析应用的能力c 第(2)小题要求考生"分析尼罗河自卢鱼在维多利亚湖迅速繁殖的自然条件"。 结合文字资料可知,尼罗河萨鱼是体型最大的淡水鱼之一,属肉食性鱼q考生需抓 住尼罗河萨鱼"大"和"食肉"这两个特性,来反推维多利亚湖是如何满足其需求 的。"维多利亚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鱼类资源丰富",再仔细阅读地图可以大 致估计维多利亚湖的面积广阔,为体型大的尼罗河由卢鱼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 第二部分考试要求 同时,也可以结合维多利亚湖地形、纬度位置等分析出其湖水温度适宜、水草资源 丰富,是非常利于鱼类生长的、大量鱼类的生长给"食肉"的尼罗河自卢鱼提供了充 足的饵料 p这样就可以得出"湖中鱼类为尼罗河萨鱼提供充足的饵料"的结论二 第 (3)小题要求考生"分析尼罗河自卢鱼迅速繁殖对维多利亚湖鱼类资源及捕 捞业的影响"。结合所给文字资料和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尼罗河自卢鱼体型大,食 量大,属肉食性鱼。尼罗河自卢鱼迅速繁殖对维多利亚湖鱼类资源的影响,主要表现 在会"导致一些原有鱼类数量迅速减少甚至灭绝"。结合尼罗河自卢鱼体型大可以 推知,其捕捞技术和方法与当地传统鱼类的捕捞技术等是不同的。因此,尼罗河面卢 鱼的快速繁殖,不仅会使传统鱼类产量受影响,"冲击当地传统捕捞业",同时也会 "出现专门捕捞尼罗河每卢鱼的捕捞业"。 第 (4)小题要求考生"说明尼罗河面卢鱼的引进对维多利亚湖沿岸地区经济发 展的贡献"。从维多利亚湖的面积、位置等可以分析得出,尼罗河自卢鱼引进维多利 亚湖初期,该湖饵料丰富,人口相对较少,尼罗河鱼卢鱼"产量大"。维多利亚湖的尼 罗河伊鱼经捕捞、加工后多销往欧洲,成为昂贵的美食。所以,自卢鱼价格高,国际市 场需求量大,为维多利亚湖区出口创汇,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同时,尼罗河自卢鱼 会带动湖区捕捞、加工、运输等产业随之发展,扩大就业。经济活动频繁,人口密度 增加,进一步促进相关的建筑、交通、饮食、文化等产业发展 c 4.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现端倪,这种世界发展的全球化要求教育培养 出与之相适应的"世界公民 " ο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发展必须依赖相关地区和相 关国家的支持和发展;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资惊问题、生态问题和环境问题必然 影响到相关地区和相关国家乃至全球。"保护世界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向人类和 各个阶段推行环境和发展教育 "(引自〈地理教育国际宪章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中"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运用地图,说明世界 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归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举例说明某一 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其他区域的影响";"举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形 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举例说出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与国际行动";"理解 个人在环境保护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等内容,均要求考生能够掌握 和运用。 有tJl>_贵州省某喀斯特山区石漠化严重。农民在山上放牧、砍柴、找土种玉 米。当地农民反映,山上的土一年比一年薄,一发大水,土全被冲走了,玉米也被冲 走了马石头越来越多,最后连玉米也无法种了,生活越来越困难。 简述为改善环境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当地政府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说明]本试题以贵州省某喀斯特山区石漠化对当地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思想政治 为背景资料,考查考生在分析具体地理事象的基础上,对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理 念的理解和认识。 喀斯特地区被联合国相关机构定义为"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贵州省喀 斯特山区地形崎岖破碎,可垦荒地以坡度较大的林牧地为主,可垦耕地十分有限; 人口众多,社会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农业中又以种植业为主;生产生活方式落后, 农产品精、深加工滞后,是我国主要的贫困地区之一。因此,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 构、合理限制农业生产活动区域、合理控制人口数量、给予适当的经济补贴等,都是 提高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摆脱贫困状态,避免或减少扰动土层,恢复自然植 被的有效措施。 在回答本题时,考生提出的措施要依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农业生产活动、农村 生活方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特点,力图使农业生产活动尽量避免或减少对土层 的扰动,从利于自然植被恢复的视角出发,考虑到符合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求,以 实现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和环境的持续改善的目的。 酝撞撞揭回 思想政治学科考试反映对考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注重考查考 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 知识论证阐释、分析评价、探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获取和解读信息 获取和解读信息,即发现、收集试题中文字、图表、数据等蕴含的信息,分析、理 解相关信息的含义,包含发现信息、判断信息的重要程度、提取有效信息等思维过 程句获取和解读信息是准确判断事物的性质、分析事物的发展趋势和找到解决问 题方法的前提《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是个体思维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信息 时代,这种能力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ο 获取和解读信息是考生解答问题的起点,影响情境的理解、审题的精准、答题 的质量和速度 J高考命题注重采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搭建能力考查平台,这就使 试题在内容上蕴含丰富的信息,在形式上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因而要求考生在提 炼、分析、理解、整合信息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分析与综合、判断与推理的能力。 1.从试题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 文字是人类记录思想、交流信息的视觉符号系统,是人类文化的主要载体。思 想政治学科试题主要以文字方式呈现。清晰准确地理解文字所表达的意义和内 涵,是解答问题的基础。 E 2019年考试分析 ' 第二部分 2019年考试分析 4 。总体评价 2019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在遵循高考命题指导思想和原则的基础上,延续 2016年分省命题格局调整后的卷种结构,命制 3套课标卷。使用全国 I卷的有河 北、河南、山西、山东、江西、安徽、湖南、湖北、广东、福建等 10个省;使用全国 E卷 的有黑龙江、吉林、辽宁、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重庆等 10个省(市、 区) j使用全国皿卷的有云南、贵州、四川、广西、西藏等 5个省(区)。 2019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各套试卷命题坚持把立德树人的要求贯彻到高 考改革全过程,落实到高考内容改革方方面面。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核心价值引导,牢牢把握正确 政治方向;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增强文 化浸润方面更加深入。创新试题形式,凸显关键能力考查。突出考查独立思考、逻 辑推理、信息加工、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等支撑学生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注重理 论联系实际,突出学以致用;考查创新意识,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 3优化考 试内容、助推素质教育的导向更加清晰。聚焦高中教学主干内容,杜绝偏难繁怪试 题;强调基础知识的内化,灵活考查,减少大量刷题、机械训练的收益。 2019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能力考查目标清晰,考生易于人题,社会反响良 好。综合近 3年各套试卷的统计数据来看, 2019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总体难度 控制得当,各卷种难度更加均衡,保持了良好的区分效果。 2017-2019年全国卷文科综合与各科目试卷难度 杀芝飞 I卷 H卷 E卷 2017 2018 2019 2017 2018 2019 2017 2018 2019 文科综合 0.482 0.528 0.548 0.504 0.521 0.533 0.574 0.610 0.566 历史 0.475 0.588 0.547 0.512 0.551 0.54 0.592 0.635 0.556 3也王里 0.413 0.472 0.524 0.424 0.432 0.508 0.535 0.596 0.533 思想政治 0.506 0.526 0.572 。 .576。 .581 0.546 0.595 0.599 0.608 ' 第二部分 2019年考试分析 4 。试题分析 一、试题评述 Er~. 2019年高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充分体现了"一核、四层、四翼"的考查内容和 要求,遵循突出方向性、坚持科学性、反映时代性和凸显现实性的基本原则,紧扣立 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力求反映对考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突出对地理学 科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 (一)讲好中国故事,彰显立德树人 高考地理试题紧密结合学科内容,选择反映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科技进 步、生产生活实际等素材,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考生形成正确的人地观 念,具备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感。 高考地理试题重点选择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伟大建设成就的相关素材,激发 考生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和报国之行。如全国文综E卷第 36题,以云南省大理 宾川县"治贫先治水"的发展理念为例,将气候对农业生产的限制和脱贫致富相结 合,凸显国家建设伟大成就,厚植家国情怀。 高考地理试题紧密结合学科内容,展现地理学与社会的关联,以"五大发展理 念"和"五个统筹"等新时代背景下,进一步深化改革所提出的重大发展战略为背 景创设情境,以人地关系的主线,在科学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相互协调发展 的基础上,引导考生树立协调发展、因地制宜的意识。全国文综 I卷 1-3题,根据 嘉善县产业布局从分散到集中、从城乡各自发展到统筹发展的特点来设计考点,重 点考查考生如何结合政策背景的变化来理解产业布局的变化,如何从集聚经济和 规模经济角度认识产业集聚的益处,引导考生关注城乡统筹发展理念。 高考地理试题要求考生能够在正确的价值观念指导下,有效整合学科知识,合 理运用学科能力,认识、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全国文综皿卷 1-3 题,以某企业"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为案例,主要考查考生对"厨余垃圾"以及 "厨余垃圾"处理系统工艺过程的认识,通过对"厨余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 理,引导考生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关心和爱护环境,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态文 . i也 1里4 明观。 (二)主足学科本质,聚焦能力要求 高考地理试题聚焦能力考查,为高校选拔基础扎实、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考 查的能力不仅包括必备的逻辑推理能力,还包括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 高素质人才提出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等。 高考地理试题要求考生能够综合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组织整合学科知识与 能力,横向联系、纵向贯通,面对真实、复杂的现实情境,探索和解决问题。如全国 文综皿卷 37题,通过不同日期水体形态比较,分析气候、河流和地质地貌的相互作 用,将短期的小尺度自然地理过程与长期的大尺度自然地理过程相统一,要求考生 从整体角度认识地理环境。 地理学科与生活、生产实际密切相关,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高考地理试题通 过设置真实的问题情境,要求考生在准确理解与熟练掌握学科主干内容的前提下, 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与原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促进考生真懂会用,学 以致用。如全国文综 I卷第 36题,以澳大利亚汽车生产发展的真实案例为线索, 围绕汽车产业布局、汽车市场特点、汽车生产成本以及汽车产业退出的影响等现实 问题,把澳大利亚汽车生产从发展到退出的过程与地理因素相结合,重点考查考生 从地理角度分析产业发展问题的能力。 高考地理试题通过增强开放性和探究性,引导考生运用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应 对问题情境。全国文综 I卷 37题第 (4)小题,以里海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为实证,阐 明了板块运动与里海地区地貌、水文、气候之间的关系,反演了湖泊的形成过程,由 此获得黑海和地中海将相继成湖的依据,引导考生根据板块运动的趋势,判断黑海 和地中海可能发生的变化。试题旨在扩大考生视野,在更大尺度思考问题,从而评 价考生以尺度转换为代表的地理思维创新能力。 (三)遵循全面发展,体现盲人价值 2019年高考地理试题在充分考查德、智的基础上,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要求。根据地理学特点和高中生的认知水平,选取既能达成考查目标,又结合学科 知识的素材设置问题情境,加强对健康意识、审美情趣、劳动观念的考查,突出对体 美劳的教育引导。 地理学科通过设计综合性、情境化的试题,利用体育运动等情境,加强对体育 相关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查。如全国文综 E卷第 37题,以"北京 2022年冬奥会"和 我国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为背景,将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与具体的体 育项目相结合,发掘体育项目开展的社会经济条件,分析浙江室外人工滑雪场建设 第二部分 2019年考试分析 4 的地理问题,旨在促进青少年对冬奥会项目知识的了解和兴趣的培养,助力实施健 康中国战略叮 地理学科通过创设自然美、人文美、人地和谐美等情境,以美育人,培养学生高 雅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在生活中感受、鉴赏和创造美。如全国文综皿卷第 42 题,以"大地艺术祭"旅游活动为背景,通过一幅《梯田》艺术作品,栩栩如生地呈现 了当地农民农耕生活的风貌场景,使得艺术完全融入乡土大环境之中,形成自然与 人文景观巧妙而和谐融合的美丽田园画卷引导考生树立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观 念,懂得欣赏自然美、人文美,领悟人地和谐之美,最终实现美育的教育引导乞 高考地理试题通过设置真实的劳动情境,将与劳动相关的知识、能力、智慧、思 想等融为一体,要求考生发现劳动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创造性地加以解决,引导考 生树立正确积极的劳动观念。如全国文综圃卷第 43题,围绕我国北方地区农用大 棚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及解决方案的探讨,启发考生在劳动实践中主动运用创造 性思维,帮助考生内化劳动认知、增强劳动感情、形成劳动习惯。 酝撞撞羁璐司 2019年高考思想政治试题,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六个下功夫",以高 考评价体系为引领,按照全面发展的要求丰富考查内容,推动考查形式创新,更好 地发挥高考育人功能,增强对基础教育的正面导向作用,引导学生奠定支撑终身发 展的坚实思想政治素质基础,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ι 1.落实"六个下功夫"基本要求,发挥学科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 思想政治学科命题以"六个下功夫"为指南,精选重点考查内容,拓展试题情 境来源,考查学生在理想信念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引导中学更加关注和加强"六个 下功夫"的落实,为学生健康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文科综合全国 E卷第 40题引导学生学习其美多吉心系人民、信念坚定、甘于奉献的精神,学习感悟用奉 献、忠诚和生命熔铸的雪线邮路精神,促使学生苦学本领,立志在劳动奉献中实现 人生价值 n文科综合全国 E卷第 39题,以兰考县委继承弘扬焦裕禄精神,带领广 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脱贫致富的先进事迹为背景材料,促使学生领会无论时代如 何发展变迁,艰苦奋斗精神仍然没有过时,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 意义。 2.围绕重大时代主题考查学科主干知识,体现内窑改革要求 思想政治试题紧紧围绕社会生活中的重大时代主题,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和 关键能力。文科综合全国 I卷第 39题结合今年的重大时政主题,在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 70周年和人民政协即将迎来 70华诞之际,将人民政协与国家治理体系的 '历史 知识相联系,以全国政协的协商议政活动为素材,要求学生思考人民政协在国家治 理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发挥作用的实现途径和方式,进而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 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以此引导学生增强制度 自信。文科综合全国 E卷第 16题,体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培育法治意识 ι 试题结合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以全国人大对"两高"工作进行首次专题询问为素 材,既考查学生对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的认识,又考查学生对立法 权和司法权知识的把握情况,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系。 3.突出关键能力,优化考查方式,助力发展素质教育 思想政治贯彻高考评价体系要求,突出对关键能力的考查,重点考查学生的思 维过程和品质。文科综合全国 I卷第 22题以科技创新中时常存在的"管理孤岛" "资源孤岛""信息孤岛""技术孤岛"等现象为题干材料,引导学生用综合的思维方 式认识和处理问题,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促进系统 优化,强化了思维过程的训练。文科综合全国 H卷第 39题,在材料中列出飞中共中 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 )、中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所要坚持的六项基 本原则的具体内容,要求学生运用政治生活知识,从中任选三项原则,并分别阐述 坚持这些原则的理由。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知识的具体情况,灵活选择作答内 容。这样设计增加了学生作答的自由度,有利于学生在学科知识范围内扬长避短, 更好地展现自己的能力和优势。 -B田a!:. 2019年,历史学科高考以立德树人为鲜明导向,落实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 养教育体系的要求,命制了文科综合测试 I、 E、 E卷中的历史试题。试题注重彰 显历史学科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价值,体现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导向,重点考查核心 价值、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较好实现了测量功能,有利于高校选拔新 生,有利于引导中学教学 ι试卷的主要特点如下。 1.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体现"六个下功夫" 2019年高考历史学科充分贯彻"六个下功夫"方针,注重在坚定学生理想信 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 质六个方面下功夫。命题结合历史学科注重客观事实和贴近青少年认知实际的特 点,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高中课程标准,寻找适切素材,优化考试内容,发挥育 人功能 J如文科综合 I卷第 29题以"革命"一词在不同时期斗'新青年》杂志中出现 的频率为切入口,揭示出在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上,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 -第二部分 2019年考试分析 4 义,引导考生坚定信念,追求真理。文科综合 E卷第 24题引用古代儒家经典《孝 经》中的孝佛礼乐观念,突出传统文化中以家庭和睦、尊老爱幼作为人生不可或缺 的内容和人人应尽的职责,鼓励考生注重个人修养,在新的历史时期将传统孝道观 转化为现代基本的价值理念。文科综合 I卷第 41题、文科综合皿卷第 40题,都是 通过古今中外素材的综合,考查考生对于宏大历史叙事的认识和掌握能力。更多 的试题则是将历史元素与政治、地理、经济、文学、艺术、道德修养、价值理念等融为 一体,从多个向度考查考生的人文素养。 2.倡导五育并举鲜明导向,对标"德智体美劳" 作为教育领域的关键环节,高考内容改革义不容辞地肩负着扭转偏重智育的 不良评价导向的重任。具体到历史学科,由于在学习内容方面与美育、体育、劳动 教育存在多处重合,试题把对审美能力和修养、健康观念和意识、劳动精神和实践 等方面的考查纳入高考的范围,进而唤醒考生对生活中真善美的认识、理解和尊 重,引导教育教学破除"唯智"的不良倾向。如文科综合 E卷第 26题以宋代诗歌为 切人点,要求考生结合宋明理学的相关知识进行传统诗歌的鉴赏,将审美活动融入 试题的作答过程,体味宋诗以理为诗的美学特点和宋代士人的处世态度 3又如文 科综合 I卷第 26题以拔河运动在唐代的流行,描绘了"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 的壮观活动场面,突出了唐人崇尚力量的阳刚之气和健康体魄,引导考生树立"欲 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的观念。又如文科综合 E卷第 31题以建国初期《数 他劳动强》的年画为试题情境要素,批判传统观念中轻视劳动、轻视工农、在劳动中 讲究高低贵贱的错误观点,塑造了劳动人民的典型形象。 3.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点睛"一核四层四翼" 高考评价体系作为建立健全高校考试招生评价体系的理论支持和高考命题的 理论基础,提出了"一核四层四翼"框架。"一核"为考查目的,即"立德树人、服务 选才、引导教学",是对高考核心功能的概括;"四层 "为考查内容,即"必备知识、关 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是五育并举的教育目标在高考内容中的提炼;"四 翼"为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是德智体美劳的评价维度 在高考中的体现 b对历史探究能力的考查,如文科综合 E卷第 42题考查批判性思 维,要求考生独立提出历史见解,对已有历史认识进行审辨式思考,并进行逻辑清 晰的表述。对学科素养的考查,如在唯物史观层面,文科综合皿卷第 27题通过对 清代江南市镇化进程的描述,要求考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分析商品经济的发 展,理解经济基础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 全国 l卷地理部分 4 试题分析 -、 E擅自..理血直野田~1冒 20世纪80年代开始,长江三角洲地区某县村办企业涌现,形成"村村冒烟"现 象。 2016年该县开始实施村集体经济"抱团飞地"发展模式:由县、镇统筹,整合腾 退的村办企业建设用地指标和补贴资金,各村以股份合作形式(才包因)在发展条件 优越的城镇(飞地)联合建设创新创业中心,并建立保证各村收益的机制据此完 成 1-3题c 1. "村村冒烟"主要指的是当时该县村办企业 A.燃料来掘分散 B.空间布局分散 c.原料来源分散 D.产品市场分散 2实施"抱团飞地"发展模式,可以 ①弥补劳动力不足②缓解建设用地紧张 ③提升基础教育水平 ④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3. "抱团飞地"发展模式,主要体现了 A.城乡统筹创新 B.生活方式创新 c.农业发展创新 D.科学技术创新 {答案] 1. B 2. D 3. A [分析]本组试题素材选自我国浙江省嘉善县。从20世纪 80年代初开始, 嘉善县凭借其临近上海的位置、厚重的商业文化底蕴等,快速响应国家改革开放政 策,使村办企业在县域范围内遍地开花,经济发展活力强劲,形成"村村冒烟"现 象。近年来,嘉善县对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方面创造新经 验"指示要求,坚持做好统筹城乡发展文章。 2016年,创新实施村集体经济"抱团 飞地"发展模式,由县、镇(街道)统筹,整合腾退的村办企业建设用地指标和补贴 资金,各村以股份合作形式(抱团)在发展条件优越的城镇(飞地)联合建设创新创 业中心,并建立保证各村收益的机制。目前,嘉善全县共有"抱团飞地"项目 13个 2019年全部建成后,预计将带来1.34亿元的租金收入。全县 118个村中有99个 村参与了"抱团飞地"项目,村集体投资总额 14.5亿元,30个经济薄弱村都参与了 两个以上"抱团飞地"项目。 2018年 1月,首个"抱团飞地"项目大云中德生态产业 园为22个"抱团村"发放了首笔总额800万元的分红收益。 第二部分 2019年考试分析 4 本组试题根据嘉善县产业布局从分散到集中、从城乡各自发展到统筹发展的 特点来设计考点,重点考查考生如何结合政策背景的变化来理解产业布局的变化, 如何从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角度认识产业集聚的益处,以及如何从城乡要素对流 角度认识实现城乡统筹的途径。 第 1小题所指的"村村冒烟"现象,是人们对我国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分散发 展的一种概括。当时人们刚刚从计划经济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普遍有通过发展产 业致富的愿望。为发展经济,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出现,尤其以长江三角 洲和珠江三角洲最为突出俨这些企业在布局中往往以便利、赚钱快为原则,以规模 小、效益低和布局分散为特点。因此,在第 1小题给出的 4个选项中,选项 B(空间 布局分散)最符合当时的背景,是一种布局结果,故为正确答案。而选项 A、 C、 D皆 是从布局因素角度考虑的,不符合要求。 第 2小题中的"抱团飞地"发展模式是对"飞地经济"模式的一种创新。一般 而言,"飞地经济"是指两个相互独立、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区打破原有行 政区划限制,通过跨区域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实现两地资摞互补、经济协调发展 的一种区域经济合作模式。而"抱团飞地"发展模式不仅强调小尺度区域的经济 合作,更是针对"村村冒烟"造成企业分散布局的改良。该模式的益处在于实现了 建设用地的集约节约,不仅解决了城镇区域(飞地)建设用地不足问题,也壮大了 农村区域(抱团村)的集体经济。因此,在①弥补劳动力不足,②缓解建设用地紧 张,③提升基础教育水平,④壮大集体经济实力这 4个选项中,只有②④符合题目 要求,而①③与"抱团飞地"发展模式相关性较差,故选项 D的②④组合为正确 选项。 第 3小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抱团飞地"发展模式深层含义的理解。该模式除了 体现一般"飞地经济"发展模式的要意外,主要体现的是城乡统筹创新。首先实现 了土地利用指标的城乡协调,达到了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目的;二是实现了在市场 经济下城乡收入的合理分配,对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共同富裕意义重大;三是 可实现城乡环境的协调治理,有利于改善乡村环境和城镇环境的集中治理;四是实 现了城乡管理的创新。由此可见,选项 A最符合题目要求,是正确答案 J选项 B、 C、 D不符合题目要求。 下图示意 2015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结构。据此完成 4-5题。 4.与欧盟籍相比, 2015年非欧盟籍 A.男性人口数量较多 B. 25 -50岁女性比例较小 C劳动人口比例较大 D. 50岁以上人口比例较大 5.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大,使欧盟 A.人均消费剧增 B.老龄化进程趋缓 全国|卷地理部分 年龄'岁 100 --欧盟籍 --非欧盟籍 75 50 25 。 3% 2% 1% 0% 1% 2% 3% c.人均收入剧降 D.劳动力供给过剩 [答案 1 4. C 5. B [分析]人口老龄化是摆在许多国家面前的问题,欧洲尤其严重 n根据世界 卫生组织的统计, 2015年除了日本 60岁以上老龄人口超过 30%,美、欧、澳洲大多 数国家的老龄人口都已超过 10%,其中欧美主要国家老龄人口占比超过 20%,德 国、法国、瑞典、芬兰等甚至超过 25%。未来 20至 30年,欧洲的老龄人口压力将急 剧增加。 2016年欧盟整体的老龄人口占比达 19%,远高于美国, 2001到 2015年, 欧盟人口的年龄中位数从 38.3岁增加到 42.6岁,且 40岁以下的人口逐段减少,这 意味着再过 20至 30年,欧洲的老龄人口规模将极为庞大。老龄化的加重将导致 劳动力供给紧张。由于战后婴儿潮贡献,欧洲人口抚养比 70年代大幅下降,但随 着这部分人口步入老年,欧洲人口抚养比在 2008年后也迎来拐点,从 48%上升到 2016年的 53%,据联合国预测到 2030年或高达 60%,接近日本当前的水平,德国、 法国、芬兰等国将超过 659毛,劳动人口短缺的问题将逐渐凸显。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欧洲|对移民的态度较为宽松。近年欧元区的国际移 民存量'已超过 4000万人,在总人口中占比也超过 12%,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部 分国家的劳动力短缺,欧盟内部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更是被视为欧洲一体化的重要 目标之一。 2014年所有欧盟成员国都已基本实现劳动力市场的相互开放。从目 的地看,欧洲的人口迁移流向以传统的发达国家为主。 2015年末德国、英国、意大 利、西班牙和法国的非本国国民人口数最多,共占欧盟全部的 76%,远高于这五国 占全欧盟总人口的比重 (63% )。而从来源国看,出生地为非欧盟国家的外国出生 人口更多。截至 2016年初,欧盟的外国出生人口中出生在非欧盟国家的有 3 500 万,占总人口的 7%左右,高于出生在欧盟其他国家的数量。 移民扩充了欧洲人口,增加了消费需求与劳动力供给「欧盟 2015年新增移民 达 465万人,己超过 2007年时的新增移民规模。人口数量的增加不仅意味着这部 分移民将带来额外的消费需求,更意味着劳动力供给的提高 b而劳动力供给的增 加不但可以提高总产出,更有利于专业化分工的扩大,充分发挥该国的比较优势。 ' 第二部分 2019年考试分析 4 移民群体的一大特征是年轻,能够改善欧盟整体的人口年龄结构,一定程度上延缓 欧洲|老龄化的进程。 2015年末欧盟籍人口的年龄中位数为 42 . 6岁,而 2015年欧 盟的新增移民年龄中位数仅 27 . 5岁,外来移民补充了年轻的劳动人口,为经济增 长提供动力。因此,外来移民能够改善欧盟整体的人口年龄结构,一定程度上延缓 欧洲老龄化的进程。 第 4小题根据 2015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结构示意图来设计 考点,重点考查考生对人口结构(金字塔)图的理解和判读。与以往稍有不同的 是,该图将欧盟籍和非欧盟籍人口分别做人口结构统计并在同一张图中巧妙呈现。 考题的关键点是考生必须知道图中所示的人口结构(金字塔)图只表示人口的性 别结构和年龄结构,必须知道欧盟籍人口远大于非欧盟籍人口。这样,选项 A的非 欧盟籍男性人口多于欧盟籍就被排除;选项 B、 D所给内容与图中所示相反,是错 误项。只有选项 C是正确的。 第 5小题重点考查考生对人口老龄化的理解及接受外来移民的冲击或影响。 题中明确给出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大的渐变情景。因 此,选项 A的人口消费剧增和选项 B的人均收入剧降都是错误的;选项 D的劳动 力供给过剩与图中所示不符,也不符合常理,故 D是错误选项;选项 B的老龄化进 程趋缓主要反映的是非欧盟籍劳动人口和儿童人口比例较大,使老龄化人口占比 变小的事实,故 B项是正确答案。 下图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 年几乎废弃。据此完成 6-8题。 &1393山峰及高程1m 入河流 -四铁路 比例尺仁-J3krn 6 .该区域铁路线主要沿 A .等高线分布 B .河谷分布c.山脊线分布 D.山麓分布 7 .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 A.原木 B.农产品 C工业品 D.石材 8 .近些年来,该区域铁路几乎废弃的主要原因是 ' 全国|卷地理部分 4 A.设施陈旧 B.运速太慢 c.线路过密 D.运输需求太小 【答案] 6. B 7. A 8. D [分析]本题组展示的是我国森林铁路的典型特征。森林铁路俗称窄轨铁 路,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吉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等林业产地,是 20世纪林区运输 木材的重要运送方式。森林铁路最早出现在黑龙江省的南部地区。早在 18 98年 (清光绪 24年),沙俄迫使清政府允许建筑的东清铁路(中东铁路)开工之后,为了 掠取修路枕木、建房用材和火车燃料(当时火车烧木材)等,他们就在柴河林区修 筑了一条长的千米的森林铁路,共有窄轨 30多千米,过山索道 3千米,宽轨 7千 米,并与铁路干线接轨。 1912年(民国元年)俄国商人协杰斯开始在林区里的中东 铁路干线岔出修筑一条 20千米长的森铁干线,此后,他又用 5年时间修筑了 124 千米的支线。 1934年,日本人接收了俄国人的木场和森林铁路。为了加紧掠夺中 国森林资源,日本侵略者又修筑了森林铁路 294千米,便于将木材由山区运出直发 日本。新中国成立后,黑龙江省林务局森铁分局接管了日伪的森铁线路、机车及设 备,开始使用森林铁路运输木材。由于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国家各行各业急需大量 木材,东北地区各省林业局也根据木材生产运输需要,陆续开始建设自己的森林铁 路。这一时期,森林小火车运输木材的比重很大,约占木材总运输量的 70%之多。 森林铁路同时还是我国东北林区人民生产通勤和生活中的重要交通工具,为支援 经济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 森林铁路有别于标准铁路,一般采用窄轨轨距,每根铁轨长 10米,每千米不足 200根,每米有 3根枕木,由低吨位的简易蒸汽机车牵引,每次连挂数节装木材的车 厢。早期建设的铁路,道碴往往就地取材,大多为河沙、河卵石或碎石汇由于机车 重心高,路基窄,基础软,所以行车速度远低于客运列车。森林铁路适用于经营面 积大、平均运输距离长的林区,可大幅度降低木材生产成本。森林铁路如血管一样 向大山深处延伸,同时还衍生出若干支线,各铁路沿线 10公里纵深之内的木材,源 源不断地通过森林铁路运送出山区,再换装干线大铁路被运往全国各地。 森林经济理论上是可持续的,应科学规划轮伐期。轮伐期包括采伐、更新、培 育成林到再次采伐周而复始的整个时期 J但由于经济建设的需要,违背森林的自 然生长规律,无节制地过度砍伐,导致东北林区在短短几十年内就消耗殆尽。时光 在再,岁月流逝,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高。尤其是在习近平总 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指导思想下,目前全国各大林区已基本停止商业 性的木材采伐,运输木材的各种车辆已驶出人们的视野,森林小火车也完成了它的 历史使命。随着森林小火车的陆续停运,它永远地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退役的 路基和部分蒸汽机车已作为历史文物被保存起来。 第二部分 2019年考试分析 第 6题设问围绕森林铁路的选线问题展开。通过读图得知,五条河流发师、于 位于中央的山脉,等高线大体垂直于河流呈环状分布。考生可以直观地判断出该 区域铁路是沿河谷分布的,这符合森林铁路建设的一般原则,所以选项 B为正确 项。森林铁路不同于标准铁路的建设目的和建设要求,而且建设长度较小,一般为 降低建设成本、方便路基的就地取材(河沙和河卵石),会选择地形相对平坦、坡降 较小且稳定的河谷地区伸入林海腹地。河谷再向上延伸的尽头往往是陡峭的山 顶,不再修建铁路,也就是图中三条铁路即将交汇的空白区域内此外,河谷地区一 定的坡降是有利于木材运输的,因为火车从山上往山下运行时是载重的,坡降产生 的重力可以替代火车的牵引力,从而节省燃料;而从山下往山上运行时往往是空载 的,这也是小火车只需要小吨位的车头的原因。选项A沿等高线分布,是建设标准 铁路时大尺度、大范围的一般原则,目的仍然是获取较小的比降和相对平坦的地 形c但如图中小范围、小尺度上(根据比例尺可以判断),铁路如果选择沿等高线 分布的话,势必就如盘山公路一样分布了,一来线路长度会大幅增加,二来铁路无 法获得足够的转弯半径。所以选项A为误导项。选项 C沿山脊线分布和选项 D 沿山麓分布,都会导致线路地形起伏大、障碍多,从而大大增加建设难度和提高建 设成本,因此无论是标准铁路还是小铁路建设都不会采用,故而是错误选项。 第7题要求考生判断该区域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哪种物资。根据上题的思考 -~ 过程和结论可知,该区域为多条河流发源的山区。结合我国东北地区自然特征可 推断,该地区山地自然植被是森林,也是我国林业生产的主要地区c因此,这些区 域铁路线运输木材的可能性最大,答案为A项。选项 D为石材,从选项并列关系 看,选项 B指向种植业,选项 C指向工业,产品都不需要在小范围内修建三条不同 方向的铁路来运输。故选项A是最合理答案。 第 8题要求推测该区域铁路近些年几乎废弃的主要原因。根据第7题可知, 该铁路主要运输采伐下来的原木,而且铁路已经修建到山顶地区,可推测可采伐区 已经面积很小了。再结合我国林业生产的基本现状和当前环境保护政策可知,原 木的运输需求已经几乎不存在了。随着伐木生产的停止,伐木工人也会离开该林 区,工人日常通勤的需求也会随之消失。因此,尽管所有选项都符合实际情况,但 导致铁路废弃的根本原因是运输需求太小,故选项D为最合理答案。 本题组旨在引导考生从日常生活和身边事物中,去思考和发现地理问题,并在 解释和推理过程中学会运用地理学的知识和原理,从而提高地理课程的学科素养。 再者,要引导考生结合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历程,从该案例中反思我国环境保护政 策的完善过程,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环境保护内涵,从而促进这些未 来的建设者和引领者形成科学、正确的环境保护理念。 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豆渣关河段,全长 132.5千米。该河段左岸有 全国|卷地理部分 汾河、沫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河道摆动频繁, ì中淤变化剧烈,为典型的堆 积性游荡河道。下图为黄河小北千流河段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 :三三河道 C二J i可道摆动范围 比例尺。 15 km 9.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段河流 A.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小 B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大 c.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 D.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 10.黄河小北干流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河水流量②支流汇入③沿岸地貌④两岸岩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1.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流量和含沙量均较大。在主汛期,渭河的洪峰导 致黄河小北干流 A.含沙量剧增,摆幅增大 B.水量增大,流速加快 c.水位上升,淤积增强D.侵蚀加强,河床加深 [答案] 9. D 10. C 11. C {分析]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发源于青藏高原 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省(区) , 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 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沿途汇入渭河、汾河等来自黄土高原上的重要支流, 水量大增,同时也带来大量泥沙。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下游年均来 沙量约为 16亿吨,导致黄河下游河道淤积、改道。为防水患,人们在黄河下游不断 ' 第二部分 2019年考试分析 4 修高大堤,黄河成为"地上悬河 " 0 20世纪 50年代以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 土流失综合治理,坡面种树种草、修建梯田,沟谷修建谷坊,支干流上修建水库,拦 截泥沙等,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目前,年均来沙量降为 2.6亿吨。 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中游禹门口至撞关河段,为晋、陕两省的天然界河。河 段全长 132.5千米,河道总面积为 1 130平方千米,沿途左岸有汾河、沫水河,右岸 有无定河、渭河等支流汇入 J黄河小北干流河道平面形态呈哑铃状,河床宽浅,水 流散乱,沙协|密布,汉流丛生,冲淤变化剧烈,主河槽平面摆动频繁,为典型的堆积 游荡性河道。该河段大的摆动周期为几年或十几年不等小的摆动则每年都有,素 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说 3 黄河小北干流河段河道多变的影响因素较多,主要受来水来沙、河道冲淤、天 然节点、河道工程、涉河建筑设施、三门峡水库、支流等因素的影响。 水挡,、条件变化和河床边界条件相互作用是形成黄河小北干流河段大幅度河道 变迁和局部河道变动的根本原因 n黄河小北干流是淤积性河道,河床不断地冲淤 变化,也不断地改变河床比降和断面形态。当冲刷时,由于横向环流作用,促使泥 沙横向运动,原有河漫滩受到侧蚀、胡塌,凹岸冲刷,凸岸堆积,产生新的边滩,使河 曲发展,平面上呈现出弯曲形河道;当淤积时,往往旧?可槽被淤平,又拓出新河槽, 形成河道迁徙。另外,在特定的水沙组合和河床边界条件作用下产生的下蚀冲刷, 往往塑造新的河槽,导致河道变化更大。 在河道边界条件相对不变的情况下,河势主要受来水来沙条件,特别是流量和 含沙量的影响,大水大沙的侵蚀作用能力较强。如 1933年、 1940年、 1953年、 1959 年、 1964年、 1966年、 1967年、 1977年及 1996年等,黄河龙门水文站均发生了每秒 10000立方米以上的洪水,都使该河段河道产生了大幅摆动。 在黄河小北干流河段主要有汾河、凉水河、无定河、渭河等支流汇入,其中对河 道影响较大的主要是汾河、渭河。汾河水、沙量均较小,在一般情况下多在范村以 下沿左岸形成一条较深的河槽下行汇入黄河。近年来,由于黄河河床不断淤积抬 高,汾河入黄不畅,世河入黄口已下挫至庙前,此河段形成多股流态,河床宽浅散 乱;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水、沙量较大,渭河在来沙量大的年份,常在入黄口处 形成较大的河漫滩,将黄河逼向左岸。根据黄河、渭河来洪水的先后次序不同,往 往引起渭河或黄河倒灌。 1971年以后,渭河入黄口逐渐上提,到 1995年累计上提 5千米。 2009年修建渭河入黄疏泼工程后,渭河入黄条件大为改善。 自 1969年以来,黄河小北干流两岸相继修建了护岸、控导等河道工程 37处, 全长 153.26千米,坝垛 1 076道。这些工程的建成不仅有效地减轻了洪涝灾害,而 且大幅提高了控导河势的能力,对调整河势、稳定滩岸、保护村镇等都发挥了重要 作用,使河道的游荡摆动范围不断减小。同时,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 全国|卷地理部分 4 滩区的开发利用程度不断提高,跨河大桥、浮桥、抽黄取水等涉河建筑设施对河道 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另外,黄河小北干流河段上下游水利枢纽运用间接影响河道变化。黄河小北 干流河段上游建有万家寨、龙口、天桥水库,末尾段建有三门峡水库。三门峡水库 运行后,受水库淤积上延影响,小北干流河段泥沙大量淤积。 自然地理的综合性表现在自然要素的相互作用上。为了考查考生区域认知和 综合思维素养,本题组以黄河小北干流河段堆积性游荡摆动为背景,通过提供相关 的文字材料和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设计了自然要素相互作用分析的 3道试 题,主要考查河流来水来沙对河道特征影响的分析。 第 9题主要考查黄河小北干流为什么会形成堆积性游荡河道的原因。通过以 上的分析可知,该河段河流在河道边界条件相对不变的情况下,河势主要受来水来 沙条件,特别是流量和含沙量的影响。黄河小北干流流经黄土高原,沿途汇入渭 河、汾河等来自黄土高原上的重要支流,水量大增,同时也带来了大量泥沙。含沙 量大是黄河中游的最大特征,黄河小北干流地区主要以降水补给为主,降水多集中 在夏季,导致该河段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都比较大。因此河流的含沙量大、流量 季节变化大是形成该河段堆积性游荡河道的主要原因,故 D选项是正确答案 υ 第 10题主要考查黄河小北干流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通 过以上的分析可知,该河段河流在来水来沙条件,特别是流量和含沙量相对不变的 情况下,河势主要受河道边界条件的影响。河道边界条件最重要的就是两岸的岩 性和沿岸的地貌。若两岸岩性比较软弱,就容易受到侵蚀;相反,若两岸岩性坚硬, 就不易受到侵蚀。沿岸地貌若为冲积平原或堆积的漫滩,也容易被侵蚀或淹没。 因此,在所提供的 4个影响因素中,③沿岸地貌和④两岸岩性与黄河小北干流河道 中段摆动范围较小有直接的关系,而①河水流量和②支流汇入两个因素与之没有 关系或关系不大。故 C选项为正确答案。 第 11题主要考查渭河对黄河的顶托作用。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流量和含 沙量均较大。在主汛期,渭河的洪峰会导致黄河小北干流河水倒灌,从而使该河段 河水的水位上升、流速减缓和淤积增强,但不会造成黄河小北干流含沙量剧增,同 样也不会导致侵蚀加强、河床加深等。故只有 C选项(水位上升,淤积增强)为正 确答案。 3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发达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本土汽车生产主 要由美日几家大型汽车品牌公司控制,整车和零部件工厂主要布局在墨尔本、阿德 指注.本书中的题号均与原卷一致、 第二部分 2019年考过分析 4 莱德和吉朗等地(位直见下图) 0 1974年澳大利亚汽车生产以 47.5万辆的产量居 世界第 10位。 1988年澳大利亚政府开始实施取消进口汽车配额限制并大幅降低 关税的政策,使世界各地的汽车大量涌入,原本多样化的本土汽车市场进一步细 分,每种品牌和车型的车辆需求者~较少,汽车生产成本也居高不下, 2016年仅以 16.1万辆的产量排在世界第 32位。 2017年 10月 20日,最后一条汽车生产线在阿 德莱德关闭,宣告本土汽车制造成为历史 n . 汽车生产基地 ⑨首都 。城市 铁路 一一一公路 。 (1)说明澳大利亚汽车生产存续期间,整车和零部件工厂布局在东南沿海地 区的有利条件。 (2)分析澳大利亚汽车市场对每种品牌和车型的车辆需求都较少的原因。 (3)简述澳大利亚汽车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4)指出汽车生产的退出对当地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案](1)开发早的城市地区,基础设施齐全,易于配套;人口密集,经济发 达,是主要消费市场;劳动力充足;临海,港口多,交通运输方便。 (2 )人口少,市场规模小;国土面积大,自然环境多样,对车的种类和型号要求 多样;进口政策放宽后,国外汽车品牌进入加剧了本土汽车市场竞争,消费者偏好 趋于多元化。 (3) (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高;汽车厂商难以通过规模生产降低成本俨 (4)外资撤离,技资减少,经济下滑;相关配套产业萎缩或消失,产业结构发生 变化(更突出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 全国|卷地理部分 4 [分析]澳大利亚是个地广人稀的国家,国土面积 768 . 23万平方千米, 2018 年人口约 2500万。澳大利亚自然环境多样,地形包括东部山地区、中部平原区和 西部高原区三个部分 η受气候影响,自然带呈半环状分布,大陆边缘为湿润的森林 带,向内陆是广阔的干草原,大陆中央和西岸是荒漠。澳大利亚矿产资源相当丰 富,不仅矿产种类多,而且储量大,铁矿、铝土矿、煤矿等具有世界意义,有"坐在矿 车里"的国家之称。由于畜牧业发达,又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称只发达的采 矿业和畜牧业,是澳大利亚成为发达国家的重要产业基础 c 澳大利亚汽车工业经历了由生到死的演变过程。在历史上,由于地缘因素的 影响,澳大利亚人有强烈的意愿和需求自己生产汽车。澳大利亚的汽车生产历史 最早可以追溯到 1896年,距今已经有 120多年的历史了。早期的澳大利亚政府创 建了一个无边界的市场环境,并通过关税保护促进了澳大利亚本土的小型制造业 的成长。澳大利亚的第一家大型汽车制造厂是 1925年由澳大利亚福特汽车有限 公司在 Victoria的 Geelong开设的。 1931年,澳大利亚本土公司霍顿被通用汽车收 购。霍顿为通用汽车生产配件并提供组装服务。 1948年通用霍顿开始在澳大利亚 自主设计和生产汽车,不过其在汽车行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908年一一当霍顿从 传统的马具生产商转型为提供汽车装饰维修服务的时候。丰田汽车在澳大利亚的 历史比福特和霍顿要晚一点。丰田汽车澳大利亚公司成立于 1958年,但直到 1963 年才开始正式组装和生产汽车。至此,澳大利亚的三大汽车厂的格局正式形成。 澳大利亚以生产大排量的汽车闻名于世。在早期关税和政策的保护下,澳大利亚 汽车行业很大程度上避开了外来的竞争,很快就迎来了黄金发展时期。 20世纪 70 年代是澳大利亚汽车行业的巅峰,澳大利亚的汽车生产商们一年可以生产 47.5万 量汽车(1 974),总产量在全世界排在第十。尼桑和三菱曾经是仅次于三大汽车厂 的重要汽车制造商,分别于 1992年和 2008年停止生产,并分别直接造成了 1 800 人和 930人失业。尼桑和三菱都仅在澳大利亚保留了进口、销售和售后服务部门。 随着 20世纪 80年代巴顿计划 (Button Plan,全称 Moto Industry Development Plan) 的实施,澳大利亚与越来越多的贸易伙伴签订低关税或者零关税的自由贸易协定, 以及亚洲低成本汽车制造业后来居上的强势崛起,澳大利亚的汽车产业受到了越 来越强的海内外挑战,进而引发了从 70年代后半期开始的关闭潮。三大汽车厂变 成了澳大利亚汽车制造业硕果仅存的最后荣光,但这点荣光,也随着时间慢慢消 逝,直至终结。进入 21世纪,澳大利亚汽车制造业有着比 20世纪 70年代更先进 的技术,更强的产能,同时也有着更高的人工支出。 2016年澳大利亚汽车总产量 仅有 16 . 1万辆,勉强超过了 20世纪 70年代最高产量的 113,仅排在世界第 32位。 成本的大幅上升,销量的严重下滑,让汽车制造商们难以为继。 2013年,三大汽车 厂分别宣布,将于 2016年和 2017年停止所有在澳大利亚境内的汽车生产。 2017 ' 第二部分 2019年考试分析 4 年 10月 20日,最后一台霍顿 V8 Commodore走下生产线,同时宣告了澳大利亚汽 车产业的终结,以及澳大利亚自主汽车品牌最后荣光的熄灭。汽车制造商退出澳 大利亚,可归咎于高成本、高竞争、碎片化的国内市场和日益变化的消费者偏好等 多种原因。 本题试图把澳大利亚汽车生产的生死过程与地理因素相结合,重点考查考生 从地理角度分析产业发展问题的能力。 第(1)小题要求考生说明澳大利亚汽车生产存续期间,整车和零部件工厂布 局在东南沿海地区的有利条件。这是典型的产业布局问题,要求考生把产业布局 的一般区位因素在澳大利亚汽车产业布局中具体化。回答该题需要考生具备常识 性的澳大利亚开发历史和工业区位论知识。从开发历史看,东南沿海地区是开发 早的城市地区,基础设施齐全,易于配套,有利于包括汽车产业在内的工业布局。 从汽车工业区位看,首先,该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是主要消费市场,符合产业 布局的市场指向;二是汽车产业发展需要大量技术工人,而该地区人口多,劳动力 充足,又符合产业布局的劳力指向;三是汽车产业是高度集成的产业,除需要本地 零部件生产外,还需要外部零部件进口,加之汽车外销,都需要方便的交通运输条 件,而该地区临海,港口多,交通运输方便等,符合产业布局的交通指向。 第 (2)小题要求考生分析澳大利亚汽车市场对每种品牌和车型的车辆需求都 较少的原因,重在考查考生从地理角度认识澳大利亚本土汽车市场破碎问题。材 料中给出的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具有一定的暗示作用。人稀暗示人口少,本土汽车 市场规模小;地广暗示国土面积大,自然环境多样,对车的种类和型号要求多样。 另外,汽车进口政策放宽后,国外汽车品牌进入加剧了本土汽车市场竞争,使消费 者有了更多的选择,消费者偏好更趋于多元化。正是上述原因才使澳大利亚汽车 市场对每种品牌和车型的车辆需求都较少。这样设计考点有助于考生从地理视角 分析我们日常的生产和生活问题。 第 (3)小题要求考生简述澳大利亚汽车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设计 该题的着眼点是考查考生对影响生产成本因素的深入认知。由于澳大利亚汽车生 产已形成相对完善的零部件配套体系,所以汽车生产的成本主要与劳动力投入和 生产规模有关。材料给出澳大利亚是发达国家,说明工人工资较高且需长期维持, 致使劳动力成本高居不下;第 (2)小题要求考生分析澳大利亚汽车市场对每种品 牌和车型的车辆需求都较少的原因,实际是说明澳大利亚汽车市场破碎,任何汽车 厂商都难以通过规模生产降低成本。也正因为如此,澳大利亚汽车生产终因竞争 力差而退出》 第 (4)小题与第(1)、第 (2)、第 (3)小题呈递进关系,要求考生指出汽车生产 的退出对当地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重点考查考生对产业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认知, ' 全国|卷地理部分 4 以及对产业链和产业结构的理解。汽车产业的退出,首先意味着外资撤离,投资减 少,经济下滑;其次意味着相关配套产业萎缩或消失,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城市经济 可能向更突出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转变。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池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 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 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成水;湖,但目前 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下图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 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 (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3)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 (4)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 [答案] (1)山脉隆起,里海与海洋分离,形成湖泊(湖盆)。山脉隆起,导致 里海汇水面积缩小,湖泊来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山脉隆起,阻挡温润气流,导 致干旱,推动湖泊向内陆湖演化。 (2)气温仍较低,湖面蒸发弱;受冰雪融水补给;补给大于蒸发。 (3)有河流汇入,带来盐分;无出水口,盐分无法排出;地处内陆,蒸发强烈,导 致盐度升高。 (4)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继续)北移(或板块运动趋势不变)。 [分析]本试题以湖泊演化为线索,将构造运动、地貌、水循环和水平衡、气 候自然变化(冰期、间冰期)联系为一体。试题材料充分体现了各种自然体(地壳、 湖泊、地形、气候)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理念,说明了目前的区域特征只是自然地 理过程的即时表现,展现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地貌、水文和气候之间);同 时,将区域联系(禧皱山地对湖泊的影响)和区域过程(里海、黑海、地中海将依次 第二部分 2019年考试分析 成湖)展示给考生,要求考生具有要素综合、空间综合与时间综合能力。本试题综 合性强,重点考核考生的综合思维素养。 为了说明里海的形成,考生必须对地中海的形成与演化有所了解 J现在的海 陆分布继承于中生代。在中生代早期,地球的大陆连接为一体,称为泛大陆,周边 为大洋,称为泛大洋。其后在大陆中部出现东西向延展的地幢热对流上升带,带动 板块反向运动,大陆中部出现裂谷,泛大陆被一分为二,北部大陆称劳亚古陆,南部 大陆称为冈瓦纳古陆 u劳亚古陆和冈瓦纳吉陆分别向北、南不同方向漂移,两块大 陆之间形成了海洋,称古特提斯海,是地中海的雏形。环绕两块大陆外围的大洋称 古太平洋;至中生代中期为地中海的全盛期,由于地中海地慢热对流上升不强烈, 劳亚古陆和冈瓦纳古陆两块大陆漂移后相距不远,地中海未扩张成大洋,但其东西 两端连接古太平洋,是次于太平洋的第二大水体。中生代中晚期,地中海下的地幢 热对流上升带消失,在冈瓦纳古陆下出现新的地慢热对流上升带,地慢热对流上升 带呈 L型,在冈瓦纳古陆北部南北向延展,在冈瓦纳古陆南部东西向延展,导致冈 瓦纳分解成南美大陆、非洲大陆、南极大陆(含澳大利亚)及印度次大陆。南美大 陆和非洲大陆之间形成古大西洋,南极大陆(含澳大利亚)和非洲大陆及印度次大 陆之间为古印度洋,非洲大陆及印度次大陆北移,地中海萎缩。此后古大西洋延展 北上,劳亚古陆分解为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澳大利亚从南极大陆分离北上,印度 次大陆、阿拉伯陆块(从非洲大陆分离)北上与亚欧大陆连为一体,地中海加速萎 缩。在此背景下,里海形成。 第( 1 )题要求考生回答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如何改变里海区域的地貌、 水文和气候特征,并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其实质是要求考生反演里 海的形成与演化过程内非洲板块、印度次大陆陆块、阿拉伯陆块北移,挤压欧亚大 陆,形成广泛发育的榴皱山。随着大高加索山脉、厄尔布尔士山脉等山脉榴皱成 山,里海从地中海分离,里海湖盆形成。榴皱山脉继续隆起,挤压里海流域 q在其 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流域面积减小,湖泊面积随之减少。可见,构造运动不但能 形成湖泊,同时也能促使湖泊演化。当榴皱山脉隆起至较高时,阻挡温润的西来水 汽,里海所在区域转为内陆干旱气候,里海演化为内流湖泊。此小题要求考生对山 脉隆起的地理(环境)作用有所理解与知识储备。 第 (2)题要求考生对里海湖水盐度特征做出合理解释。根据材料,已知里海 脱胎于地中海,说明里海早期盐度应该与海洋盐度相近。目前为内陆湖泊,盐度不 断上升。里海的盐度应该很高才好理解。然而事实上,里海盐度很低。因此,不但 需要解释里海盐度"反常"现象,而且还应通过盐度变化过程分析,完善对里海演 化过程的反演。盐度分析成为反演里海演化过程的重要手段。为了给考生提供思 考线索,给出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这一补充材料。对于第四纪冰期,考 P 全国|卷地理部分 4 生只需了解当时气瘟低、欧亚大陆中西部(特别是北欧)冰川发育,存在大陆冰盖。 考生根据补充材料,结合盐分积累知识,分析末次冰期晚期湖水盐分下降的环境条 件。首先,在末次冰期,里海流域为寒温带和寒带,湖面蒸发弱;其次,湖泊接受位 于北部冰川的融水补给,补给量大。特别在冰川消融期,冰水融水量大增。最后, 补给大于蒸发,湖泊水量增加,盐度下降。正是这一机理,目前全球的寒带和寒温 带不存在咸水湖。同时我们也可分析出第四纪多次冰期与间冰期的转换,可能多 次改变里海的盐度。第 (2)小题重点考核考生反演盐度变化过程(自然地理过程) 的能力。 第( 3)题要求考生说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由于气候变化(转暖),里 海的补给类型由冰川融水补给为主,转化为河水补给为主,原有的水平衡被打破, 建立起新的水平衡 J有多条河流汇入,带来盐分,元出水口,盐分无法排出;地处内 陆,加之山地阻挡暖温气流,导致气候干旱,蒸发强烈,盐度不断升高。第 (3)小题 重点考核水平衡、内流区含盐量的变化,属于常规的试题,但又有一定的特殊性 J 正是由于气候变化,导致了水平衡的变化,进而引起流域性质的变化(由外流变为 内流 λ由此,也可推断,如果气候不发生大的变化,河水不断为里海带来盐分,随 着水分蒸发,盐分富集,盐度不断增加,饱和、沉积,里海最终转化为盐沼 ι 第 (4)题是预测性试题。如果板块运动趋势不变,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继 续)北移,黑海和地中海可能陆续成湖。为了降低考生理解难度,假定了黑海和地 中海陆续成湖,要求考生回答板块运动趋势不变 q这道考题意在扩大考生视野,在 更大尺度思考问题,重点考查考生尺度转换能力、 四个问题按时间顺次展开,构成对湖泊演化过程的完整考查。 43. [地理一一选修 3:旅游地理] 安仁古镇位于成都市大邑县境内,地处成都平原西部,距成都市区 39千米,距 大邑县城 8.5千米。古镇内现有保存完好的民国时期公馆 27座、现代博物馆 30余 泣,在全国同类小镇中首屈一指,素有"中国博物馆小镇"之称。近年来,安仁古镇 开展了以博物馆为特色的观光旅游,游客人数逐年增加,但同时也存在游客很少留 宿古镇的现象。 简述游客在安仁古镇很少留宿的主要原因,并为当地吸引游客留宿古镇提出 合理建议。 {答案]主要原因:安仁古镇离成都市区(和大邑县城)近,大部分游客在观 光旅游结束容易返回市区(县城 λ古镇旅游主要以参观博物馆和公馆为主,旅游 项目相对单一,游客选择余地较少。 合理建议:挖掘古镇现有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建立各类文创基地, ) 开展深度体验游。充分利用古镇周边自然环境,拓展农家乐等乡村休闲体验游。 ' 第二部分 2019年考试分析 4 改善古镇旅游环境,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与水平等。 [分析]本题以素有"中国博物馆小镇"之称的安仁古镇旅游业发展为背景, 通过材料中给出的安仁古镇旅游产品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古镇在旅游业发展过程 中出现的游客较多,但在古镇留宿较少这一现象,要求考生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主 要原因,并提出解决的合理建议。该题主要考查考生运用旅游资掘的特性和旅游 资源开发条件等相关知识,对古镇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 和评价的能力等,引导考生树立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的地理核心素养。 在我国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相关部 委开始在全国进选建设一批特色小镇,通过特色小镇建设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在 我国众多的特色小镇建设中,四川安仁古镇独树一帜,成为我国特色小镇建设的 典范。 安仁古镇位于四川成都市大邑县境内,地处成都平原西部,距成都 39千米,距 大邑县城 8.5千米。土地面积 56.9平方千米,总人口 5.67万人。其中镇规划区面 积 7.07平方千米,拓展区面积为 8平方千米,城镇建成区面积 3 . 2平方千米,城镇 人口 2.8万人。 安仁古镇公馆群的"前世"与"今生",清初由安徽徽州移民入川的安仁刘氏家 族,在民国初年的乱局中崛起,枭雄辈出:军长、师长、旅长,还有四川省主席和战区 司令长宫,县团级以上军政要员有近 50人,素有"三军九旅十八团,营长连长数不 完"的说法。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当数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一军军长刘湘、二十四军 军长刘文辉和"大地主刘文彩"。他们的发迹,最终造就了安仁古镇数量庞大的公 馆群。 安仁镇的闻名始于 20世纪中叶。由于特殊年代的宣传需要 (1949年刘氏家 族的整个公馆群由解放军接管。刘文辉和刘文彩的公馆作为阶级斗争教育的场 所,其他的公馆分别作为西藏军区的保育院、医务室、军营等。阶级斗争教育基地 和军产的身份,使公馆群躲过了"打土豪、分田地"和"破四旧" ) ,使得安仁镇"因祸 得福"得以完整地保留了明清时期形成的城镇总体格局和民国时期形成的大型公 馆建筑群。安仁古镇浓缩了川西近代史的百年风云,累积了比较深厚的历史文化 底蕴。拥有全国闻名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 AAAA级旅游景区一一刘氏庄园, 中国最大的民间博物馆聚落、国家 AAAA级旅游景区一一建川博物馆聚落。总共 有保存完好、中西合璧的老公馆 27座,现代博物馆(含展示馆) 30多座,文保单位 16处,藏品 800余万件,国家一级文物 166件,现存文物的价值和规模、拥有博物馆 的数量,在全国同类小镇中首屈一指,因而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授予"中国历史文 化名镇",被中国博物馆学会冠名为"中国博物馆小镇",被中国文物学会授予"中 国文物保护示范小镇",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授予"国家园林城镇"。其中:刘 -全国|卷地理部分 4 氏庄园以其独特的历史内涵以及其建筑本身对中国高超的民间工匠艺术的充分体 现而享誉海内外。建川博物馆通过文物、图片、历史资料再现当年抗日战场(该馆 分三个单元:第一单元抗战缘起,第二单元正面战场,第三单元空中御敌)。民国风 情街区位于安仁镇镇区中心,长 760米、宽 6-10米,民国时期兴建,包括树人街、裕 民街、红星街三条民国老街,及原安仁中学、安仁剧院、袍哥楼、米市和中西合璧的 10座公馆,是一个集购物、住宿、娱乐、休闲、餐饮、观光、影像欣赏等于一体的民国 风情体验街区。 近年来,安仁古镇充分利用其独特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游客人数逐年 增加,但同时也面临诸多问题。一是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由于受到经费、体制 机制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近年来安仁古镇内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较少,古镇范围内 道路、雨污管网等配套基础设施与古镇旅游发展水平尚有差距。二是文化旅游产 品比较单一。由于安仁古镇旅游主要以文博为主,旅游产品相对单一,游客选择面 比较窄。同时,在丰富旅游业态、休闲娱乐特色游和现代创意旅游方面发展滞后, 未能吸引观光游客进行深度体验游,古镇景区存在留不住游客过夜的现象。三是 管理体制有待理顺。安仁古镇的管理体制没有完全理顺,管理机构之间职责模糊、 相互推读情况时有发生。同时,古镇范围内古街、公馆数量较多,有些属于规范旅 游单位运营,有些属个体企业或个体商户经营,致使景区在旅游服务标准和服务水 平上参差不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破坏了古镇旅游品牌形象,给游客留下不佳 印象。 面对上述问题,相关部门领导和专家也提出一些解决办法和合理建议。古镇 仅有这些公馆、博物馆不够,不能只是一个"空壳"。他们认为"文化的展示不是 生硬的附着,不是博物馆式的展示,要提炼古镇的气质,将内涵的文化气质贯穿在 规划、设计、建造、管理、运营等各方面。"成都文旅集团相关负责人说,画廊、书院、 手工艺创意店,穿梭其间的原住居民,文化大师在安仁开讲,这些都是让文化扎根 在安仁古镇的细胞。安仁古镇正在把当地民间的染布、木艺、刺绣、酿酒等各种各 样于工艺生产者聚集在一起,打造成四川最大的文创基地。规划区内发展文博产 业,规划区外发展观光农业。在安仁古镇周围,集中连片发展慧衣草、蓝莓等特色 农产品种植基地,以及幸福田园等特色农业观光项目 η到安仁古镇游玩,除体验民 国风情、逛博物馆外,还能摘蓝莓,在熏衣草中沉醉。"我们正在探索发展生态观光 型、乡村体验型、民俗文化型等乡村旅游产业,形成一三产业互动格局。"根据上述 分析,考生要回答本题前半部问题:游客在安仁古镇很少留宿的主要原因,我们可 以从安仁古镇的地理位置、古镇与大邑县城和成都市区的距离以及两地基础设施 等条件对比,古镇旅游产品的性质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c一是安仁古镇 离成都市区(和大邑县城)近,大部分游客在观光旅游结束容易返回市区(县城)。 第二部分2019年考试分析4 二是古镇旅游主要以参观博物馆和公馆为主,旅游项目相对单一,游客选择余地较 少。考生要回答后半部问题:为当地吸引游客留宿古镇提出合理建议 J我们可以 从古镇现有旅游资源内涵的挖掘,拓展旅游产品、增加旅游项目以及提高旅游服务 质量和改善旅游设施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一是挖掘古镇现有旅游资 源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建立各类文创基地,开展深度体验游。二是充分利用古镇周 边自然环境,拓展农家乐等乡村休闲体验游。三是改善古镇旅游环境,提高旅游服 务质量与水平等。 44. [地理→一选修 6;环境保护] 19世纪中期,美国芝加哥市向注入密歇根湖的河流直接排污,严重影响了水 质。当地通过修建人工运河和清淤工程,使原本流入密歇根湖的河流转而注入伊 利诺伊河,连通了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两大水系。下图示意运河及水系位直关系。 一一人口 。 简述该工程对当时环境的影响。 [答案]市区河道和密歇根湖邻近水域污染程度降低,河湖水质得以改善; 伊利诺伊河水量增加的同时污染物也增加,污染物还会通过河水和侧渗过程污染 周边及下游地区;伊利诺伊河是密西西比河的支流,密西西比河流域南北跨度大, 其下游地区与五大湖区地理环境差异巨大,水系连通后两大流域水生生物相互干 扰,水生生态系统受到影响。 {分析]本题材料是转嫁环境污染的典型案例。 19世纪中期,伴随着以钢 铁、电力技术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美国中部城市芝加哥快速兴起。由于地处 美国工业区位中心,芝加哥很快成为北部重要的经济枢纽,人口与经济规模急剧膨 胀,与此同时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城市生活和生产污水快速增多,伴随着码头、 工厂的废弃物,摞源不断地被排入市内河流芝加哥河中。该河流全长 200多千米, 干流从市区流过,并向东汇入密歇根湖。芝加哥河是芝加哥市的母亲河,两岸居民 市界河流泊 城国运河湖 ' 全国|卷地理部分 众多,工厂林立,上游地区还有大量的煤炭、天然气和铀矿开采企业。这些使得芝 加哥河一度处于危险的边缘,被称为该国"最濒危河流"。芝加哥河下游的密歇根 湖更是美国重要的湖泊,同时也是芝加哥市的主要水源地。肆无忌惮的排污使得 芝加哥河与密歇根湖水质急剧下降,严重威胁到了当时居民的饮用水安全。 1848年,芝加哥运河开通,连接了密西西比河支流伊利诺伊河与密歇根湖,从 而打通了美国两大超级流域:密西西比河流域与五大湖流域。该运河现在被称为 "芝加哥环境卫生和航行运河",是密西西比河流域与五大湖之间的唯一纽带,也 是连接美国东西部的重要贸易通道。 20世纪初,为了改善芝加哥当地的水污染状 况,政府通过河底清淤工程,彻底改变了河底地形,倒转了芝加哥河干流与南支流 的流向,使得原本流向密歇根湖的河水,反向经芝加哥运河流向了伊利诺伊河,最 终注入了密西西比河。这样一来,污水不再通过芝加哥河注入密歇根湖,而是污水 不断从密歇根湖排出,并经过芝加哥河注入密西西比河。 这一举措极大地改善了芝加哥当地的水污染状况,尤其是市区河道和密歇根 湖邻近水域污染程度显著降低,河湖水质得以改善,饮用水惊得到了保障 J它是人 类历史上改造环境的创举之一,但其本质则是典型的环境污染转嫁。 众所周知,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流程最长、南北跨度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水 系,流域面积 322万平方千米,涵盖美国 31个州和加拿大的两个省,占美国国土面 积的 113以上,被称为美国的"河流之父"。密西西比河流域是美国最重要的粮食 产区和工业聚集带,在美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芝加哥通过河流改道将污水排 入密西西比河,对该流域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威胁。首先,这一跨流域的排污行为增 加了密西西比河的污染物总量,特别是威胁了其支流伊利诺伊河地区的水环境安 全。再者,污染物还会通过洪水泛滥和侧渗过程污染到周边及下游地区。 随之而来的另一个环境问题是,跨度如此大的两个流域进行水体交换会导致 其水生生物相互干扰,水生生态系统受到影响。其中,最典型的问题是生物入侵。 密西西比河流域南北跨度极大,南北热量条件差异明显,水生生态系统差异巨大, 而密歇根湖所在的五大湖流域基本属于北方冷水生态系统。两大流域贯通后,新 到来的物种会威胁到本地物种,造成生态失衡。美国每年耗费巨资试图解决这一 问题,但收效甚微。目前美国政府已经在芝加哥河上拦起了生物隔离网,并计划投 资 180亿美元、耗时 25年在运河上建起隔离坝,期望尽量减轻流域间的相互干扰。 此外, 20世纪 60年代,美国在密西西比河流域引入了"亚洲鲤鱼",随之泛滥成灾, 造成了严重的生物入侵事件。目前,该入侵物种已经通过连通的水系,波及五大湖 流域,并严重危害了当地的水生生态系统。 本题组带来的案例告诉我们,通过简单的区域间污染转嫁是无法根本解决环 境问题的,这样的做法也违背了人类共同认可的环境伦理。美国目前相对较好的 ' 第二部分 2019年考试分析 4 环境,绝不是其流域间"互踢皮球"的结果,而是来自于它一百多年来的不懈努力 和经验教训。值得一提的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通过了-系列有关环境保护的 联邦立法,特别是 1972年出台的《洁净水资源法》和 1974年出台的《安全饮用水 法》成为美国最重要的保护水源、治理污染的法律依据。其中,{洁净水资源法》是 美国地表水质保护的奠基石。这些法律的实施,使美国严重的水污染状况得到了 极大改善,目前美国基本实现了污染物向河湖的零排放。因此,实践证明只有通 过健全的法律体系、完善的管理措施和有效的防护工程,才能逐步扭转环境污染 的局面,最终使环境问题逐步得到解决。这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提供了很好的 借鉴和启发,也为广大考生形成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环境价值观提供了素 材和引导。 EgEEl..a撞撞撞鹰商写圈噩 12.近年来,提高供给质量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全面提高产品和 服务质量是提升供给体系的中心任务。为此,国家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从劳动价 值论看,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是因为 ①商品的质量是衡量价值的天然尺度 ②商品的质量决定了商品的交换价值 ③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④商品的质量与商品的使用价值密切相关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1 D [分析]本题着重考查学生对商品质量与商品属性之间关系的理解,包括商 品的价值、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之间的关系。根据《经济生活》和《经济学常识》中 关于商品基本属性和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知识,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是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选项③正确。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 劳动。故凝结在商品中元差别的人类劳动是衡量价值的天然尺度,选项①错误。 交换价值由商品的价值决定,是两种商品相交换的量的比例,选项②错误。商品是 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体。商品的质量受商品的价值和 使用价值的影响。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可见质量与商品的使用价值密切相关,选项④正确。故选项D正确。 13.对于同一商品,某企业销售给老客户的价格高,而销售给新客户的价格 低3正确解释该企业价格策略原因的图示是(图中D表示需求) [答案1 c ' 全国 11卷地理部分 [分析]本题材料的内容是关于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源张倡导 建立全面质量管理制度、推动建设质量强国的言论和活动,反映的是刘源张、李四 光等先进科技人物热爱和报效祖国,为实现中国现代化和强国梦的献身精神以及 对科学执着追求、奋发图强的奋斗精神 p 本题第(1)问要求考生概括刘游、张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贡献,需要考生整理历 史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和概 括。从材料可知,刘肃、张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将西方先进质量管理 科学引进中国、倡导并推动建立严格的全面质量管理制度、将质量管理运用到生产实 践并产生良好经济效益、在国家质量发展规划等制订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题第 (2)问要求考生说明刘源张、李四光等先进人物体现的时代精神。刘 惯、张和李四光都是全国劳动模范中科技界的人物,在人生经历、爱国主义精神、科 学态度、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贡献方面存在着许多共同之处。作答本问,考生需要 在回答第(1 )问的基础上,结合选修模块"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中李四光一课的有 关知识,正确认识和评价刘源张、李四光等先进人物体现的时代精神:热爱、报效祖 国;对科学执着追求,奋发图强;理论与实践结合等。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理解历史事实、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 事物的特征的能力,以及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作答本问,有助于考生提高爱国主义和科学精神,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增强对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认同和自信心。 E~目1m理血直斟匮捆 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土地利用和产业需要协调发展。根据协调发展水 平,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由高到低分为 I、 E、皿、 W四个等级类型。图 a为 2001年至 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变化,图 b示意长江三角 洲城市群的范围及城市分布 J据此完成 1-3题。 1. 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 I型中的多数城市 A海港规模大 B.沿长江分布 C.集聚长江口 D.行政等级较高 2 .以上海为核心,协调发展水平 N型的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 A.均衡性 B.边缘性 C.集中性 D.对称性 3.与 2001年相比, 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城市,多数与上海 A .空间位置邻近 B发展模式相同 C.城市性质相似 D .产业部门接近 , 第二部分 2019年考试分析 4 1I型 |;: 南京 | I f.t Lú I 泰州、南通、 潮州、金华、台州 皿型 I IV型 一一+城市的协调发展水平变化方向 图a [答案] 1. D 2. B 3. A {分析]城市群是城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后的主体形态,也是各国经济、社 会和国土资源持续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当前,我国城镇化正处于由快速发展的 空间扩张状态向高质量协调发展的转型阶段,国家通过优化城镇化布局形态,推动 城市群和都市圈健康发展,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镇化空间格局。城市协 调发展主要体现在人口增长、土地利用和产业发展三个方面,三者协调不仅推动城 市自身持续稳定发展,而且促进城市群内部各城市间紧密联系。长江三角和|城市 群是我国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为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 城市群,近年来国家在原有 "15+1"范围基础上重新进行了调整,将江苏省的盐城、 浙江省的金华和安徽省的合肥、芜湖、带州、马鞍山、铜陵、池州、安庆、宣城的 10个 地级市纳入其范围,形成涵盖三省一市 26个城市的空间集聚格局。 题目中"协调发展"主要是指在城镇化过程中,城市的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 化和产业城镇化之间的彼此协调发展。对 2001-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各个 城市人口、土地和产业城镇化三者的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对其进行时间上的 变化分析 ι然后,利用自然断裂点法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26个城市划分为 4个等 级,同一等级的城市形成一种类型,即高协调发展城市( 1型)、较高协调发展城市 ( n型)、中等协调发展城市 (lll型)和低协调发展城市(N型)。通过对比 2001年 和 2016年各个城市所处的协调发展类型,可以观察不同类型城市间的变化情况 c ⑥省级行政中心 。地级市行政中心 -一城市群范围 图b ' 全国 1 1卷地理部分 4 是由于高铁和高速公路等快速交通使得时间距离大幅降低,城镇化关系强度增大, 沿线城市逐渐向上海集聚,核心区范围不断扩大。安徽省的城市,江苏省的南通、 在空间变化上,除少数城市的城镇化协调类型发生变化以外,大部分城市的城 镇化协调类型较为稳定。2001年长三角城市群主要以E型和田型城市为主,整体 协调水平不高。到2016年I型城市数量有所增加,除上海和三个省会城市外,增 加了沪宁合高速和沪杭南高速沿线的苏州、宁波等城市,这些城市显现出以上海为 中心的"Z型"空间分布态势;II型和E型各有两个城市发生变化,II型中的马鞍山 和铜陵降到皿型中,而皿型中扬州和嘉兴上升到E型;町型城市主要分布在安徽省 境内,均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空间范围扩容后的城市。 为了认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范围内城市间相互作用形成的本质结构,需要对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关系进行变形识别,即以城市群的最主要城市(上海)为 核心,进行各个城市与上海的关系强度分析(这样可以去除城市空间位置的特 征)。在时间距离(以高铁和高速公路为交通方式进行计算的时间)影响下,长三 角城市群城镇化协调关系表现出以上海为核心的"核心一边缘"结构,见下图。这 扬州、盐城和泰州,浙江省的宁波、台州、舟山和金华因与以上海为核心的城镇化关 ~铜, 系强度较弱,分布在核心区的外围。 时间距离 盐城 ------. 南通 .. . 庆~ 安. ~陵,,' 池州 芜湖 宣城、 一一较强联系 一'较弱联系 .1级城市 E宁波 。Il级城市 SE·-1 . m级城市 .. . IV级城市 ⑨影响范围 州 白口 山 舟」 第 1小题主要考查考生对 I型中多数城市的重要特征或性质的概括能力。在 2016年,由于协调发展水平 E中的苏州、杭州和宁波上升到 I型, 1型中的常州下 ' 第二部分 2019年考试分析 4 降到 E型,从而 I型中多数城市为江苏、浙江和安徽的省会,加之直辖市的上海,它 们的共同特征很难体现在空间分布上,一般不可能沿长江、沿海分布或集聚在长江 口。同样,多数城市没有分布在沿海,也就不具备拥有海港的条件 "因此,相对其 他协调发展等级类型的城市, 1型中多数城市的共同特征是行政等级较高,正确选 项应为 D。该小题还包含着中国城市发展的特殊性,即行政等级高的城市协调人 口增长、土地利用和产业发展能力更强。 第 2小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城市群主要特点以及空间结构的概念理解。城 市群一般拥有一至两个核心城市,其他城市围绕核心城市而分布。协调发展 水平 W型的城市,主要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范围调整后新加入的城市,这些城 市距离上海较远,空间分布上处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范围的边缘。因此,以上 海为核心,上海与协调发展水平 N型的城市在空间上呈现核心与边缘的关系, 故 B为正确选项 c选项中的均衡性、集中性和对称性,是相互对应关系的概念,与 核心没有对应关系。 第 3小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城市协调发展变化的地理现象。 2001年至 2016 年, 1型中的常州下降到 E型,而 H型中的苏州、杭州和宁波上升到 I型 ;ll型中的 马鞍山和铜陵下降到皿型,而皿型中的扬州和嘉兴上升到 E型;舟山也从町型上升 到 E型。上升的城市在空间位置上与上海更接近,而下降的城市在空间位置上距 离上海更远。由此得出 2016年城市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城市在空间位置上邻近 上海,故 A为正确选项。选项 B城市发展模式相同,需要了解我国城市等级分类。 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只有上海为我国超大城市,并已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其他城市 在发展模式选择上,需根据自身区位、发展条件和城市定位,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 模式 c选项 C、 D的城市性质相似和产业部门接近,均与上海城市性质和产业部门 不符。上海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中心、金融中心,高端服务业和文创中心,而长江三 角洲的其他城市均围绕上海进行产业分工合作,城市间只有产业合作和分工,也才 能促进城市群形成与发展。该题是在第 2小题基础上,进一步考查考生是否理解 和掌握地理学重要的空间邻近规律,而空间邻近规律是核心边缘结构产生的内在 机理。 美国某快递公司最大的空运枢纽设在路易斯维尔机场。该机场是美国主要的 货运机场之一。在机场周边聚集了诸如美国红十字会应急救援中心、汽车配件中 心,以及乳制品、珠宝、手机制造等 100多家企业。据此完成 4-5题。 4 .该快递公司在路易斯维尔机场附近需要配建大型的货物 A.生产中心 B .分拣中心 c .销售中心 D.质检中心 5 .多家企业在路易斯维尔机场附近集聚,主要是为了 A .利用机场的基础设施 B.降低交通运输成本 ' 全国 11卷地理部分 4 C .方便企业间产品交换 D .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答案] 4. B 5. D [分析]一个强大核心枢纽可以带来惊人的货物处理能力-为满足时效要 求,核心枢纽通常会集中起阵、集中分拣,形成接近容量极限的航班波。比如,在孟 菲斯,每天 24小时都能被充分利用。其中,早 7时 -12时、 21时~凌晨 1时是快递 货物的进港高峰,而 13时 -17时、 2时 -5时则是快递货物的离港高峰。强大的转 运中心不仅能帮助货物准确、快速地分流,提高运营效率,还能有效降低成本,减少 货物损失率 3 第 4小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企业功能性质的认识。在快递企业与客户这一对供 需主体中,客户的需求首先是"快",快递企业需要提供的服务首要的也是"快"。 快递公司每天承接转运大量的货物包裹,为实现精准、快速的分拣、分类投送,需要 配建大型的分拣中心,而生产、销售及质检等,则不属于快递公司的主要职能。故 选项 B正确,其他选项不符合题目要求。 第 5小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企业选址和聚集效应的认识。应急救援、医药、乳 品、 1T企业等一般对时效性要求很高,唯此才能保障产品的质量和服务的及时。多 数企业选择在路易斯维尔机场附近集聚,是为了充分利用快递企业的快速服务和 机场设施的便利。它们通过快递企业的快速转运,实现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目的。 实际上,有时为达到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目的是不计成本的,当然有了聚集效应,就 可以降低交通运输成本,但显然不是首要目的 c另外企业间的产品交换,更多的是 体现在生产环节,也不一定非要聚集在机场附近。故选项 D正确, A, B, C选项不 符合题目要求 3 积云为常见的一类云,其形成受下垫面影响强烈。空气在对流过程中,气流携 带来自下垫面的水汽上升,温度不断下降,至凝结温度时,水汽凝结成云。水汽开 始凝结的高度即为积云的云底高度 c据此完成 6-8题。 6 .大气对流过程中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相间分布,因此积云常常呈 A.连续层片状 B.鱼鳞状 C.间隔团块状 D .条带状 7.积云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带是 A.寒温带针叶林地带 B .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 D热带雨林地带 8.在下垫面温度决定水汽凝结高度的区域,积云的云底高度低值多出现在 A.日出前后 B .正午 C日落前后 D .午夜 [答案] 6. C 7. D 8. A [分析]本组试题以积云为对象,通过对积云形状、积云的区域差异和时间 差异分析,重点考查考生对大气运动动力、基本形式和区域性特征的认识水平。 第二部分 2019年考试分析 4 除少数特殊的云(如雾抬升成云、雨下落过程受热转化成云),云的形成有共 性原因,即空气抬升,温度不断下降,至凝结温度时,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云。根据 空气抬升的动力,可将云分成热力抬升云和动力抬升云。积云即为热力抬升的云。 积云是常见的一类云,但由于空气受下垫面加热而抬升,所含水汽完全来自下垫 面,其形成受下垫面影响强烈,其形态能有效反映下垫面的状态。因此,积云研究 更能体现要素间(大气与下垫面)联系,如热温的下垫面更有利于积云发育。相 反,冷干的下垫面不利于形成积云。动力成云,如锋面云系、地形成云,大气水平运 动影响较大,云与下垫面直接关系相对较小。即使冷干下垫面,其上存在锋面,外 来的空气沿锋面抬升,也可成云。积云根据发育程度,可以分为淡积云、陈积云、积 雨云,台风云系为极度发育的积云。积云受水平气流影响,常常出现许多变形俨水 平气流越弱,积云发育越好俨 第 6小题要求考生根据积云形成机理,判断积云形状。由于下垫面性质差异, 近地面大气温度不同,加之流体特性,大气对流过程中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相间分 布,因此积云常常呈间隔团块状,上升气流对应团块状云朵,下降气流对应云间的 间隔;至于连续层片状云,为层云,是动力导致的空气整体抬升(如沿锋面整体抬 升)的产物;鱼鳞状云多为层云受下降气流影响,如沿锋面抬升过程中前端气流翻 转;而条带状云多是大气水平运动同时伴随波动的产物,在波动中,气流上升带成 云,下降带为空隙。本小题要求考生明了下垫面(地理环境)存在局地差异这一规 律在积云形态的反映。 第 7小题要求考生判断积云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带。由于我国地处中纬,对大 气水平流动更为关注。其实,在低纬和高纬地区,大气的水平运动较弱,所以不存 在经度地带。只有中纬地区,大气水平运动强烈,导致海陆之间相互影响,才产生 了经度地带。但即使在中纬地区,对流层的大气主要运动方向还是以垂直对流为 主,也不断产生积云。本试题除要求考生了解大气环流模式外,还试图提醒老师, 不能忽视对流层大气以对流为主这一基础知识,对大气垂直运动的地理后果要有 所认知 u由于低纬地面温度高,对流更加强烈,加之水汽充足,因此热带雨林地带 出现积云频率最高。中纬地区大气水平运动较强,积云受大气水平运动影响而变 形。高纬地区地面温度低,对流较弱,出现积云频率也较小。 第 8小题要求考生回答在下垫面温度决定水汽凝结高度的区域,积云的云底 高度低值出现的时刻 M上升气流中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即为积云的云底高度,云 底高度一般主要受大气温度控制,大气温度越低,水汽凝集高度也就越低。但大气 中凝结核含量、大气压、水汽压也影响水汽凝集高度即云底高度。对流层大气热量 主要来自下垫面,其获得热量的方式除下垫面的长波辐射外,更多来自于热交换, 地面直接加热大气并通过对流向上传递。此外地面的水汽在空中凝结也释放热 ' 全国 11卷地理部分 4 量。许多考生对大气获得热量的原理存在模糊认识,这里,给出了下垫面温度决定 水汽凝结高度的条件,强调了下垫面性质对积云形成的影响,同时简化了问题。本 小题重点考查考生分析下垫面温度日变化规律的能力。下垫面温度受太阳辐射和 地面长波辐射(有效)的控制,太阳辐射与下垫面温度正相关,地面长波辐射与下 垫面温度负相关。太阳辐射只存在于白昼,而地面长波辐射始终存在,因此日出前 后下垫面温度最低,导致大气温度低,云底高度也就最低。 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 及泥沙。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断流期间,山前 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据此完成 9 -11题。 9.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 A.构造运动 B.流水 C.冰川 D .风 10 .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 A.地面沉降 B .流水侵蚀 C.风力侵蚀 D.冻融塌陷 11.伴随着洼地增多增大,周边地区可能出现 A .水土流失 B.泪泽化 C.土地沙化 D.盐碱化 [答案 1 9. B 10. C 11. C [分析}在温带湿润地区,地貌营力主要为流水,地貌为流水地貌;在干旱 区,地貌营力主要为风,地貌多为风成地貌。在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为流水和风 两种地貌营力共存区,其中半干旱区,风营力意义更大。本题要求考生了解这一地 理规律,考生思考问题应立足于这一基本规律勺 人类对自然的干扰及后果存在多个方面,考生对此有充足的知识储备 c但人 类改变地貌营力及后果分析方面的试题还是很陌生的。本组试题重点考查考生的 知识迁移能力和对基本规律的应用能力。 第 9小题要求考生推断在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本 题资料给出的区域虽为半干旱区,存在流水和风两种地貌营力,但地貌部位为大兴 安岭山前平原,大兴安岭对本区影响显著来自大兴安岭的流水为山前平原带来 了地表水、泥沙,同时也补给了地下水心受泥沙堆积影响,河流不断改道,地貌为泛 滥平原,河床位置不固定,河漫滩广布,流水地貌发育良好。虽然一年四季流水作 用和风力作用存在季节差异,但即使在春季风力作用最强季节,由于地下水位高, 河漫滩地表泥沙湿,亚表层泥沙被地下水漫泡,风力元法扬沙和侵蚀。因此,在自 然状态下,该地的地貌营力来自于流水。至于其他选项能较易排除岱地处沉积平 原,地面以沉降为主,构造地貌一定不发育;我国只有山岳冰川,没有大陆冰川,因 此该地无冰川影响。 第 10小题要求考生解释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的原因。由于 -第二部分 2019年考试分析唱 修建水库和灌溉,导致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大兴安岭对本区失去影响,本区的 风营力改造了地表,侵蚀出风蚀洼地。说明人类对自然界的干扰可以导致地貌营 力的改变。其他选项也可排除,抽取地下水和采矿可以造成地面沉降,一般多为区 域性的,沉降面积可能增加,但不会出现洼地不断增多现象;即使在流水作用时期, 本区也为流水堆积地区,流水不可能侵蚀出大量的洼地,何况处于流水断流时期; 本区虽然存在冻融作用,理论上可以形成冻融塌陷,但由于断流后地下水下降,加 之地面松散物质为洪积物,质地粗,含水量低,因此冻融作用不明显。 风力侵蚀形成洼地现象在 20世纪中后期尤为显著。 1998年大洪水时,山前平 原重新为流水控制,流水带来的泥沙填平了风蚀洼地。其后山前平原虽再次断流, 但由于降水增多,地下水升高,风蚀还远未达到 1998年大洪水前的程度,风蚀洼地 较少,洼地扩张也不明显。第 11小题要求考生分析洼地增多增大导致的周边地区 环境问题。考生了解风蚀和风积的相关性即能完成此小题,并由此分析出:(1)由 于人类活动(在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可改变区域的地貌营力; (2)在上游修建水 库和灌溉,引起下游地区土地次生沙化,由此探究出沙化的新模式 c水土流失是由 于地表水侵蚀,沼泽化和盐碱化多由地下水上升引起,而该区域河道断流,地下水 下降,不可能发生水土流失、沼泽化和盐碱化。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省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干热。为 解决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缺水问题,该县曾在境内山区实施小规模调水,但效果有 限。 1994年"引坪(海)入宾( )1] ) "工程竣工通水,加之推广节水措施,当地农业用 水方得以保障。近些年来,宾川县河谷地区以热带、亚热带水果为主的经济作物种 植业蓬勃发展。下图示意宾川县的地形、 @省会 23。o城市 县界 入河流 -2000 -等高线1m (1)指出宾川县地形的主要特点,并推测耕地分布及数量的特点。 (2)说明地形对宾川县河谷地区干热气候特征形成的影响。 ' 全国 11卷地理部分 4 (3)用水得到保障后,当地热带、亚热带水果种植业蓬勃发展,从气候角度分 析其原因。 (4)以水果种植业为基础,提出宾川县为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可采取的措施。 [答案 1(1)地形特点:山高谷深 ι 耕地特点:耕地主要分布在谷地和山间盆地,数量少(或面积小、占土地面积比 重小 )υ (2 )宾川县位于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因山高谷深,谷地盛行下沉气 流,气流下沉过程中增温且谷地热量不易散失,导致热(气温高),同时不易形成降 水,导致干(降水少)。 (3)全年气温高,热量充足,热带、亚热带水果全年可以生长 j(海拔高,晴天 多)气温日较差大,光照强,有利于水果品质提高(糖分积累)。 (4)吸引相关企业投资,发展水果加工业;引进并培育优良品种,树立品牌;加 大宣传力度,开拓水果销售市场;促进以水果种植为基础的旅游产业化;完善交通 等基础设施建设等。 [分析]云南省宾川县是大理州下辖的县之一,地处云岭横断山脉边缘,金 沙江南岸云贵高原西南部。境内主要山脉、坝子、河流多呈南北走向、地势东西 高、中部低,东西两大山脉纵横交错,山与山之间为断陷盆地,山高谷深。境内有纳 溪河、平川河、清水河、朵背菁河 4条水系。纳摸河最大,纵贯宾川中部坝区,其支 流水量以炼洞河为最。受纬度和地形等因素影响,宾川县气候独特:首先,这里总 体上属于亚热带冬干夏温低纬高原季风气候区,全年平均气温 17 . 9 "C,极端最高温 为 38 "C,极端最低温为零下 6.2 "C,多年平均降雨量仅为 559.4毫米。二是这里光 热充足,量多质好。全年日照时数平均为 2 719.4小时,是云南省日照时数较多的 地区之一,仅次于楚雄州的永仁(全年平均日照时数 2 833小时),同我国日照最多 的西藏、新疆、内蒙古相近。由于日照时数多,加上晴天多( 271天),空气清新、稀 薄,阳光透射率强,光质较好,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光能利用率,可以获得 较高的光合生产率 G三是气候分布上,这里东西部高山地区降水较多,温度较低, 具有凉湿的特点。中部河谷地区雨量少,湿度小,蒸发大,具有干热的特征,为典型 干热河谷气候。因此,宾川县为云南省雨量最少、日照最长、蒸发量最大的地区,十 年几乎有五六年干旱,尤其是春旱,几乎年年有之。 "滴水贵如油,年年为水愁",这是曾经流传于宾川民间的一句谚语。干旱贫 穷曾是新中国成立前宾川县的真实写照已新中国成立后,宾川县大力贯彻"治贫先 治水"的理念,为解决河谷地区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缺水问题,曾在境内山区实施 小规模调水工程,如新罗城倒虹吸的西水东调、长坡岭倒虹吸的东水西调和东大沟 的南水北调等,但只是解决了暂时问题,效果有限) 1994年"引再(海)入宾(川) " b 第二部分 2019年考试分析 4 工程竣工通水,加之推广节水措施,彻底改变了宾川"十年九旱"的面貌。截至目 前,全县水利工程供水能力达1. 7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 41万亩,高效节水灌溉 达 28.5万亩,农田水利化程度 81%。随着用水问题的解决,使这里兼具亚热带和 热带光热资源的气候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在党的富民政策和乡村振兴战略指导 下,近些年来,宾川县河谷地区以热带、亚热带水果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业蓬勃发 展,"峨溪金果"牌拉乌核桃被评为云南省著名商标和名牌农产品,"宾川红提葡 萄""宾川朱苦拉咖啡"成功注册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金牛镇被评为"全国一 村一品葡萄示范镇",干热河谷地区晚熟柑情品种品质得到广泛认可 ι 2018年,宾 川县人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和"全国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县"。经云南省 委、省政府研究,正式批准退出贫困县 J 本题以宾川县典型干热河谷气候为焦点展开问题。向上延伸引导考生认识地 形因素对干热河谷气候的影响;向下延伸引导考生认识干热河谷气候的干旱对农 业生产的限制,以及干旱问题解决后干热河谷气候所具有的光热优势,并将其与地 区亚热带、热带水果的蓬勃发展和脱贫致富相结合。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分析问题 的能力和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的学科素养 q 第(1)小题要求考生指出宾川县地形的主要特点,并推测耕地分布及数量的 特点,重在考查考生的读图和区域认知能力。关于地形的主要特点,应根据文字 材料大致判断本区主要地形为高山和河谷,然后结合图中等高线的分布判断出 "山高谷深"是宾川县地形的主要特点,如果能判断出东、西、南地势高,中部地 势低,以山地地形为主更好;关于推测耕地分布及数量的特点,考生需了解耕地 分布的一般规律,即耕地主要分布在河谷盆地和平原地区以及坡度小于 25。的坡 地上。这样根据前面对地形特点的判断,会很容易给出耕地主要分布在谷地和 山间盆地,由于以山地地形为主而导致耕地数量少(或面积小、占土地面积比重 小)的答案。 第 (2)小题要求考生说明地形对宾川县河谷地区干热气候特征形成的影响, 重点考查考生对干热河谷气候特点的了解及地形作用下的形成机理。关于干热河 谷的气候特点,应理解干热的含义,"干"意味着降水少, i显度小;"热"意味着温度 高,蒸发强 J回答宾川县干热河谷气候形成的地形作用,知道因山高谷深,谷地盛 行下沉气流是关键。正是因为谷地盛行下沉气流才导致气流增温,加之谷地热量 不易散失及该区处于亚热带的位置,才导致热,气强高。同样因为谷底盛行下沉气 流,才不易形成降水,导致干,降水少。干、热的相互作用更有利于这里的干热气候 得以维持。 第 (3)小题要求考生根据当地用水得到保障后,从气候角度分析热带、亚热带 水果种植业蓬勃发展的原因,重点让考生认知发达的农业生产需要合适的水热匹 如全国 11卷地理部分 4 配,二者缺一不可。当农业用水得到保障后,优越的光热资源潜力才能发挥。因 此,宾川县水果业蓬勃发展得益于这里的光热资源优势。即全年气温高,热量充 足,热带、亚热带水果全年可以生长;海拔高,晴天多,气温日较差大,光照强,有利 于水果的糖分积累和品质提高。 第(4)小题要求考生以水果种植业为基础,提出宾川县为促进经济进一步发 展可采取的措施。这是一个开放型题目,重点考查考生的人文地理知识面和逻辑 思维能力。答题的知识点包括围绕水果的生产一加工一营销及相关领域。生产方 面包括引进并培育优良品种,树立品牌;加工方面包括吸引相关企业投资,发展水 果加工业;营销方面包括加大宣传力度,开拓水果销售市场;相关领域包括促进以 水果种植为基础的旅游产业化、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等。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京 2022年冬奥会"申办成功带来了"全民上冰雪"热潮。近年来,浙江省 建立了 10余个室外人工滑雪场。这些滑雪场散布于全省各地的山地丘陵中,且多 建于当地旅游景区内或其附近。雪道厚度一般维持在 1米以上,建设和维护成本 较高。目前,浙江省滑雪场多为初级雪道,主要接待一日体验型滑雪者,平均接待 人次和旅游收入排在全国前列。下图示意浙江省主要滑雪场分布J 120 0 122 ℃ 飞 ) . f > 280 . 滑雪场 )(飞) _.........J 4 -一省界 入河流 ( 1 )分析浙江省室外滑雪场布局分散的原因。 (2)说明滑雪场建于旅游景区内或其附近的益处。 (3)解释浙江省室外滑雪场雪道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的原因。 (4)有人建议浙江省各滑雪场应由一日体验型向多日度假型转变,并增建酒 店和中高级雪道等。你是否赞同此建议,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 ( 1)山地丘陵广布,冬季山区气温低,可建人工滑雪场的地点多;南 方居民对雪和滑雪有好奇心,各地都有滑雪市场的需求;多为体验型滑雪者,就近 第二部分 2019年考试分析 体验即可满足其好奇心。 (2)便于利用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和对外交通条件;有利于提高滑雪场的知 名度,吸引更多的滑雪爱好者。 (3)因无天然积雪,初始造雪量大,人工造雪要消耗大量电力和水资源;气温 较高,融雪快,需经常补雪。 (4)赞同:增建酒店可满足滑雪者的度假需求;增建中高级雪道可满足当地运 动型滑雪者需求;可增加滑雪者逗留天数,有利于提高滑雪场收入 q 反对:滑雪期短,建设投资难以短期收回;发展度假型滑雪的竞争力弱,难于形 成市场规模;雪场均向度假型转变不符合因地制宜原则。 [分析]自 2014年"北京 2022年冬奥会"申办成功以来,为响应习近平总书 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号召,全国大众冰雪活动蓬勃发展,已成为落实 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对于推动我国冰雪运动跨越式发展, 加快体育强国建设,助力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和"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具有重要 意义。近年来,有关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划,采取各种措施,我国群众性冰雪 运动呈现良好发展局面,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有所缓解,冰雪运动在我国南方 地区也开始普及。一般而言,南方地区适宜建立滑雪场需满足以下条件:①人工 造雪地区夜间连续温度在零下 3 "c ;②有合适的水源,南方即使雨水充沛也需要 计算水的使用量,因为南方雪融化速度快,需要水量大;③有合适的地点,可保障 雪面持续时间超过 40天,保障交通 3-4小时车程可到,最好建于当地景区或其 附近" 近年来,浙江省建立了 10余个室外人工滑雪场。这些滑雪场散布于全省各地 的山地丘陵中,建设地点附近多有水源,且多建于当地旅游景区内或其附近,但由 于地形限制,雪场可以有效利用的雪地面积都很小;滑雪场多为初级雪道,雪道厚 度一般维持在 1米以上,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目前,主要接待基于好奇的一日体 验型滑雪者,直白地说,穿上雪板照照相,滑上两趟开开荤,就完成了一个游客的消 费行为,二次开发差 r从雪场运营情况看,浙江省各雪场的平均接待人次和旅游收 入大多排在全国前列,这主要与当地人口多,经济发展水平高,体验性滑雪客源市 场大,交通便捷等因素有关。 本题以浙江省人工室外滑雪场发展与布局为焦点设计考点,重点考查考生结 合具体地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以及考生的地理综合素养,寓德智体美劳的 "五育"理念于考试试题中。 第( 1)小题要求考生分析浙江省室外滑雪场布局分散的原因。在大多数考生 的认知中,我国室外滑雪场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尤其是东北地区。而在我国南方 的浙江省建设室外滑雪场需要人工造雪,人工造雪及其保存需要什么样的自然条 -全国 11卷地理部分 件?这涉及滑雪场的选址问题。考生应该想到最容易造雪并可保存的是山地丘陵 区域,而浙江省位于浙闽丘陵,山地丘陵广布,冬季山区气温低,可建人工滑雪场的 地点多,可供建设雪场的地点具有供给的分散性。从滑雪需求来看,一方面,南方 居民对雪和滑雪有好奇心,各地都有滑雪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多为体验型滑雪 者,就近体验即可满足其好奇心。可以说,滑雪需求的分散性与滑雪供给的分散性 互相支撑,因此浙江省室外滑雪场布局是分散的。 第 (2)小题要求考生说明滑雪场建于旅游景区内或其附近的益处,重点考查 考生对集聚发展益处的认知。首先,便于利用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和对外交通条 件,节约滑雪场单独建设所需的配套建设成本;其次,有利于提高滑雪场的知名度, 吸引更多的滑雪爱好者,节约广告成本。 第 (3)小题要求考生解释浙江省室外滑雪场雪道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的原 因,重点考查考生区域认知能力 r考生应知道我国南方山区冬季很少降雪,即使降 雪也不易留存。由于维持正常滑雪需 1米以上的雪道厚度,因此初始人工造雪量 大,而人工造雪需要消耗大量电力和水资源,这是雪道建设成本高的原因;南方一 般气温较高,融雪较快,若维持雪道正常运行,需经常性补雪,这是雪道维护成本高 的原因。 第 (4)小题要求考生根据"有人建议浙江省各滑雪场应由一日体验型向多日 度假型转变,并增建酒店和中高级雪道等",对是否赞同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这 是一道开放题目,考生可在赞同和反对中选择一个作答。作答中应紧紧围绕雪场 的利益相关者及其关系展开,利益相关者包括雪场投资建设者、滑雪需求者俨如选 择赞同:对滑雪需求者而言,增建酒店可满足滑雪者的度假需求,增建中高级雪道 可满足当地运动型滑雪者需求;对雪场投资建设者而言,可增加滑雪者逗留天数, 有利于提高滑雪场收入。如选择反对:投资建设者方面,由于滑雪期短,建设投资 难以短期收回,另外,与我国北方相比,发展度假型滑雪的竞争力弱,难于形成市场 规模;滑雪需求者方面,雪场均向度假型转变并不是所有滑雪爱好者的需求,也不 符合因地制宜原则 J 43. [地理一一选修 3:旅游地理] 英国康沃尔郡在一个废弃的矿山上开发了伊句园项目。该项目主体是温室, 由 8个充满未来主义艺术风格的巨大峰巢式穹顶建筑构成 c穹顶建筑内仿造地球 上不同的生态环境,汇集了不同种类的植物。作为英国最大的环境保护教育中心, 该项目本身就是一个节能环保的典范。 2001年开因以来,连续多年被评为英国最 佳休闲旅游景区。下图是该项目的景观照片。 分析该项目对旅游者吸引力大的原因。 {答案]在废弃矿山上兴建的伊甸园,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以丰富的植 ' 第二部分 2019年考试分析 4 物资源和独特的艺术建筑风格为特色,为旅游者营造优美舒适的旅游环境;以环境 保护和环境教育为主题项目建设体现环保理念,观赏性强又能寓教于乐;(作为英 国最大的环境保护教育中心)规模大,建设时间较早,具有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 [分析]英国人提姆·史密特于 1994年首先提出了这样一个想法:在一个已 经受到工业污染和破坏的地区重建一个自然生态区。他希望通过环境的恢复与再 生,建造一个与世隔绝的人间"伊甸园"。之后,他选择英国康沃尔郡一个废弃的 陶锡矿坑开始实施该计划。通过各方努力,最终建成了英国康沃尔郡伊甸园项目。 该项目围绕"植物文化"而打造,融合多种高科技手段建设而成。它以"人与植物 共生共融"为主题,真实地体现了所提倡的"植物是人类必不可少的朋友"的天人 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其目标宣言是:促进对植物、人类和资源之间重 要关系的理解,进而对这种关系进行有效管理,从而引导人们走向可持续发展的 未来 ι 英国伊甸园项目总投资1. 3亿英镑,历时两年,于 2000年完成, 2001年 3月正 式对外开放。该项目实质上是一座具有极高科研、产业和旅游价值的植物景观性 主题公园。在开业的第一年就吸引游客两百余万人,开业至今游客量已过千万,连 续多年被英国人评为民众最喜爱的现代建筑和"英国最佳休闲旅游景区"。英国 伊甸园项目重点体现以下功能 :(1)生态观光、主要通过两大温室、三大展馆所展 现的万种特色、稀有植物所造就的良好生态环境下,形成观赏功能,让游客了解世 界各国的珍稀特色植物。 (2)休闲体验。帮助人们在现今互联网时代重建与他 人、与自然的联系,提供一种创新的方式来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常组织形式多 样的、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活动,为中小学生提供参访和教育活动。 (3)科普教 育。为所有年龄群体提供量身定做、身临其境的自然体验和教育服务。 英国伊甸园项目展示的是人与环境的依存和人类对于自然的正面力量。伊甸 园工程的基地原本是一块不毛之地,工程的初期工作就是进行该地的土壤改良。 他们将当地的粘土废弃物与绿色废弃物堆肥混合,堆肥分解了废弃物质,产生富含 ' 全国 H卷地理部分 4 营养物质的肥料,通过将这种肥沃物质与可用尘土结合在一起,开发出了通过正常 地质过程需要花费多年才会形成的肥沃土壤,总共生产了约 8.5万吨土壤,超过了 支持生物群落各种植物生长所需的土壤量。 整个伊甸园项目就好像是由许多生态系统组成的人造自然界,被称为"大水 泡"的标志性的热塑性圆屋顶建筑(温室)里面主要是"潮湿热带"植物馆和"温带 气候"植物馆。"潮温热带"植物馆是"伊甸园"的穹顶状建筑中面积最大的一个 其中生长着来自亚马孙河地区、大洋洲、马来西亚和西非等地的约1. 2万种植物, 包括棕榈树、橡胶树、桃花心木和红树林等。室内地面崎岖险峻,道路向四面八方 曲折蜿蜒。另外,在热带和温带"生物群落区"之间,还设立了"凉爽气候"植物馆, 主要种植原先生活在日本、英国和智利等地区的植物。在这些植物馆中,除了种植 植物外,还放养了一些鸟类和爬行动物,以帮助消灭害虫,控制生态。 本试题取材于英国康沃尔郡伊甸园项目这一后工业时代环境再生的成功范 例,要求考生分析该项目对旅游者吸引力大的原因,旨在促进考生利用所学知识, 加深对植物、人类和资源之间重要关系的理解,树立正确的人与自然协调优化和可 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废弃矿山上兴建伊甸园项目,从最初的设想到宣扬的主题,以 及实施过程中具体的功能规划与设计,无不充分体现了环保理念,对于当地的生态 环境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该项目以丰富的植物资掘和独特的艺术建筑风格为特 色,有利于为旅游者营造优美舒适的旅游环境;以环境保护和环境教育等多种主题 活动和科普教育活动的开展,寓教于乐,有助于提升广大游客的科学素养,树立正 确的环境保护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由于该项目建设时间较早,知名度高,品牌 效应明显;同时,作为英国最大的环境保护教育中心,具有显著的规模效应。上述 诸多鲜明的特色使得英国伊甸园项目对游客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44. [地理一一-选修 6:环境保护] 韩国首尔市的清溪)1],历史上是?条著名的河流。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 人口增长和工止发展,清溪川的水质迅速恶化,后被覆盖为暗河,并在其上兴建了 高架道路。 2003年当地启动"清溪川复原工程"恢复自然河道;在河流两岸修建 生态公园;建设独立排污系统,对生活污水进行隔离处理;拆除高架道路,兴建各具 特色的横跨河道的桥梁。 说明"清溪川复原工程"对改善当地环境的作用。 {答案】恢复自然河道,恢复水生态环境;对污水隔离处理,有利于河流水质 改善;恢复自然河道,对局地微气候具有调节作用;河流两岸修建生态公园,能有效 吸附灰尘,净化空气;拆除高架,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分析]清误川全长约 11千米,自西向东流经首尔市,流域面积约 51平方千 米。早期的清溪川是自然河流,在雨季洪水会泛滥,造成城市中心地区房屋被淹、 ' 第二部分 2019年考试分析 4 桥梁被毁。在 20世纪 50年代,由于工业和城市化快速发展,大量生活污水和工业 废水被排入河道,加之当时河床硬化、砌石护坡和裁弯取直,以及水泥板封盖、高架 桥建设等原因,导致清溪川河水长期黑臭。 在后来实施的"清读川复原工程"中,充分考虑了系统性、流域性和生态性等 因素,强调与自然有机融合。根据清溪川所属区位的特点,依据各河段所处区域的 经济社会状况和功能需求,同时结合其自然形态,在不同的河段采取不同的规划方 式,做到主题不同,层次分明。针对其上游的治理,突出"自然中的河流"主题,最 大限度恢复河流原貌。在其中游,强调滨水空间的休闲性和文化特质,突出"文化 中的河流"主题。在其下游,则以"生态中的河流"为主题,积极保留自然河滩沙 洲,取消设置边坡护岸。 针对清溪川黑臭河体的长效治理,采用了不同技术分阶段达到不同效果,以外 源截流和内源控制技术为基础和前提,采用三种方式进行水体修复:(1)疏泼清 淤。拆除问道上的高架道路,清除水泥封盖,清理河床淤泥,减少河流底部污染物 向水体释放,还原了河道自然面貌。 (2)全面截污。在河流两岸铺设截污管道,将 污水送入处理厂统一处理,并截流初期雨水注入河流。 (3)保持水量 r结合了再 生水(净化处理的城市地下水)和地表水(汉江)作为水源补充,维持河流保持一定 水深 η在清溪川的治理过程中,运用了多元化的景观设计手段,以满足不同地段人 群需求;多元化地进行了水体设计,除了自然化和人工化的溪流以外,复兴改造工 程中还运用了跌水、喷泉、涌泉、瀑布和壁泉等多种水体表现形式;采用地面绿化与 立体绿化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乡土植物进行景观造景。 经过多年治理,如今的清溪川已被治理成为有参观价值、具备休闲娱乐功能的 市民广场 3该治理工程已成为韩国首尔市生态城市建设代表性工程,堪称国际现 代城市水环境治理的典范。韩国清溪川黑臭治理的成功案例为当前我国多地正在 推行的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本试题取材于韩国首尔市清溪川水环境治理成功范例,要求考生"说明清溪川 复原工程对改善当地环境的作用",旨在促进考生利用所学知识,结合这一工程的 成功开展与理想效果,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协调观和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协调可 持续发展观,充分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避免人们只是为了工程意义上的治水与 修复来开发和整治河川,而忽视其自然生态属性的重要性,导致丧失了"活着的河 川"。清溪川复原工程的成功,显然对于恢复其自然河道、恢复水生态环境具有积 极作用,有利于调节局地微气候;对污水进行隔离处理,有利于河流水质改善;在河 流两岸修建生态公园,可以有效吸附灰尘和净化空气;拆除河道上的高架桥,有利 于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 第二部分 2019年考试分析 4 (2)问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司马相如取得文学成就的原因。 该问旨在考查学生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从不同层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引导 考生认识到个人的成就离不开时代的要求,个人应该以积极的态度投身于时代,将 个人的抱负与时代要求结合起来,用自己的才能为时代服务。 E司目I.理fm军司匮捆 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 u下图 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据此完成 1-2题。 180 kg 一一一一一一飞 1(r) 1一-寸| L______J 1.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 A.废料 B.原料 C.能源 D.产品 2.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 A.废渣→生产沼气→沼气发电 B .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 C.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 D.生产沼气→有机渣→提取生物油脂 [答案] 1. B 2. C [分析]由于饮食文化和聚餐习惯,我国的厨余垃圾(也称餐厨垃圾 )总量较 大,是城市环境的一个重要污染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化提速、城市 人口激增,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在快速增加,许多城市都不得不面临"垃圾围 城"的难题,厨余垃圾处置也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3 实际上,厨余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是急待挖掘的"城市矿产"。对厨 余垃圾进行合理处置不仅可以降低垃圾处理成本,避免环境污染,还可以实现厨余 垃圾资源的循环利用,为社会创造价值,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安全 p ' 全国 111卷地理部分 4 我国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厨余垃圾处理工作,在国家和地方层面上,出台了多项 相关的政策和文件,指导产业发展。 某企业经过多年的技术研发和实践推广,开发出最新一代厨余垃圾处理系统, 已经实现了垃圾处理、污水处理、沼气发电、地沟油处理等收运、处理一体化。具体 操作时,将这些"废物"倒进机器,经过自动分拣、细分制浆、湿热水解及离心机提 取油脂、有机渣和水相棍后庆氧发酵等复杂工序,最终产生沼气、工业用油脂,剩余 物送到指定地方进行焚烧或填埋。该系统在 1 t餐厨垃圾中能提取 2%的生物油脂 (20 kg) ,同时生产 80旷沼气,可发电 150 kW . h。设计能力为每天产沼气 1万 m3、 发电 2万 kW. h。处理前分拣出的杂物和处理后残余的废渣约占 18%。也就是 说,餐厨垃圾处理率在八成以上,几乎将有用的资源"吃尽榨干"了。对厨余垃圾 的集中无害化处置,让厨余垃圾成为生物柴油、饲料原料和沼气,大大减少了对环 境的损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十分明显。如今,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正在全 国很多城市推广。本题即是在此背景下进行相关设问。 第 1小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厨余垃圾"的认识。在厨余垃坡自动处理系统中, 厨余垃圾是系统处理的"原料",是可利用的资源,而不是"废料"。没有厨余垃圾, 该系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垃圾量不够或杂质太多,对系统的正常运营成本都 会带来影响。垃圾在未经过处理之前,被当作是一个污染源,当然也就不可能视作 能源或有经济价值的产品。故选项 B是正确选项, A、 C、 D选项不符合题目要求, 为错误选项。 第 2小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厨余垃圾处理工艺过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垃圾无 害化、减量化、资源化、规模化的认知。从系统的生产工艺看,这些厨余垃圾,经过 自动分拣、细分制浆、温热水解及离心机提取油脂、有机渣和水相混后厌氧发酵等 复杂工序,最终在 1 t餐厨垃圾中能提取 2%的生物油脂 (20 kg) ,同时生产 80 m3 沼气,利用沼气可发电 150 kW . hc处理前分拣出的杂物和处理后残余的废渣约 占总量的 18%,剩余物送到指定地方进行焚烧或填埋。在该系统中,废渣是不可再 利用的残余物, A选项由废渣→生产沼气→沼气发电的工艺流程是错的;工业油 脂是该处理系统的最终产品, B选项由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的工 艺流程也是错的;对沼气的进一步利用是发电, D选项由生产沼气→有机渣→提 取生物油脂的工艺流程是不可行的。因此,本题 C选项所示的由有机渣→生产 沼气→废渣的工艺流程是正确选项, A、 B、 D选项则不符合题目要求,为错误 选项。 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 任务。下图反映 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据此完成 3-5题严 3.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的是 ' 第二部分 2019年考试分析 4 固自四 囚口 注港澳台数据暂缺 A .黄河下游区 B .长江中游区 c .珠江下游区 D .淮河下游区 4 .与安徽省相比,黑龙江省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条件是 A .人均耕地多 B .农业劳动力多 c .复种指数高 D .淡水资源丰富 5 .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稻谷 A .出口数量扩大B .运输成本上升 巳流通效率提高 D.储存难度增加 [答案 ] 3. C 4. A 5. B [分析]我国人多地少,确保我国粮食数量的有效供给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首 要任务。稻谷是我国主要口粮品种之一,全国 60%左右人口的口粮是以大米为主。 大米消费具有极强的刚性,其他品种的粮食无法对大米进行替代。然而,我国地域 广阔,自然环境和社会习惯存在较大的差异,使得稻谷供需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题 目材料反映的是 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结余情况,稻谷供需亏缺的省份 数量已占全国的 2/3,共 21个。有些省份,如广东、广西、福建及四川是我国水稻种 植的传统优势种植区,然而稻谷的供需却出现供不应求。这一方面与不同饮食习 惯和人口数量密不可分,另一方面是我国水稻生产力布局发生了明显变化。水稻 生产出现区域性的迁移,传统南方稻作区水稻播种面积减少较多,北方尤其东北地 区水稻种植面积呈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 ι东北地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水稻种植基 ' 全国 111卷地理部分 区~ -453~一150 ~ -150~0 固自 0--150 区盟 150~300 巳:J 300~556 注港澳台数据暂缺 (a) 2005年 稻谷供需结余/万t 区~ -655~-150 巨亘一150~0 因m 0~150 医[21 150~300 亡.::J 300~1 849 注港澳台数据暂缺 (b) 2014年 第二部分 2019年考试分析 地和稻谷净流出地区。 我国近几十年来水稻种植以及稻谷积余变化趋势,通过 2005年和 2014年两 个年份对比更能清楚说明。见上图, 2005年我国稻谷西南主产区的四川和贵州, 稻谷供需为盈余状态,而到 2014年我国稻谷盈余的省份共 10个,包括东北地区的 黑龙江和吉林,西北地区的宁夏,华东地区的江苏、安徽和江西,华中地区的湖南、 湖北,华南地区的海南,以及西南地区的云南。稻谷供需盈余在 300万 t以上的省 份只有 5个,分别是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华东地区的安徽和江西,华中地区的湖南、 湖北。为了考查考生在掌握基本地理知识的基础上分析问题的能力,该题隐去 2005年水稻种植和稻谷盈余情况,把我国各个区域的传统水稻种植情况作为考生 应该掌握的背景知识。 第 3小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的区域判断能力 3 该题需要考生调用我国水热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的背景知识。黄河下游区位于我 国秦岭一淮河线(年降水量 800 mm线)以北,农业生产主要以旱作为主,该地区无 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均不是水稻的主要种植区,故排除 A选项。淮河下游区处于年 降水量 800 mm线附近区域,该区在历史上既种植旱作小麦,也种植水稻,随着水利 工程和灌溉系统的完善和建设,淮河下游区域水稻种植面积扩大,目前已成为稻谷 余粮区,故选项 D不符合题意 v长江中游区和珠江下游区水热条件均好,直是我 国传统的重要水稻种植区。长江中游区大多位于我国中部地区,在城镇化建设过 程中,随着农业人口外流至东部沿海地区,或集聚本区域大中城市,耕地数量没有 太多减少,水稻种植面积仍很大,依然成为稻谷盈余区,故选项 B不正确。珠江下 游区域由于非农经济快速发展,耕地大量转为非农建设用地,水稻种植面积急剧减 少,从而导致稻谷不再成为余粮区,故 C为正确选项。 第 4小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稻谷盈余省份条件的认知,包括区位、自然条件、农 业生产和人口劳动力条件等。安徽省位于长江流域,淡水资源丰富,为我国传统稻 谷种植区,区域内农业劳动力多,尽管近几十年来农业人口大量减少,但农业劳动 人口总量仍较大。同时,安徽省的水热资源满足一年两熟的水稻种植条件,复种指 数较高。因此,水资源、复种指数和农业劳动力数量等条件,均是安徽省成为稻谷 盈余区的重要条件 r相对安徽省水稻种植条件,黑龙江省所处纬度较高,水热条件 只能满足一年一熟种植条件,复种指数较低。但黑龙江所在的东北平原,过去一直 是我国重要的玉米等粮食种植基地,面积广阔,土地肥沃,人均耕地较多。近几十 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稻谷市场需求扩大,黑龙江省许多旱作耕地改为 水稻种植地,黑龙江成为我国重要的稻谷盈余省份。故 A为正确选项 第 5小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水稻种植区域重心变化后带来何种影响的分析 ο该 题建立在前两题正确解答基础之上,确定水稻种植重心向北迁移,同时还要具备基 P 全国 111卷地理部分 4 本的地理常识,即我国南方居民主要以大米为主要口粮。在这样的认识背景下,当 水稻种植重心北移后,北方稻谷余粮的省份需要将大米运往以大米为主要口粮的 南方省份,从而导致运输成本上升,故 B为正确选项。本题难度在于其他选项的瓢 别, A选项稻谷出口数量扩大不是正确选项的依据是我国基本国情,我国基本国情 是人多地少,近几十年来粮食进口数量呈逐年扩大之态势,不可能在传统水稻重要 种植区规模减小的情况下,我国稻谷呈现出口规模扩大的情形 ;C选项稻谷流通效 率与 B选项稻谷运输距离成本是反向的变化,当稻谷运输成本上升,一定程度上必 然导致稻谷流通效率的降低,而不是稻谷流通效率提高 ;D选项稻谷储存难度加 大,与我国自然环境特点不相符。我国南方水稻种植区,气温高,湿度大,稻谷的储 存难度大。而我国北方气候干燥,年平均温度相对较低,更有利于稻谷储存。故 A、C、D选项均不符合题意。 该题以稻谷供需关系为主线,考查的内容是我国水稻种植条件、分布区域和稻 谷盈余分布差异,但题目所涉及的重要意义是我国粮食安全和区域供需平衡。我 国是人口大国,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 46亩,粮食安全一直是我国最重视的问题之 一气据相关研究,在省域层面上,我国一半的省份稻谷供需亏缺,北京消费的稻谷 几乎全部依靠外部省份的输入,天津的稻谷自给能力也大约为 10%,上海稻谷的自 给能力也只有 299手,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山东、内蒙古等省份的稻谷均不能自 足。因此,通过该题可以提高考生在农业尤其是粮食方面的情感价值观,知道农业 是我国的基础产业,粮食有效供给和区域供给相对平衡是国家重大安全战略。 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 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 一年)面积减少。据此完成 6-8题。 6.导致西伯利亚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首要原因是 A.气温升高 B .气温降低 C降水增多 D .降水减少 7 .湿地面积增加主要是因为当地 A .洪水暴涨 B .退耕还j显 c .地面沉降 D .冻土融化 8.西伯利亚地区平地上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化为 A.林地 B .湿地 c.草地 D.寒漠 [答案 1 6. A 7. D 8. C [分析]由于全球性的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增加,产生了以增温 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 c不同区域响应全球气候变化的区域气候变化特征不 同,表现在区域气候变化形式和变化程度上存在差异。部分地区气候变化显著,而 另一些地区气候变化不明显;一些地区趋于暖干,还有的地区趋于暖温。少数地区 甚至出现了相反的变化。 第二部分 2019年考试分析 高纬地区是全球气候变化区域响应最为敏感的地区,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地 处高纬,近些年来气候变化显著 ι西伯利亚地区生物多样性较低,生态系统结构简 单,植被受气候变化影响强烈。自然度高,人类直接干扰小,植被变化与气候变化 相关性好。因此西伯利亚地区成为研究气候变化对植被影响的理想区域。西伯利 亚地区植被以森林为主,其次为温生草甸、该地区元大陆冰盖,但北部地区存在积 雪期超过一年的越年积雪,多分布在低洼地,由于降雪量和风(将雪集中于低洼 区)的差异,某些洼地部分年份冬季积雪厚,夏季常常不能融尽。但在其他年份,另 有洼地积雪厚度大,于是,不断有新的越年积雪产生,也不断有越年积雪消融。如 果气候不变,虽然越年积雪分布在随时变化,但面积却较少改变。 根据遥感数据,西伯利亚地区十年来土地覆被的变化明显(见下表)。 西伯利亚土地覆被变化 冰雪 变化数量/平方千米一 26 变化率 1%0.3 本组试题强调西伯利亚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的独特性,如拥有广泛的永久冻土、 湿地和草甸发育、地广人稀、自然度高等,重点考核考生的区域认知水平叫 第 6小题要求考生判断导致西伯利亚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首要原因。西伯利 亚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主要特点为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温生植物为水 生植物代替,洼地上的水分增加了;平地上耕地水分增加,土壤粘重,被弃耕 3鉴于 此,可以判断西伯利亚地区洼地和平地水分增加了。一般地说,气候变化主要表现 在温度和降水上,由于西伯利亚地区同时存在温度升高和降水增加的趋势,因此, 本小题关键在于判断导致西伯利亚地区士地覆被变化的首要气候变化原因是温度 升高还是降水增加。降水增多和温度升高带来的冰雪融化都能导致洼地和平地水 分增加。这里假定→个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原因是一致的,因此可以通过分析越 年积雪面积变化的原因来判断土地覆被变化的首要原因。温度升高可以融化越年 积雪,导致积雪面积减少;降水增加,只能扩大高纬地区的越年积雪面积。可见气 温升高是导致西伯利亚地区士地覆被变化的气候变化首要原因。 第 7小题要求考生分析西伯利亚地区湿地面积增加的直接原因。洼地植被主 要为地下水位高于地表的温地,地下水位接近地表的湿生草甸和灌木林,以及部分 地下水位略低的森林组成。气温升高可导致高纬地区的表层冻土融化,形成上层 滞水,抬高了地下水位。地下水位提高导致温生草甸和灌木林转化为湿地。其他 选项可直接排除,洪水暴涨、退耕还温、地面沉降都可产生涩地,但均为局地性?显 地,面积较小,且不会只发生在洼地中,因此不能导致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 全国 111卷地理部分 温地。 第 8小题要求考生判断西伯利亚地区平地上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化的土地覆被 类型。由于气宵升高,表层冻土融化,形成上层潜水,如果土壤以粘士为主,通过毛 管上升至土壤上部,土壤过于冷凉,常常弃耕。弃耕一般处于自然演替之中,初期 生长短命草本植物,后演替为温生草甸。如继续演替,部分可生长灌木。本题限定 ["近年"的期限,因此正确答案只能是草地。只有地下水淹没土壤才能形成温 地,近期平地上的地下水虽有升高,导致土壤含水量增加,土壤冷凉、粘重,被迫弃 耕,但地下水不能淹没平地上的土壤。 我国某公路长 500多千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公 路南端海拔约 1 070米,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该公路山区段每年 9月底至次 年 5月底封路禁行。据此完成 9-11题。 9.该公路位于 A.吉林 B.内蒙古 C .西藏 D.新疆 10.该公路山区段定期封路禁行主要是因为 A.洪水频发 B.路面积雪严重 C泥石流多发 D.路面冻融沉降 11.该公路北端海拔约 750米,其所处的自然带是 A针叶林带 B.山地草原带 C.高寒草甸带 D.灌丛荒漠带 [答案] 9. D 10. B 11. 0 [分析]热爱祖国要从了解祖国的山山水水开始。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 每位考生都有必要、有义务熟知我国基本的植被分布、地貌特征和省份概况。该题 以我国新疆独库公路为原型,经抽象设计成题,着眼于公路地理位置、沿途自然景 观、公路建设和使用中的注意事项以及科学管理等方面的问题,综合考查了考生对 我国地形特征、主要山脉分布、植被及气候空间分异的掌握程度,以及地理信息提 取、逻辑推断和交叉验证等方面的能力。 独库公路起于西部石油重镇独山子,终于丝绸之路古城库车(古龟兹),南北 贯穿 f整个中天山山脉,被《中国国家地理》评选为"纵贯天山脊梁的景观大道"。 它在茫茫荒野、青青草原、皑皑雪山间蜿蜒而过,沿途荒莽、狂野、沧桑和震撼之感 无时无刻不冲击着施行者的灵魂。独库公路的修成贯通,还使得南北疆路程由原 米的 1 000多千米缩短了近一半,沟通了南疆和北疆两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在促 进民族繁荣和稳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独库公路还是一条史恃般的天路,堪称公路建造史上的绝笔。它翻越了 4个 终年积雪的达摄( Ll I口),跨越了中天山近 10条主要河流,二分之一的路段紧贴万 丈悬崖。用千沟万室主、 IJ I岩危耸、九曲跌告和冰天雪地,都难以形容它的美和险。 第二部分 2019年考试分析 此外,夏季沿途的山洪、泥石流、崩明和冻融沉降等地质灾害频发,而冬季暴风雪和 雪崩又会如约而至,其建设难度可想而知。据统计,这条公路的修建耗费了数万官 兵长达十年的时间, 168名英雄筑路官兵长眠于此。它可谓是前人用血与汗铺就 的生命之路,更是一条英雄之路。 公路途经的中天山山脉海拔高差近 4000米,其植被类型丰富,垂直自然带谱 完整。旅行者夏季自驾独库公路时,可以在一天内经历春夏秋冬,品味人间冷暖。 山脚的洪积平原上是茫茫的戈壁与荒漠,它既是我国西北地区的水平地带性景观, 也是天山垂直自然带谱的基带。绿洲则星罗棋布地分布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沧 桑而又顽强。山麓地带和山间盆地中是随海拔分布的草原、针叶林和高山革甸,或 风情万种,或温柔宁静。山顶的雪峰和斗间的冰川,则如银蛇舞动,光彩照人。 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公路山区段每年都会经历一个漫长的冬半年,暴风雪和 随之而来的雪崩会使公路路面积满冰雪,无法通行。因此,为了交通安全,独库公 路每年都有长达 7到 8个月的封路期。即使是在容许通行的夏半年,山顶的积雪 崩明都会给局部高山路段的行车安全带来潜在的威胁。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公路 的设计者在雪崩易发路段专门设计建造了特有的雪棚,它们可以使坡面崩落的雪 块翻越过路面直接落入路边的沟望。 本题组在材料中隐含了许多重要地理信 息:(1)由公路南北贯穿山脉和其长度可知, 山脉的南北宽 500千米左右,很明显是我国少 有的几条巨型山脉之一,且山脉在当地的走向 大体是东西向的。 (2)山脉是多冰川的,因此 山顶海拔极高,并印证了前面是高大山脉的推 论。(3)公路南端海拔约 1 070米,为山前洪 积平原(已经出山),这意味着山脉很可能坐 落在我国的二级阶梯上,且气候背景干旱。 (4)公路南端是绿洲,而绿洲是荒漠中由于水 分条件优越或人类活动形成的特有景观,这意 味着山脉南麓的基带(背景的自然地带)是荒 漠。 (5)由第( 2)点和第( 3 )点推论综合起 来,可知山脉的垂直高差巨大。 第 9题要求判定该公路所处的省份。该题需要调动如下基础知识:(1)我国 有冰川分布的高大山脉,除新疆的天山山脉和阿尔泰山脉外,都分布在青藏高原及 周边地区。因此,内蒙古和吉林可以排除。 (2)青藏高原位于我国三级阶梯,平均 海拔 4000米左右,即便有局部海拔低于 2000米的地区,也都分布在零星的河谷 全国 111卷地理部分 4 地段,基本不会出现海拔 1 000米左右的洪积平原。而且高原大体是北部较低南 部较高,即使在特殊地段有低海拔的断陷盆地能够在局部满足题目设定的海拔和 多冰川要求,但也不会出现在位于青藏高原南部的西藏。喜马拉雅山脉南坡虽然 有较为大片的低海拔地区,但受印度洋季风的影响,其降水丰沛,地带性植被为森 林,不可能出现荒漠和绿洲景观。因此选项 C也可以排除。选项 D,新疆的天山山 脉满足了基带是荒漠、多冰川分布、东西走向的高大山脉等所有的设定条件,因此 D为正确答案 c 第 10题需要推断山区段定期封路的原因,给定选项都为自然灾害类。山区段 由于海拔高、多沟望和河流等特征,几乎兼有洪水频发、泥石流多发、路面易积雪、 易发生冻融沉降等现象。尤其是材料中还给出了跨越河流的信息,会误导部分考 生。但是只要考虑到限行期为冬半年,而洪水、泥石流和冻融沉降多发生在夏半 年,就会排除这些选项。只有冬季的暴风雪和雪崩带来的路面严重积雪,会导致公 路无法正常通行而封路,因此合理答案为 B。 第 11题给出了北端海拔 750米,比南端海拔还低 300多米,问其所处自然带, 实际上就是问山脉北坡的基带。有了前面两题的推论过程,本题就显得较为简单 了。通过材料中南端的绿洲景观推论山脉南麓基带是荒漠带,公路南北贯穿山脉 强烈暗示了其北端已经是山前地带了,结合新疆地区位于二级阶梯和新疆普遍的 干旱背景,可以推论北端也位于山脉山前戈壁上,所处地带亦为荒漠带,即新疆非 山地地区分布最为广泛的自然带类型。其次, 500千米的水平距离对于自然地带 而言并不是一个大数,山脉南北两端处于同一基带是大概率事件。这也再次印证 了选项 D的合理性。本组题既考查了我国西北山地的垂直分异规律,但又未机械 地要求考生记忆带谱的海拔分布,而是通过一系列的推论和交叉验证得出合理 答案。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德国鲁尔区曾是以煤炭、钢铁产业为主的传统工业区,经过综合整治,经济由 衰落走向繁荣,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得到根本改善。目前,该区有 500多万人口, 50多座城市,老龄人口比重高居德国之首《该区医疗保健业发达,拥有 100多家医 院、近万名医生及数以千计的保健站、药店等。波鸿市人口近 40万,是重要的生物 制药基地,多所大学的医学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2009年,鲁尔区医疗保健中 心落户波鸿市,并新建保健园、图 a示意鲁尔区的城市建成区和波鸿市的位直,图 b示意鲁尔大学、生物制药科学园和保健园在波鸿市的位直。 (1)概括鲁尔区城市的等级规模和空间分布特征。 (2)分析鲁尔区医疗保健业发达的原因。 ( 3 )说明在波鸿市建设鲁尔区医疗保健中心的优势条件。 第二部分 2019年考试分析 70 00' 河流 二]城市建成区 图a 图b (4) 指出波鸿市保健园选址的合理性。 [答案] (1 )城市数量多,规模小,主要以中小城市为主;城市建成区连片,城 市间距离近。 (2 )鲁尔区是德国也是世界重要的工业区,经济发达,医学研究水平高;曾经 环境污染严重,健康问题多,对医疗保健需求高;老龄人口比重大,对医疗保健需 求大 n ' ( 3 )有多所大学(高等院校),医学科研力量雄厚;有生物制药科学园,医药研 制水平高;位置适中,有利于医疗保健和医学研究、医药生产间的联系和相互促进。 (4)保健园靠近生物制药科学园和鲁尔大学,可提供知识和技术支撑;位于城 市边缘,环境较优,安静。 [分析]鲁尔区在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境内,位于莱茵河下游支流鲁 尔河与利咱河之间,面积 4400多平方千米,人口超过 500万,共由 11个独立城市 和 4个县组成,其中 4个县共管辖有 42个小城市,从而形成众多 10万以上人口城 市的密集区域,如今在欧洲任何一个地方都无法找到与之相似的另外一个城市带 尽管如此,高度城市化的鲁尔区并没有形成一个突出的城市中心,而是从其出现之 时就沿着多中心城市的趋势发展,各城市的空间不断对外拓展,城市建成区已连成 一片,人们已经很难区分何时从一个城市进入另外一个城市。今天鲁尔区的城镇 化水平已经超过了 90%,城镇用地的范围占全地区的 550岛。 1820年以前的鲁尔区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区,而之后随着欧洲大陆工业化进程 加快,拥有德国煤炭资源和铁矿资惊的鲁尔区迅速发展了煤炭工业、钢铁工业、化 学工业和铁路交通,煤炭成为鲁尔区最富代表性的产业。伴随这些重化产业的声 名远播,鲁尔区也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居民生活质量差而广为人知。披 i鸿鲁尔 大学校长阿克塞尔·肖尔麦里希曾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鲁尔区男人的衬衣只能 穿一天,每天窗台上都落下厚厚的尘土。 全国 111卷地理部分 20世纪 70年代开始,受劳动力成本上升和环境保护意识增加的影响,鲁尔区 以采煤业为代表的重工业无论机械化程度多高,也都成为夕阳产业,从而推动了鲁 尔区经济转型。经过数十年的循序渐进、吐故纳新,鲁尔区正在摘掉自己老工业基 地的帽子,各种新兴产业基地渐次兴起。如今,随着这些传统产业消退,鲁尔区的 生态环境己恢复到相当好的水平 J 在鲁尔区转型过程中发挥基础作用的是人才和教育。早在 20世纪 60年代, 德国政府就开始前瞻性布局。德国联邦政府 1962年在鲁尔区设立波鸿鲁尔大学, 此后陆续建设了多特蒙德理工大学、埃森大学、杜伊斯堡大学等一批高等院校,这 为鲁尔区日后成为德国重要的科研高地奠定了基础,并在老工业基地转型过程中 发挥了重要作用。 40年前,鲁尔区没有一所像样的大学,如今这个地区有 14所大 学, 3所马普研究所, 4所佛朗霍夫研究所,仅仅在能源研究领域就有近 500名科 学家。 鲁尔区经济转型还与发达的交通基础设施相关。整个区域内拥有号称"欧洲 最密集的铁路网",拥有 600千米的高速公路, 730千米的联邦公路, 3 300千米的 乡村公路,还有 6条水运内航道,同时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内河港一一杜伊斯堡港。 杜塞尔多夫国际机场和多特蒙德一维克德的地区机场将鲁尔区与全德、欧洲以及 海外便捷地联系起来。发达的交通基础设施为鲁尔区经济转型提供了有力的支 撑。众多国际企业、现代企业落户于此。 波鸿是鲁尔区四大中心之一,该城市根据自身条件,选择了健康产业发展方 向,并让健康经济作为波鸿发展的重要产业。随着健康产业园和生物医药园的建 设和发展,大量的相关企业和机构开始朝波鸿集聚 3 第(1)小题要求考生概括鲁尔区城市的等级规模和空间分布特征。城市的等 级规模特征,主要表现在一?区域内城市数量和规模之间的关系,即城市规模越 大,其等级也就越高,在区域内数量也就越少;反之,城市规模越小,其等级也就越 低,在区域内数量也就越多。城市空间分布特征,主要表现在城市在区域内集中和 分散特征、城市之间距离远近特征以及城市建成区形态等方面 q根据材料所给的 信息可知,鲁尔区城市人口 500多万,城市数量达 50多个,根据这两个信息得出鲁 尔区城市的等级规模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城市数量多、平均规模小、城市等级主 要以中小城市为主;城市空间分布特征的信息主要从图 a中获知,鲁尔区的城市建 成区连成一片,城市之间已元乡村间隔,城市之间已无明确界线。 第 (2)小题要求考生分析鲁尔区医疗保健业发达的原因。分析原因主要是把 条件与结果之间联系起来,说明条件对结果或现状的影响机理。根据材料和图 b 的信息,鲁尔区的条件有三个:一是鲁尔区是德国的传统工业区,经过综合整治,经 济已由衰落走向繁荣;二是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得到根本改善;三是鲁尔区老龄人 ' 第二部分 2019年考试分析 4 口比重高居德国之首。鲁尔区现状:医疗保健业发达,拥有 100多家医院、近万名 医生及数以千计的保健站、药店等。传统工业区和经济走向繁荣,经济发达为医学 研究提供了基础条件;曾经的污染严重区域,导致一些健康问题,人们对健康更加 关注;人口老龄化催生了健康产业的需求。 第 (3)小题要求考生说明在波鸿市建设鲁尔区医疗保健中心的优势条件。说 明一个城市发展某种产业的优势条件,主要是找该城市有哪些其他城市不具备的 条件,这些条件要么表达在题目材料中,要么表达在图中,要么就是大家应该熟知 的基本知识。题目材料提供的信息 :波鸿市是重要的生物制药基地,多所大学的医 学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图中提供的信息:波鸿市建立了生物制药科学园、保健 园,拥有世界知名的鲁尔大学。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总结出:波鸿市有多所大学,医 学科研力量雄厚;有生物制药科学园,医药研制水平高。该小题的关键是要结合地 理学特有的空间关系分析进行说明,即这些条件的空间位置关系。由于位置紧邻 生物制药园和鲁尔大学,保健园位置适中,有利于医疗保健和医学研究、医药生产 间的联系和相互促进 ι 第 (4)小题要求考生指出波鸿市保健园选址的合理性已合理性就是根据已有 的条件或已知的条件,对存在的地理现象进行解释 c对保健园选址合理性解释,除 了一般性条件外,还要重视空间关系条件》一般性条件第 (3)小题已经进行了说 明,即保健园靠近生物制药科学园和鲁尔大学,可提供知识和技术支撑;空间关系 条件要分析保健园在波鸿市的位置,保健园位于波鸿市东南方向,处于城市的边缘 位置。位于城市边缘,环境较优,相对安静,更好地满足了保健园需要的条件。 3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河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河流上游河段受季节性融雪和大气降水补给。 7 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降水多为暴雨。该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年内变化大,但河面宽 度变化不明显。下图示意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 深度1m 7.5 4.5 3.0 1.5 。 ( 1 )对该河段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的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2)指出 4至 6月该断面河水深度的变化特征,并说明原因。 ' 全国川卷地理部分 4 (3)分析 8月该河段河底淤积的原因。 [答案] (1) (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未摆动);单一岩性(岩性相近)河岸, 河岸直立。 (2 )变化特征:深度增加。 原因:融雪补给为主,流量持续增长,水位上升;融雪补给为主,含沙量低,流速 持续加快,侵蚀河床。 (3)降水补给,(坡面侵蚀强,)河水含沙量高;径流量与流速变率大,流速降低 时泥沙快速淤积。 [分析]本试题选取河流上游侵蚀堆积季节转换的特殊区域为对象,以河 流的水体形态变化为线索,将气候的季节差异、河流水文特征(含沙量、流量、流 速)变化和地质地貌连为一体,通过不同日期水体形态比较,分析气候、河流和地质 地貌的相互作用,实现了尺度转换(大尺度为侵蚀区,基岩河岸;小尺度上侵蚀一堆 积季节转换)。试题综合性强,要求考生有较强的综合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资 料取材于美国科罗拉多峡谷的上游,对现实做了简化和模式化处理 η给出的图用 于示意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该类型的图对考生而言比较陌 生,要求考生具有根据示意图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第( 1)题要求考生对该河段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的现象作出合理解释。从图 中可以看出,河流的两岸都处于直立状态,水位虽然变化明显,但河面宽度变化不 明显。直立河岸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就区域构造运动而言,地壳必须持续抬升,较 大的落差保证了河流流速快,河流下切,河流不摆动,未形成河漫滩。在小尺度上, 河岸必须是基岩,以保证直立河岸不明塌,岩性单一(或岩性相近),抗侵蚀能力一 致,不会因较软岩层的凹陷导致水位至凹陷部位时河面变宽。根据本问题可以判 断出区域的基本特征,河流位于上游,形成侵蚀地貌。 第 (2)题要求考生指出 4至 6月该断面河水深度的变化特征,并说明原因。从 图中可以看出, 4至 6月该断面河水深度不断增加。究其原因,存在两个方面:一 方面该地区地处内陆,降水较少。以融雪补给为主,随着气温升高,融雪量增加,流 量持续增长,水位上升;另一方面高山融水径流与暴雨径流不同,含沙量低较低,加 之随着流量增长,河流的流速加快,侵蚀力强,河水侵蚀河床。也就是说,在 4至 6 月河水侵蚀河床是河流地貌塑造的主要阶段。 第 (3)题要求考生分析 8月该河段河底淤积的原因。从图中可以看出, 8月的 流量小,河床处于淤积状态。由于冰雪融化殆尽, 7月后该河段主要受降水补给, 降水多为暴雨,导致河流流量和含沙量变化大,暴雨降水形成的坡面径流和沟谷流 水侵蚀强,形成含沙量高的洪水,洪水流速降低时泥沙快速淤积,河床抬高。洪水 消退后,水位低。 7月后该河段的淤积特征只是减缓了河水侵蚀作用。 第二部分 2019年考试分析 上述 3个问题,表面上看是对水文的季节变化过程进行分析,其实质是揭示河 流上游侵蚀与堆积的辩证关系,将短期的小尺度自然地理过程与长期的大尺度自 然地理过程相统一,同时解释了河流补给方式变化的地理意义。 42. [地理一一选修 3:旅游地理] 越后妻有地区位于日本本州岛中北部,冬季多大雪。由于地处偏远,该地区越 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入大都市,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乡村曰:斩衰败。为改变这一状 况,该地区于 2000年开始举办"大地艺术祭"活动。该活动以弃耕的农田、闲直的 农舍、校舍以及山地为舞台,以艺术作品的形式展现当地传统文化。该活动使越后 妻有地区逐渐成为日本知名的旅游地。下因为永久保留的"大地艺术祭"经典作 品一-梯田、。 指出越后妻有地区举办"大地艺术祭"活动的旅游价值,并说明能够永久保留 在田野上的艺术作品的特点。 [答案]旅游价值: ( "大地艺术祭"以弃耕的农田、闲置的农舍、校舍以及山 地为舞台)展现人与自然和谐之美,具有审美价值。充分反映当地传统文化,具有 浓郁的乡土文化价值。 特点:艺术作品主题与"大地艺术祭"主题高度契合;艺术作品的制作结构和 材质牢固,不易被冬季大雪损坏。 [分析]本题以"大地艺术祭"这一乡村旅游活动为背景,通过材料中给出的 当地通过"大地艺术祭"活动形式来发展旅游,从而改变乡村日渐衰败这一现象, 同时结合气梯田 J这一经典作品的景观图片,要求考生根据这一特定的旅游活动, 分析其旅游价值以及能够永久保留在田野上的艺术作品的特点 3该题主要考查考 生运用旅游资源的价值和胀游景观的欣赏等相关知识对"大地艺术祭"这一乡村 旅游活动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的能力等,引导考生树立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观 念,懂得欣赏自然美、人文美,领悟人地和谐之美,最终达成美育教育的考核目标。 全国 111卷地理部分 日本越后妻有地区"大地艺术祭"始于 2000年,在以冬季大雪和里山文化为特 色的新满县越后妻有地区举行,每 3年举办一次。"大地艺术祭"以废弃的农田、闲 置的房屋作为舞台,艺术作为桥梁,连接人与自然,试图探讨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 展,重振在现代化进程中日益衰败老化的农村地区。 2018年,"大地艺术祭"迈入 第七届,本届的主题为"地球环境时代的艺术",近 20年来的历届主题虽有些不同, 但核心主题始终是透过艺术,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 越后妻有地区位于日本本圳、|岛中北部,包括日本新漓县南部的十日町市和津 南町在内的 760平方千米的土地,分布着大大小小 200个村落;距离东京约两小时 电车车程,是日本交通最闭塞的地方之一。群山环绕之间,四季风景千差万别,冬 季会积厚厚的大雪,是日本少有的雪带,川|端康成的 k雪国 p就是以这里为背景。 夏季当稻子由绿转黄的时候,便是艺术节开幕的时节 J 作为偏远山区的乡村,越后妻有地区不可避免地出现年轻人逃向大都市,人口 不足 7万,尚不到高峰时期的三成;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的现象,不断有农田废耕,房 屋闲置,乡村日渐衰败。为改变这一状况,该地区于 2000年开始举办"大地艺术 祭"活动。"大地艺术祭"坚持"人与自然的结合这种以本地乡土为出发点的理 念,也可以从艺术节的名字"大地"两个字上看出 3就像该活动策展人北川弗兰先 生自己所说"这不是一个有关艺术的节日,艺术只是一个催化剂,是用来呈现当地 历史和人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说,大地艺术节真正的主角并不是艺术,艺术只是配 角和载体,是用艺术振兴乡村所真正需要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当地居民并不只是 被动的旁观者,而是被推上了艺术节的"舞台中央"一一村民们也是艺术品的创作 者与制作者!参与大地艺术节的村落,从 2000年第一届时只有 28个,发展到 2018 年第七届时 100多个,村民们参与的热情也越来越高 c正是因为"大地艺术祭"活 动将艺术深深地根植于乡土之中,才使得村民们从最初的怀疑、抵触,转而到如今 的全情支持,跟艺术家们建立了良好的互助、依赖关系 u在艺术节的带动下,越后 妻有地区逐渐成为日本知名的旅游地。前来艺术节的游客,已经从第一届的 16万 人增长到了第七届的 50多万人一一在 50多天的节日期间,平均每天有 1万多游 客前来观光,这对一个原不知名的乡村地区来说堪称"盛况"!而且,这种火爆的 场面还将不断升温。 越后妻有地区"大地艺术祭"活动中,强调要反映与本地居民和土地相结合的 艺术作品,因此与当地不相适宜的艺术作品,是无法得到好的评价的。每一届艺术 节举办后,经典的作品都会被永久性保存。而这样的作品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 是公认的好作品;二是能抵御本地冬季大雪;三是与本土环境相协调。 最能体现"大地艺术祭"精髓的作品〈梯田出自俄罗斯艺术家伊利亚( Ilya)与 卡巴科夫 (Emilia Kabako)夫妇之手。他们直接将农民耕作的形象栩栩如生地放 -第二部分 2019年考试分析 4 置在了梯田中,在农田里竖起了彩色的农民雕塑,分别呈现出"犁田、播种、插秧、除 草、割稻、到城里贩卖"等动作状态,井将一首歌颂农民的诗,以雕塑的形式矗立在 梯田中的农民雕塑旁边。当你身临其境到农田现场,就会发现诗文、梯田与雕像共 同构成了一幅精美的画卷。此外,他们还在梯田对面建立了观展台,使得整个艺术 作品就像是从画册里跳到现实中的壮美田园风光 o(梯田〉作品是越后妻有地区 最知名、最经典的艺术作品之一。它之所以成功,是因为直接在弃耕的农田中,用 艺术的方式呈现和歌颂了本地农民农耕生活的风貌场景,使得艺术完全融入乡土 大环境之中,成为展现本土乡土文化精神、有灵魂的艺术作品。 风景美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人文景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都生动地体现自然 与人文和谐统一之美。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其设计的基本思想就是因 势、得体,使人文景观起到与自然环境协调,并突出自然美的作用。此外,人们还通 过诗歌撞联等形式,把自然与人文景观巧妙而和谐地联系起来,从而对游客产生更 大的感染力。"大地艺术祭"经典作品《梯田》充分反映和谐之美。 不同地理环境下的人们,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并形成一定的文化传统和风俗 习惯。因此,风俗民情是一定地区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并因此成为旅游景 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地艺术祭"经典作品《梯田》充分反映一方水土一方情 υ 对于旅游景观,我们不仅要懂得其旅游价值和审美特征,还应该掌握旅游景 观欣赏的方法,包括选择观赏位置(距离、角度、动态)、把握观赏时机、抓住景观 特色、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以情观景等。不同景观有不同的特点,所蕴藏的 内涵和给予人们的观感也不同 p应通过查看有关资料,对景区加以全面了解,并 抓住景观特色,才能有重点、有目的地进行观赏,深化已有认识,获得最佳的观赏 效果。 根据上述分析,考生要回答本题前半部问题:越后妻有地区举办"大地艺术 祭"活动的旅游价值,就可以从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得出 答案 c一是( "大地艺术祭"以弃耕的农田、闲置的农舍和校舍以及山地为舞台)展 现人与自然和谐之美,具有审美价值;二是(艺术作品与当地民居和土地相结合) 充分反映当地传统文化,具有浓郁的乡土文化价值。考生要回答后半部问题:说明 能够永久保留在田野上的艺术作品的特点。我们可以从"大地艺术祭"对艺术作 品的要求以及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一是艺术作 品主题与"大地艺术祭"主题高度契合(与本土环境相协调);二是艺术作品的制作 结构和材质牢固,不易被冬季大雪损坏。 43. [地理一一选修 6:环境保护 ] 农用大棚长期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随着使用年限增长,我国北方不少大 棚内土壤次生盐渍化逐渐显现,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 ι究其原因主要有:灌溉水含 ' 全国 111卷地理部分 盐量高;过量施用化肥等代 提出治理大棚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合理建议。 [答案]减少化肥施用量、增施有机肥;利用淡水灌概淋珞(洗);夏季时去掉 棚膜,利用雨水淋洛(洗);客土置换。 [分析]高考地理题向来对劳动学科有着持续的关注,也对劳动问题的研究 和破解有着特殊的情怀。它越来越多地取材于劳动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引导考 生思考如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进而有意识地培养考生运用科学知识改进劳动的 能力。本题围绕我国北方地区大棚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展开,要求考生通过材料 阅读,获取农业大棚的一般特征和北方地区灌概用水的特殊性等重要信息,再结合 课本中盐渍化的形成机理去分析这一环境问题的主要产生过程,最后针对性地提 出减缓和治理方面的建议。 大棚热效应较好、容易建造且造价较低,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已被大量 用于蔬菜、鲜花和瓜果栽培以及林木育苗和特种养殖等方面。尤其是对于我国北 方寒冷和干旱地区,其合理使用能够大大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提前和延长种植时 间。这是劳动人民经验和智慧的结晶,也经过了农业生产的长期检验》一般来说, 管理得当的情况下,大棚可比露地提早收获 20-40天,秋后可延长生长期 25天左 右,大大提高了农业产量和经济效益。 农用大棚一般采用多层薄膜进行防寒,棚内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大棚 因有薄膜覆盖,会形成相对封闭的小气候。尽管大棚内的温度也会随着外界气温 的变化而变化,但其普遍要高于露天气温 A一般在寒季大棚内增温可达 3-6"C,暖 季增温可达 6-15 "C。相对高温的环境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棚内土壤水分的蒸发, 从而带动盐分向土壤表层运移发生表聚。与此同时,由于棚内土壤水分蒸发和作 物蒸腾,空气相对湿度很高。在不通风的情况下,棚内白天相对湿度可达 60% 80%,夜间经常在 90%左右。由于大棚长期处于封闭状态,缺少雨水淋洗,土壤中 的盐分易随水分蒸发向上移动,引起耕作层土壤盐分过量积累造成盐渍化。同时, 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我国北方灌溉用水矿化度较高,含盐量较大。普遍过量施用的 化肥也为土壤带来了大量的盐分。据统计,目前化肥施人土壤以后,作物吸收量仅 20%左右,剩余 80%的肥料随水流失或被土壤固定 d这些为土壤次生盐渍化提供 了物质来源和基础。 因此,防治大棚内土壤次生盐渍化一定要做到"节源开流"。所谓"节源"就是 要减少棚内盐分的来掘和输入量"开流"则是要加强土壤盐分的排出和向土壤深 层的淋溶。考生厘清了上述过程后,自然也就会围绕这些导致环境问题的过程,去 针对性地思考解决方案。这是解题的基础,也是保障考生答案具有收敛性和科学 性的基础,但它被巧妙地隐含在解题的思考过程之中。最后考题落脚在"为了解决 第二部分 2019年考试分析 这-实际问题而提出的建议",这样答案就显得较为开放了,目的是启发和引导考 生在劳动实践中,更多地运用创造性的思维3 根据大棚内土壤次生盐渍化形成过程,可以采取的减缓和治理措施大体如下u"节源"类:(1)运用配方施肥技术和测土施肥技术,根据作物的生育特性、需 肥规律、土壤供肥状况等,科学选肥、科学计算施肥量,尽量减少化肥的用量。尤其 要根据作物不同生育阶段及对肥料的需求分次追肥,注重在器官形成的盛期如根 茎、块茎膨大期、结球期、开花结果期精准施肥,同时避免长期施用含氧离子或硫酸 根离子的肥料。 (2)提高有机肥料的使用量,控制化肥中的盐分输入。有机肥料 不仅养分全,肥效持久、平稳,缓冲性大,而且富含有机质,还可以改良土壤结构。 (3)根据实际情况,适度提高低矿化度水的灌慨比例。 (4)采用滴灌技术,控制灌 溉水中的盐分输入。 "开流"类:( 1)定期采用淡水漫灌,达到压盐和洗盐效果,并同时加强排水措 施,使盐分从大棚移出。 (2)加强棚内水汽循环,棚内温空气遇冷后,会凝结成水 膜或水滴附着于薄膜内表面或植株上,进而会下落至地面对土壤形成淋溶。 (3 )在雨季适时揭开棚膜,使土壤得到雨水的榕淋。 (4)采用客土置换已经重度 盐渍化的表层土壤。 (5)适当深耕,将地表盐分带到土壤深层,同时改善土壤结构 g 让盐分更容易向下运移。 (6)种植吸盐类的农作物J利用大棚休闲阶段,可以种 植盲稽、绿豆、大豆和苏丹草等作物,它们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可以吸收部分土壤 盐分。 (7)补充菌肥。生物菌肥富含大量土壤有益菌,能起到固氮、解磷、解饵并 降低盐害的作用。 考生还可以基于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形成过程合机理,提出自己认为科学可行 的防治措施。只要逻辑正确,也许能碰撞出创新的"火花",并为今后解决这-问 题提供新的思路3总而言之,本题是一套完整的在劳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案例。通过劳动认知的内化,增强劳动过程的感情,带动劳动习惯的 形成,强化劳动思维的养成,引导学生形成擅于变革、勇于创新的品格,以"有本 领"的面貌实现自己的时代担当。 E司E]III~嚣瘟嚣~1巨L~fl 12. 某家固有企业集团进行棍合所有制改革,向上下游知名民营企业出让 29.8%的股权和部分董事席位,吸纳资金33.6亿元3这有利于该企业 ①改善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管理水平②控制上下游企业,实现一体化经营 ③调整资本结构,降低企业经营风险④激发企业活力,促进资本保值增值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E组画司障组 2018年试题及解析 ' 全国|卷地理部分 E望回..理r.zn黯瞌洒 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 观对比照片,拍摄于 2017年 3月 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 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别杂树丛生,灌木零乱 (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 1-3题。 1.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 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 A.用地类型差异 B.居民爱好差异 c.景观规划不同 D.行政管辖不同 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 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 c.光照 D土壤 [答案] 1. B 2. D 3. A [分析]现行的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和"学习 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列为基本理念,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则把这两条基本理念综合为 "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经过修订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则列出了四条 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可见,中学 地理课程发展的飞跃之一是从重地理知识传授转为重地理素养的培养。会用地理 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地理的思维思考世界,即常说的应具有"地理的视角"和"地 理的头脑",这是地理素养的重要体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能对"复杂的、具有不 良结构的情境"进行学科解释。身边的、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就是一种"复杂的、具 有不良结构的情境",是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重要情境之一。近些年来,我国地理 高考题也一直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和问题。本串题的设计目的就是引导中学地 第三部分 2018年试题及解析 理教学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和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景观照片是地理教学中常用的图像材料,并且是对局部现实世界的真实反映。 从理论上说,地球上任何一幅景观照片,其中一定蕴含地理的道理。用照片反映身 边的、生活中的现实世界,是地理学的常用手段,但是,它也是"复杂的、具有不良结 构的情境"。本串题提供了同一条街道两侧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差异的照片,以引导 考生对其中蕴含的地理现象、地理问题深入思考,并能指导不同街区的街道绿化 工作。 考虑照片在试卷中为灰度呈现,且印刷质量可能影响考生答题,材料对照片做 了比较细致的说明,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同一街道两侧(机动车道和非机 动车道)的绿化原来是一样的(按同一标准栽种同一种灌木),但是过了几年差异 显著(一侧灌木修剪齐整,一侧杂树丛生,灌木零乱 )。第二,用于景观营造的灌木 是常绿灌木,而杂树是藩叶乔木。第三,提示了物候(照片拍摄时间和杂树即将生 叶发绿)。第四,限定了地域范围-一一我国东部地区,即东部季风区,自然植被为森 林。考生解答本串题,还需要用到以下生活常识。其一,根据物候大致判断所在的 纬度范围。其二,所谓"杂树""杂草"的"杂",是相对于人类有目的培育或栽种的 植物而言的,而这些所谓的"杂树""杂草"则是当地生命力、竞争力强的植物,往往 是当地自然植被中的先锋植物或建群植物,所以,它们指示地带性植物的特征。 在以图文结合提供的情境的基础上,按照地理环境判识、特殊地理现象(问 题)原因分析和地理原理应用的思路,渐进式设计了三个问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 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运用自然地理规律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和对特殊地理现象(问 题)的分析能力。 第 1题设问要求考生判识当地的自然植被类型,实质上是判识当地所处的自 然带。从材料看,给予重点介绍的有两类植物。一类是常绿灌木,应属于亚热带或 热带植物,但是,该常绿灌木是作为景观植物栽种的;另一类是杂树,根据树型看应 是阔叶树,而且冬季落叶。由生活常识,考生应能判断材料中的"杂树"指示当地 的自然植被类型一一有落叶阔叶树。由此,所给选项中具有"常绿"概念的植被类 型都可以排除,而"针叶林"也不符合题目要求 J所以,考生能较容易得出正确选 项为 B(落叶阔叶林)。本题如有选项为"针阔叶泪交林",则为强干扰项,但考虑 对考生物候知识要求过高,难度较大,没有设计此选项,相反给出了我国没有分布 的"常绿硬叶林"选项,明显是出于降低难度的目的。 第 2题要求考生对同一街道两侧景观差异的原因进行推测(原因可能是)。从 街道绿化景观来看,这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现象,但是,类似的现象还是比较常见的。 是什么原因造成同一条街道两侧绿化景观差异如此显著?仔细分析材料,实能看 出材料已给出了暗示:原来是按同一标准栽种的,数年后一侧修剪齐整,暗示另一 P 全国|卷 i也理部分 4 侧没有人去修剪,即是景观维护存在的差异。由此,可以对各选项经排除而得出正 确选项。街道的绿化、清洁、道路维护等是由政府相关部门管理的, "同一条街道" "按同一标准栽种",说明景观规划是相同的,而街道两侧的用地类型与街道景观 维护无关,这样可以排除选项 A和 C。由于居民对街道没有管理权限,所以,可以 排除选项 1那么,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呢?从上述分析可知,最可能的原因是街道 两侧的管理归属不同,即灌木修剪齐整的一侧的管理方与另一侧的管理方不同,其 根源是行政管辖不同。可见,选项 D(行政管辖不同)是所给选项中唯一可对题干 所指现象作出合理解释的原因 v 第 3题则引导考生就街道绿化植物选择做进一步思考。通常,地带性植物是 街道绿化普遍采用的植物俨然而,我国很多城市出于景观美的营造和对异域植物 的好奇感,常培育异域植物作为街道和园林绿化的植物。例如,热带地区的棕榈树 作为城市行道树最北被引种到长江沿岸地区,亚热带的一些植物最北被引种到华 北地区的北部,福建泉州引种落叶树柳树作为湖岸景观植物则是一反例。我国北 方地区冬季,地带性的阔叶树落叶,培育栽种一些常绿阔叶乔、灌木,不仅丰富和美 化景观,而且给冬季单调的景色增加一些绿意,颇受人们青睐。因此,培育、引种常 绿乔、灌木成为北方城市街道和园林绿化比较普遍的现象 η冬青、小叶黄杨等是北 方地区栽种较为普遍的常绿灌木。然而,在华北地区北部的一些城市(如北京) , 由于冬季气温低,尤其遇寒冬,这些常绿灌木往往存在大量被冻死的现象。为预防 低温冻害,这些城市在入冬后,需在这些常绿灌木架框架并覆盖毡布,开春后再拆 除框架和毡布。可见,这些城市为景观绿化而栽种常绿灌木,除了浇水、施肥、除杂 草(树)、修剪等日常维护外,为其安全越冬的投入也是巨大的。题干先描述 "图示 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以将考生视野由照片所在街道(城市) 扩展到我国,并在此空间范围内设问"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考生根 据常绿灌木自然生长的地带(亚热带或热带),结合照片所在的地带性植被(落叶 阔叶林),可以推理气温(热量)是这些常绿植物栽种范围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作 为景观营造植物,降水不是限制因素,因为人们可以根据植物需要给予浇水。而既 然是"许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可见其对光照和土壤的要求不严格。由此,可以得 出正确选项是 A(气温) " 最后,简要说明材料的背景。照片所反映的城市街道,位于华北平原北部某城 市近郊区和远郊区的分界线上,即街道两侧分别归属该城市的两个行政(县)区。 从行政区的管理来说,与同级行政区交界的地区,也是所属行政区的偏远地区,所 以,往往存在管理缺位的现象、这种管理缺位的现象,在不同行政区的交界处不是 个案,如县(区)交界处、省级行政区交界处等,从而形成差异性较大的景观。本题 所述只是其中的一个普通案例而已 q , 第三部分 2018年试题及解析 德国海德堡某印刷机公司创始人及其合作者设计了轮转式印刷机,开创了现 代印刷业的先河。至 1930年,海德堡已成立了 6家大的印刷机公司。同时,造纸、 油墨和制版企业也先后在海德堡集聚。产业集聚、挑剔的国内客户以及人力成本 高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不断刺激海德堡印刷机技术革新。据此完成 4-5题。 4.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先后在海德堡集聚,可以节省 A .市场营销成本 B.原料成本 c .劳动力成本 D.设备成本 5.海德堡印刷机在国际市场长期保持竞争优势,主要依赖于 A .产量大 B .价格低 c.款式新D.质量优 [答案] 4. A 5. D [分析]本组试题以德国海德堡印刷机通过技术创新、产业集聚等,一直保 持世界领先水平为线索,从人文地理的多个角度进行设问,综合考查了考生归纳、 概括文字信息的能力,以及从所给文字信息,反演和重新构建人类经济活动与产业 发展的地理图景,挖掘地理信息的能力。本组试题选材鲜活,设问角度平常但又有 一定独特性,地理知识点把握准确,材料运用充分,难度适中。本组试题在综合检 验考生基本的人地关系认知能力,以及地理空间思维和解决地理实际问题能力方 面,有较好的评价效果。 德国印刷机产业发展历史悠久,德国海德堡已经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印刷机中 心。学术界普遍认为,德国印刷机产业的产业集群现象和挑剔的国内市场,对于该 产业的竞争优势形成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ι 德国的古登堡 (Johannes Gutenberg)在 1440年首先发明了印刷机。到了 19世 纪,德国的印刷机产业已经在世界上引领群雄。 德国的印刷机产业开始于柯尼希与鲍尔创立的 K&B公司。柯尼希( Friedrich Koenig)是德国现代印刷机的鼻祖。 1812年他与鲍尔 (Andreas Bauer)合作设计出 了以滚筒取代平版的轮转式印刷机,开启了现代印刷业的新时代 b这台印刷机以 蒸汽引擎带动,只需一个印刷工操作,可同时印刷两面,其效率是同期平版印刷机 的 25倍。 其后,分别由 K&B公司的领班以及柯尼希的侄子等创立的公司,通过不断创 新、重组、改名,到了 1930年,已发展为 6家大厂,分别是海德堡、曼氏、罗兰、 K&B、 阿尔贝特一法兰肯塔和普兰塔 n由于渊源相近,在地域上它们也自然地集聚在一 起,都集中在海德堡周边 240千米的区域内。 同时,不仅是印刷机制造企业集中在此,造纸、油墨和制版业也先后集聚在同 一地域。当时最著名的制版机公司来自英国的莱诺公司和莫诺公司,它们都受德 ' 全国!卷地理部分 4 国印刷机产业集群效应吸引而转移过来,在德国研发新产品,莱诺公司甚至将总部 也搬到了德国。 众多印刷机制造企业的集群,再加上造纸、油墨和制版等相关辅助行业的集聚 发展,自然促使德国的印刷机产业取得了世界级的竞争优势。另外,德国挑剔的内 需市场,也对这一集群的巩固和发展,起到了剌激和推动作用。 第 4题要求考生推理出"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先后在海德堡集粟,可以节省 什么"俨本题难度中等。考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应该首先明确"产业聚集"概念 的内涵。一种产业集群强调聚集在一起的产业具有产业链关系,有的处于上游,有 的处于下游。而另一种产业聚集的产业则不一定具有产业链关系。印刷机的上下 游产业链包括研发、原材料、加工、销售、维修等 c而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不属于 印刷机的上下游产业,所以它们在海德堡"集聚"属于后者。造纸、油墨和制版企 业先后在海德堡集聚,是因为它们和印刷机产业在市场方面有重叠和交叉,聚集在 一起可以节省市场营销成本。所以 A为正确选项 c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的原料 成本、劳动力成本、设备成本是由国内整体市场行情决定的。像德国这样大小的国 家,不管企业布局在哪里,这些成本差别不会很大,因此可以排除 B, C, D选项。 第 5题要求考生分析判断"海德堡印刷机在国际市场长期保持竞争优势,主要 依赖于什么"。本题属于比较容易的一类题型。考生结合材料,井通过比较选项可 以很快做出判断。 A选项产量大、 B选项价格低都不能保证印刷机产品的竞争优 势,况且德国海德堡印刷机价格并不低,所以 A, B选项错误。 C选项款式新有一定 迷惑性,但稍加分析就可以知道,海德堡印刷机在国际市场长期保持竞争优势,是 由产品质量作保证的。没有质量和技术含量的印刷机,价格再低廉,款式再新都不 能在国际市场立足。所以很快排除选项 C,判断出 D为正确选项。 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 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 2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 层。据此完成 6-8题 c 6.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A .远大于 2000毫米 B.约为 2000毫米 C约为 210毫米 D.远小于 210毫米 7 .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A.坡面 B.洪积扇 -第三部分 2018年试题及解析咱 C.河谷 D.湖盆 8.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A .湖盆蒸发量增多 B盐湖面积缩小 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 D.湖水盐度增大 [答案] 6. C 7. A 8. B {分析]本组试题的案例材料选取是以青海的茶卡盐湖流域为模本,进行了 简化和模式化。首先,将流域简化为闭合流域,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使其成 为独立的水循环系统。其次,将流域剖面模式设为严格对称。由此,既概括了该流 域的基本特征,又简化了地理情境。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对水量平衡的理解,同时确 立地域分异原因多样性和地域分尺度差异的复杂性的地理学基本原理,并纠正对 干旱程度评价的错误认识。 第 6题中,给出了盐湖面积多年稳定的前提条件,其实质是交代了该流域地表 水与地下水未发生变化的背景,将水量平衡限定在降水与蒸发两者的关系上 ι由 于该流域年均降水量为 210毫米,因此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为 210毫米。这里,也 纠正对干旱程度评价的错误认识。经常看到有文献比较降水量和蒸发量来评价区 域干旱程度,其实,在无地表水和地下水补给(或输出)的条件下,降水量和蒸发量 是相等的。只能用降水量和最大可能蒸发量比较来评价区域干旱程度,而最大可 能蒸发量主要与太阳辐射量以及风相关。 第 7题分析地方尺度的地域分异。降到地面的降水,产生径流。降水减径流 (深)等于(实际 )蒸发。一般地说,坡度大,径流大。由于降水在流域内地域差异 小,因此,坡面的径流(深)大,蒸发量小。本题还说明,不同地貌部位的水量平衡 存在差异,是地方尺度的地域分异的原因 3中学教学中,将地域分异规律简单归为 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带性规律是不全面的。 第 8题是原理应用题,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和地域相互联系原理,分析人类干扰 可能产生的后果。在较干旱的地区,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增加了蒸发,减少了产流 (径流)量,湖泊来水减少、由于湖水浅,湖面蒸发量大,盐湖面积缩小;湖水盐度 饱和,盐度不可能增大;由于种植植物,可吸收氮、磷,因此,湖水富营养化不应加 重;湖盆内水面缩小,蒸发量相应减少而不会增加。此题还说明,在干旱区域植树 种萃,可能引起环境的变化。 另外,饵、纳等元素的迁移也是地域分异的原因 3在岩石风化过程中,释放饵、 铀等可溶性离子,随水迁移,富集至盐湖,导致湖水盐度增加,最终饱和,结晶,形成 了可溶盐迁出区、可洛盐迁入区、可溶盐富集区。地域分异产生了、 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问留有一定 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 2月至次年 2月)丰、枯雪年的 ' 全国|卷地理部分 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9-11题。 气温/OOC 。 -2 -4 -6 8 -10 12 14 16 21 23 3 15 17 19时 9.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0.该地寒冷期 A.最低气温高于-16"(; 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 11.该地可能位于 A.吉林省 B.河北省 C.山西省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答案] 9. B 10. C 11. D [分析]某地理要素(如气温、气压、降水量等)随时间(空间)变化的曲线统 计图是地理学常用的表达方式之一,重点反映地理要素在时间上或空间上的分布 特点和分布规律,直观明了t对此类图像的阅读方法是中学地理课程标准要求的 基本地理技能之 v阅读此类图像单条曲线的基本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关注横坐标所示的时间(空间)范围和间隔;第二,关注纵坐标的量和单位,把握量 值的范围;第三,找出极大值和极小值的量值和出现的时间(空间);第四,按极值 归纳波动的周期和量值范围;第五,如果存在多周期,判断周期间隔和波动范围。 如果此类图像中有多条曲线,那么,这些曲线一般具有内在的比较关系,以说明不 同特征情况下的分布差异如同幅图中表示各月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对于这类图像,则要理解不同曲线的地理意义及其相五间的关系。 本串题提供的曲线图依据实验研究的结果。温室、塑料大棚、地膜覆盖等是农 业生产活动改造气温较低不利自然条件的常用方式。对于大面积种植的果树,上 述方式都不具有可行性但是,根据此原理,也可采用类似的方法ζ在一些冬季气 ' 第三部分 2018年试题及解析 4 j且比较低的地方,为保证葡萄安全越冬,则要采取人工防护措施。传统的做法是用 土掩埋压倒匍匍的葡萄枝蔓。 2003-2005年,新疆吐鲁番某农场采用两层毛毡和 一层塑料布覆盖,葡萄安全越冬,之后逐渐推广,技术也逐渐成熟。这种方法比土 埋法不仅效果更好,而且成本低约 60%。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位于天山以 北,冬季气温远低于吐鲁番,葡萄难以自然越冬。某研究单位于 2012年至 2016年 连续 4个冬季在阜康市开展葡萄越冬双膜覆盖技术实验,其中 2个冬季是丰雪年, 2个冬季是枯雪年。试验地葡萄园是 1998年栽植的红提葡萄果园、试验方法:利 用双层保温原理,在 11月上旬最低温度稳定在 O"C时,在压倒匍甸的葡萄枝蔓上 覆盖一层草帘,在草帘上覆盖第一层白色塑料薄膜,后埋边,在塑料薄膜上每间隔 30-40厘米,用干草团架空,再覆盖第二层白色塑料薄膜,用碎土压土埋边。在春 季平均气温稳定通过 8"C时开始揭膜,揭膜后不撤除草帘,在 4月中旬选择晴好天 气,完全撤除草帘。 按"以能力立意"的考查宗旨,本串题重在考查考生的阅读地理曲线图的能 力,只引用了上述研究的成果之一(见上图),并且题目设计摆脱该图的实验背景, 而将考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图示内容中 q可见,本串题只是借用了这样一幅反 映某实际情况的曲线图,至于其实际背景,如什么地方、何种果树、双层覆膜的技术 方法、研究的方法和时间等,题目设计尽可能回避,教学也不必关注 2 材料第一句描述只是为情境设计所需。接着是重点,即对图中所反映的内 容(相当于图名)的描述。考生对该图的审读需关注以下几点:其一,时间段是 寒冷期 (1 2月至次年 2月);其二,是每日逐时温度变化;其三,每个时刻的温度 是寒冷期时刻的平均温度;其四,有 4条曲线,分别表示丰雪年平均气温、丰雪年 膜内平均温度、枯雪年平均气温、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其五, 4条曲线表示的极 大值、极小值的量值及出现的时刻;其六,关注 4条曲线的日变化。考生不可能一 次性完成这些方面的读图内容,可以根据每题的设问和选项设计,逐渐完成这些读 图内容。 第 9题首先引导考生对 4条曲线的判读,这也是完成该串题解答的基础。判 读可按以下思路进行。第一,气温比膜内温度低,或双膜具有保温作用,由此判断, ①、②表示膜内平均温度,③、④表示平均气温。第二,有积雪时的气温较低,所以, ③表示枯雪年平均气瘟,④表示丰雪年平均气温。第三,积雪覆盖下的温度变化较 小,即积雪具有保温作用,所以①表示丰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②表示枯雪年的膜 内平均温度。由此,可得出正确选项为 B。如果只解读本题,只需判读上述第一和 第三两方面即可,但第二方面对下述两题的答题有意义,也是全面理解本图的 基础。 在对图示 4条曲线做出明确判读的基础上,第 10题通过选项设计,考查考生 ' 全国|卷地理部分 4 对图示内容所表达的意义的理解。图示 4条曲线中,最低值(丰雪年平均气温最低 值)高于一 16 "C,但是,当考生注意此气温值是寒冷期的平均气温,则能确定 A选项 不符合题意。两条平均气温日变化曲线反映的丰雪年和枯雪年的气温日变化基本 一致,而选项 B表述"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明显与图示内容不符,所 以该选项不符合题目要求。两条膜内平均温度曲线,其中一条(枯雪年)与气温变 化趋势基本一致,且日较差也差不多,但另一条(丰雪年)没有呈现明显的日变化, 选项 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明显符合图示内容,故该选项为正 确项。由于丰雪年膜内平均温度的日变化较小,所以, D选项"膜内温度日变化与 气温日变化一致"是错误选项 L本题如果考生对每个选项的判读比较困难,可以采 用快捷的答题途径直接选出正确选项 C;积雪具有保温作用→雪被下的温度日变 化较小→膜内温度的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第 11题借用图示信息,考查考生对地球运动部分不同经度地区时间差异的掌 握,设问是对所述地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的判 i卖。由于材料提供和前两题设计没有 涉及此方面的信息,考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曲线反映的内容上,因此,解答此题需跳 出前两题关于气温和膜内温度关系讨论的范畴,从图示内容中另外找出关键信息。 如果仅从寒冷期、最低气温角度思考,似乎缺少了许多条件,如葡萄越冬的最低温 度、各省冬季的最低温度等,可见沿这条思路不能选出正确选项。但是,注意图示 气温日变化极值出现的时刻最低温出现在 10时左右,最高温出现在 16时左 右,由此能得出该地寒冷期日出时间大约在 10时左右,正午大约在 14时左右,因 为我国统一用北京时间(东经 120 0的地方时 ),那么,该地的地方时比北京大约晚 2个小时。经过这样的思考,则能很顺利得出正确选项为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解答此题的最关键信息是日最高温出现在 16时左右,考生如果仅考虑日最低温的时 间并受气温值的干扰,可能会误选 A(吉林省),因为吉林省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且 昼长小于北京,但是如果从日最高温出现的时间即可排除该选项。 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金1)麻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会1)麻纤维韧性强,耐海水腐蚀,是制作船用缆 绳、汽车内衬、光缆衬料等的上来材料 u非洲坦桑尼亚曾是世界最重要的剑麻生 产国,被称为"剑麻王国"。自 1999年,中国某公司在坦桑尼亚的基洛萨(位直 见下图)附近投资兴建剑麻农场,并建设配套加工厂,所产剑麻纤维主要销往我 国。该农场一期种植 1 000多公顷,雇佣当地长期和临时工超过 1 000人,预计 2020年种植面积达 3 000公顷,年产剑麻纤维 1万吨。该公司还帮助当地修建学 校、卫生所等。 第三部分 2018年试题及解中斤 ⑥ 首都 。城镇 国界 --铁路 I Jj港口 制 a入河流 lU ~泊 ~IOOO~等高线1m (1)根据剑麻生长的气候条件和用途,说明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矛盾较大 的原因c (2)据图指出与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公司在基洛萨附近兴建剑麻农场的有利 条件。 (3)说明剑麻收割后需要及时加工的原因ο (4)简述当地从中国公司兴建剑麻农场中获得的利益。 [答案] ( 1)剑麻纤维生产:我国热带地区面积小,用于种植剑麻的土地较 少,产量低;我国热带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季节差异大,种植的剑麻质量较差。 剑麻纤维需求:我国船舶、汽车制造等规模大,对剑麻纤维需求量大。 (2)离沿海(首都、港口)较近,临铁路(便于剑麻纤维运输), 11面河流。 (3)在热带气候条件下,收割的剑麻极易腐烂、变质,影响纤维质量。 (4)增加就业,增加税收,促进基础(民生)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 [分析]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具有深刻的时代背 景,并与世界经济地理格局的转变有密切关系。其一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 国经济规模持续扩大,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 我国也是世界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如此充足的外汇储备,不可在国内使用,只能 在国际上使用,从而也推动我国对外投资的迅速增长。同时,我国是世界上制造业 规模最大的国家,既有强大且过剩的制造业能力,又对国际市场的原材料形成巨大 的需求3其二,自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发生以来,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 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逐渐下降。其三,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许多发展中国家,经 济继续增长面临资金缺乏、基础设施落后、能源供应不足等问题。在这样的时代背 景下,"一带一路"倡议本着合作共赢、互惠互利的原则,能使沿线国家享受我国经 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从而得到沿线国家的积极响应。这其中也蕴藏着巨大商机,所 以,一些发达国家也愿意加入"一带一路"建设,以共享发展成果。 ' 全国|卷地理部分 其实,我国企业走出去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已有了一段时间。"一 带一路"倡议是对这一趋势的战略指向。 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温带,陆地上热带范围较小,对诸如天然橡胶、棕榈油、剑 麻纤维等热带作物产品的需求量很大。为此,一方面需加大这些产品的进口量,另 一方面也鼓励相关企业与热带地区国家合作生产,以解决我国需求与国际市场供 应、波动的问题。本题选择的剑麻合作便是其中一个典型案例。 剑麻是龙舌兰科龙舌兰属的一种多年生热带硬质叶纤维作物,是世界上用量 最大且范围最广的一种硬质纤维,原产墨西哥,如今广泛分布于非洲、拉丁美洲、亚 洲。剑麻喜高植多温和雨量均匀的干爽环境,尤其日间高温、干燥、充分日照,夜间 多雾露的气候最为理想。适宜生长的气温为 27 -30"C ,上限温 40 "C,下限温 16 "C , 昼夜温差不宜超过 7 -10"C,适宜的年降水量为 1 200 -1 800毫米。剑麻适应环境 的能力非常强,比较耐贫癖和耐旱,但是怕涝。它适合种植在排水性好、疏松、地下 水位低、肥沃的沙质土壤中,如果是经常潮温或者排水性不好的土壤是不适合种植 的,它耐寒的能力非常低,经常受寒会引发生理性的叶斑病,不利于剑麻的生长。 在天然植物纤维中,剑麻纤维较长,优质剑麻纤维长达 l米 q剑麻纤维的突出特点 是韧性强,不怕海水侵蚀,是制作船用缆绳、汽车轮胎内层、光缆衬料、机器传送带、 起重机吊绳钢索中的绳,心、地毯,以及防护网、防雨布、捕鱼网、墙纸等的上乘材料。 剑麻几乎全身都是宝,加工后的废料可做医药皂素,根茎汁液可酿酒,麻渣可用来 发电以及用作饲料、肥料等,还可制取酒精、草酸、果胶等产品。 剑麻当叶长达 90厘米以上、每株达 90 -100片叶片时即可开割。通常一年收 割一次,第一次收割留 55 -60片叶,以后每次割叶留 50片以上勺一般种植 3年后 开始收获, 6 -7年进入丰产期。可见剑麻生产的投入一产出周期比较长。 我国被称为"世界工厂",其中,造船吨位、汽车产量、装备机械产量等都位居 世界第一位,结合上述剑麻纤维的用途,可知,我国对于剑麻纤维的需求量相当大。 然而,我国国内剑麻的生产量远远满足不了需求量 c从上述剑麻生长的适宜环境 可知,我国陆地热带面积相对较小,且多数纬度较高,尤其冬季受寒潮威胁,所以, 尽管剑麻的适应性较强,但是,剑麻在我国种植受气候条件的影响,产量和质量较 低。剑麻在我国华南及西南各省区都有引种栽培,其中以雷州半岛种植最为集中。 坦桑尼亚地处东非高原,纬度低(国土绝大部分位于赤道至 100S之间),属典 型的热带草原气候,气候条件非常适宜剑麻的生长,曾长时期是世界剑麻纤维产量 最大的国家,被称为"剑麻王国"。由于各种原因,坦桑尼亚剑麻生产从 20世纪最 高年产 23万吨降至 20世纪末的 2万吨左右。至 20世纪末,国际市场剑麻纤维价 格走高,剑麻种植和加工又迈进了"朝阳产业"的行列付 1999年,中国农垦(集团)总公司(后并入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总公司)承担了中 ' 第三部分 2018年试题及解中斤 4 国政府贴息优惠贷款项目下的援外任务一一坦桑尼亚剑麻种植和加工项目,购买 了坦桑尼亚 690 0公顷的一个剑麻农场。该农场位于莫罗戈罗省基洛萨县鲁代瓦 乡,从 2000年开始种植,一期种植 1 000多公顷, 2004年开始收获,从 2013年开始 每年新增种植面积 300公顷左右,预计到 2020年达到种植面积 3000公顷,年产纤 维 1万吨。农场每年上缴税收约合 15万美元,除大量雇佣当地工人外,还帮助乡 里建学校,建卫生所,修建自来水和村公所等。 基于上述背景,本题以中国企业在坦桑尼亚经营剑麻农场为基础设计情境,重 点反映"一带一路"倡议合作共赢的理念。题目以图文结合的形式,重点提供了以 下几方面的信息。第一,剑麻是典型的热带经济作物,而坦桑尼亚是世界重要的剑 麻生产国(适宜剑麻生长);第二,剑麻纤维质量优、用途广;第三,中国公司在坦桑 尼亚建设了规模较大的剑麻农场;第四,通过剑麻农场的建设,中国公司为当地人 民生活和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雇工、基础设施等的建设)。围绕"合作共 赢",设计了 4个小问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的能力、区域地理比较能 力、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第(1)小题从该项目对我国有利的角度,将设问点放在"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 需矛盾较大"的原因分析,限定是"根据剑麻生长的气候条件和用途"。虽然题目 没有给出具体的剑麻生长的适宜气候资料,但是,从"剑麻是热带经济作物""坦桑 尼亚被称为‘剑麻王国,"的信息可推知,坦桑尼亚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剑麻生长, 再根据图示信息,确定坦桑尼亚的纬度范围(赤道附近),可以得出剑麻生长对气 温(热量)条件的要求。而比较我国,陆地的热带面积较小,且要兼顾多种作物的 种植,所以,种植面积较小;由于我国的热带地区纬度较高,热量条件相对不足,且 季节差异较大(尤其冬季受寒潮影响明显)。综合可以得出我国剑麻纤维产量低、 质量较差的结论。我国是世界上的制造业大国,尤其是世界最大的造船和汽车生 产国,结合剑麻纤维的用途,可得出我国剑麻纤维需求量较大的结论。 第 (2)小题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限定"据图指出"并强调"与其他地区相比", 中国公司在基洛萨附近兴建剑麻农场的有利条件。 i卖图可得出与设问紧密相关的 两个方面的信息 3其一是离港口较近,便于运输;其二是临近铁路和河流。从剑麻 纤维的运输看,铁路是主要方式。本小题也考查考生对农业区位因素的掌握。 第 (3)小题设问"说明剑麻收割后需要及时加工的原因"。考生应关注题目所 强调的"及时"二字。剑麻是植物,收割的剑麻叶片经加工抽剥出剑麻纤维。由于 在热带,剑麻叶片收割后如不及时加工,会迅速腐烂,影响其纤维的质量。所以,答 案的重点是"腐烂、变质"。如果只按原料指向型农产品加工业区位选择考虑的主 导因素,将答题重点放在"失重",则不能得分。 第 (4)小题着眼点为坦桑尼亚在该项目中收获的利益,从而落实合作共赢的 ' 全国|卷地理部分 4 理念 c题目设问"简述当地从中国公司兴建剑麻农场中获得的利益"。对于此设 问,相对比较模式化,考生比较容易答题。答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增 加就业(材料有具体信息)。其二是增加税收,虽然材料没有提供信息支撑,但这 是常识。其三是促进基础(民生)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材料提供了"该公司还帮 助当地修建学校、卫生所等"的信息,此外,建设农场还必须修建相应的道路、建筑 等设施,所以,考生能答出促进基础(民生)设施建设。上述方面,都对当地的经济 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 ο在山地苔房、带,植物 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羊峰变化的规律: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 种问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支大,种间竞争减 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地理科考队调 查某山峰的苔原带(海拔 2000-2600米)时发现,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 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多样性异常;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别不大,但植物多 样性差异显著(见下图)。 植物多样性 高 ---阳坡 -一阴坡 低 2000210022002300240025002600 海拔im (1)确定该苔原带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以及干扰强度的垂直分布特征、 (2)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并说明判断 依据。 (3)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产生原因》 (4)说明从 2300米至 2600米,阴、阳坡植物多样性差异逐渐缩小的原因。 [答案](1)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阳坡,苔原带的下部(中下部, 2 0002300 米左右)。 干扰强度分布特征: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越低,干扰越强烈)。 (2) (未遭受干扰时)阴坡较阳坡植物多样性高。 依据:(按单峰变化规律)阳坡苔原带的植物多样性最高值应在中部 (2 300米 左右),低于阴坡最高值。 (3)特点:阳坡地表温度高、湿度低(水分条件差 ) ι 原因:阳坡太阳辐射强,地表温度高,蒸发强度大;阳坡融雪早,蒸发历时长。 , 第三部分 2018年试题及解析 4 (4)随着海拔升高,阴、阳坡面积减小,坡面差异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减弱; 阴、阳坡相互影响(水分、热量交换作用)增强。 [分析]由于人类影响,大量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保护成为全社会共识。 然而,对其认识广泛存在着片面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普遍认为生物多样 性越高越好,二是认为水热条件越好,生物多样性越高。山地苔原带分布范围小, 内部植物多样性地域分异明显,植物多样性地域分异的影响因子又存在坡向差异, 是地理学研究植物多样性的理想区域。 通过国内外地理学界对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分布规律的研究,发现了植物 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 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 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这一规律告诉 我们,从种群角度看,每个物种都试图占据更多的生存空间,排斥其他物种,为提高 繁殖率,要求生物多样性尽可能低。因此,尽管水热条件好,意味更多的生物可以 生存,但能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的只能是少数。水热条件与生物多样性不存在 绝对的正相关关系 J生物多样性高的区域,一定是生物物种不得己的选择。例如, 为保证营养元素的循环,或物种间存在互利共生关系,或为了保持一定的抗干扰能 力等,占优势的植物才不形成纯种群落。这一规律还告诉我们,环境压力(如水热 条件)也是影响生物多样性高的重要因子。当水热条件差,植物分布稀疏,种间竞 争减弱甚至消除,适宜该水热条件的植物数量就是该地的植物多样性数量。水热 条件越差,适宜的植物数量越少,水热条件与生物多样性正相关 3通过地理学对山 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分布规律的研究,深化了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对此,高中地 理教师应有所了解。 本试题立意并不在此,而是在给出地理规律(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 峰变化的规律)的前提下,要求考生能应用地理规律分析具体的地理问题。所谓的 地理问题,就是与普遍规律不一致的问题 σ所以,试题首先要求考生能发现植物多 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不呈单峰变化的区域,也就是阳坡。阳坡植物多样性存在随 海拔升高而降低的现象,因此主要异常区为阳坡下部或中下部 r在阳坡下部,海拔 越低,其植物多样性背离规律越严重。鉴于材料已给出干扰时产生异常的原因,因 此,可以推断,海拔越低干扰越强烈的结论。在第二个小题中,要求判断未遭受干 扰时,阴、阳坡的植物多样性差异。其实质是推断未遭受干扰时阳坡的植物多样性 随海拔升高的变化曲线。按单峰变化规律,阳坡苔原带的植物多样性最高值应在 中部(大体约 2300米),低海拔区植物多样性应随海拔下降而下降。阴坡较阳坡 植物多样性高 b在第三小题中,是为进一步分析阴、阳坡植物多样性差异可能的原 因做准备,要求比较在降水差别不大的条件下,阴、阳坡地表(近地面)温度和湿度 ' 全国|卷地理部分 4 的差异。阴、阳坡最大差异当然是太阳辐射,同时由于苔原带高海拔的特点,融雪 期也是阴、阳坡差异的重要形式。由于阳坡太阳辐射强,地表温度高,蒸发强度大; 阳坡融雪早,蒸发历时长。因此阳坡地表温度高、温度低(水分条件差)。这一问 题的分析,提示了下一问题的答案。那就是随着海拔升高,阴、阳坡面积减小,坡面 差异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减弱;同时,从区域联系的角度,答出阴、阳坡相互影响 (水分、热量交换作用)增强,也是区域差异减少的原因的结论。本题展示了地理 研究过程中的科学思考过程,对考生的地理逻辑思维素质要求高,对文科考生难度 较大。 背景材料描述了地理探究的方法(地理科学考察)和地理探究结果的分析方 法,引导考生关注地理研究。提供的植物多样性数据,是离散数据,采用按海拔设 置样方的方法,用样方数据代替实际数据 J较为稀有的物种可能未被统计。 补充说明的是,坡向差异规律、地带内分异规律都是地理学重要的规律。同 时,干扰强度较小时,可能提高生物多样性。但当干扰强度非常大时,导致物种灭 绝,就只能降低生物多样性。人类活动导致的生物多样性的提高或降低都是对自 然的干扰。 43. [地理一一选修 3 :旅游地理 ] 近年来,我国许多传统古村落被开发成旅游观光地 r一些古村落的村民仍留 在村内,如"中国最具旅游价值古村落"之一的桂林江头洲村,至今仍完整地保存 着明清时期的建筑格局(见下图),依然有百余户村民生活在村中,坚守着那份宁 静与质朴 c 分析村民生活在村中对促进当地旅游业健康发展的作用。 [答案]保留村落的原生活状态,可满足外来旅游者的体验需求;尊重原有 的传统,传承和保护富有浓郁文化传统的遗产,保持古村落的生命力;激发村民对 自身文化传统的自豪感和保护古村落的热情,在开发与保护、生活与旅游之间维持 良好的平衡。 [分析]古村落是指保留了较大的历史沿革,即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选 址未有大的变动,具有独特民俗民风,虽经历久远年代,但至今仍为人们服务的村 ' 第三部分 2018年试题及解析 4 落。江头协|古村落位于桂林市北郊 32千米的灵川县九屋镇,地处甘棠江上游的护 龙河西岸,建村已有 1 000多年的历史。现全村居有 100余户,共 600多人。古村 至今完整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建筑格局,村落青砖灰瓦,木质构架。房宇高大,鳞次 柿比,屋檐层叠,古朴典雅。"家祠莲花地,江头进士村",经考证,古村清代共有上 百人考取功名,此地还是我国北宋著名文学家、哲学家、理学创始人周敦颐(《爱莲 说》作者)后裔之村,被外界称为"爱莲家族"。 本题以古村落为载体,要求考生运用旅游资源及旅游景观欣赏等方面的相关 原理和知识,分析村民生活在村中对促进当地旅游业健康发展的作用,目的在于考 查考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并进行合理的联想及分析的能力。古村落是重要的人文 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经济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因此,传统古村落被 开发成旅游观光地,游客能够欣赏它的人工美。村民的原生活状态,可满足外来旅 游者的体验需求。村民是古村落的主人,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也是古村落的保护 者。在旅游开发中,只有让村民继续生活在村中,才能尊重原有的传统,传承和保 护富有被郁文化传统的遗产,保持古村落的生命力。在旅游开发中,常有将村民全 部迁出、由商户租用的开发模式,但对古村落的保护效果不尽如人意。而村民与古 村落休戚相关、命运相连,尽管旅游开发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大量就业 机会,提高村民收入水平,但如果不注意保护,可能对古建筑及旅游环境造成破坏, 降低古村落的旅游价值 L因此,也只有让村民继续生活在村中,才能激发村民对自 身文化传统的自豪感和保护古村落的热情,在开发与保护、生活与旅游之间维持良 好的平衡。 44 . [地理一一选修 6:环境保护] 干旱区的栓柳为耐早灌木,侧向枝条多,种子多,不易发生病虫害,移栽易成 活。近年来,某东北林区的公路绿化中引种了栓柳,生长良好。然而不久,在公路 两侧的天然林中,发现了栓柳幼苗。 分析该林区潜在的桂柳入侵天然林的危害。 [答案]桂柳种子多,繁殖快(易扩散),侵占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侧向枝条 多,妨碍其他乔木幼苗的生长,导致森林结构变化(乔木林向灌木林演化)。破坏 食物链,减少植食动物数量。 [分析]继环境污染问题、全球环境变化问题之后,外来种入侵问题成为又 一引人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外来种入侵问题主要包括动物外来种入侵和植物外 来种入侵 J植物外来种入侵是指来自植物区外的植物种类被人类引人(也可是自 然原因)进入本植物区后,在与本地种竞争中,占有优势地位,并逐步排斥本地种, 引起植物群落发生变化的现象。人类引人区外植物的种类很多,我们常见的农作 物、花卉、果树等多数为外来种,但这些外来种在与本地种竞争中多数处于劣势。 ' 全国|卷思想政治部分 4 如果人类不加以控制(如锄草),这些外来种无法在本地生长繁殖。但少数外来种 由于基因优势,或由于缺乏环境胁迫(压力),如水分、温度、土壤肥力、天敌(病虫 害)等,不但在本地生长、繁殖,而且成为常见种甚至是优势种,引起植物群落发生 变化,改变了生物多样性,造成本地物种的灭绝。 公路两侧排水条件好,土壤结构被破坏,土壤保水能力差,公路两侧绿化需耐 旱植物。桂柳多生长于干旱、半干旱区。东北林区的公路绿化中引种了桂柳,生长 良好,但也为外来种入侵提供了条件。在公路两侧的天然林中,发现了桂柳幼苗, 证明桂柳能在东北林区繁殖,外来种已经与当地种出现种间竞争。桂柳是否能获 胜,不得而知,需长期观察。 本题假定发生了桂柳入侵天然林,要求考生回答其危害性。考生应分析外来 种入侵的发展过程,首先,在目前已经存在种间竞争的条件下,由于桂柳种子多,繁 殖快,种间竞争存在优势,可能侵占本地种的生存空间;然后,侧向枝条多,妨碍其 他乔木幼苗的生长,群落结构和外貌变化,桂柳成为优势种,乔木林向灌木林演化; 随着桂柳多度增加,本地种多度下降,以本地种为食的动物因缺少食物,数量下降。 除此之外,桂柳入侵天然林还会带来土壤有机质、微生物、土壤动物的变化,林内小 气候也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会反馈作用到植被。 E司~..嚣缸矗啤鹰在E鹰在E 12.甲与乙是互补商品,甲商品具有需求弹性。假定甲的价格下降,其他条件 不变,则乙的需求变动图示是 P(价格) P(价格) A. B. 。~ Q(数量)。 Q(数量) P(价格) P(价格) C. D 1、 、 。 Q(数量)。 Q(数量) [答案] C {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需求和需求弹性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以及文 ' 全国";洼地理部分 4 学生能力的同时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E司目11111:理I面主辈1圈磕罩 19世纪 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 入海。 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 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 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见下图)。据此完成 1 3 是豆。 流河泊 1.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一淮河线 A .无划分指标依据 B.与自然河道一致 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 2 .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 A .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 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 C相互联系的促进作用 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 3.进入 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 B.技术 C资金 D.交通 [答案 1 1. C 2. D 3. D [分析]区域性是地理学的主要特征之一,把世界组织成不同的区域也是地 理学认识世界的重要方法。地理学家运用单项或综合指标来划分区域,从而确定 区域之间划分的界线 c在地图上,相邻区域之间的界线表现为一条或直或曲的线, 理论上这些界线本身不占有空间,只说明区域的分异。但是,实际上,地球表面本 没有这些线,线两侧的地理差异也没有那么明显,界线所处的位置往往表现为具有 一定宽度的过渡地带,地理差异具有渐变性。 一些具有特殊地理意义的自然地理事物,如山脉、河流等,往往成为划分区域 的地面标志。地理学家在划分区域时,只是由于按划分标准而得出的界线与这些 自然地理事物比较吻合,为便于认知(毕竟通过划分标准而得出的界线是极其抽象 的),而借用这些自然地理事物来表达区域划分界线,通常在前面要加上"基本上" ' 第三部分 2018年试题及解中斤 4 或"大致"这样的限定词。可见,区域划分并不是根据这些自然地理事物,而只是 大致可以用它们代表界线。在区域地理差异形成中的意义,高大连绵的山脉是显 著的,如秦岭、南岭、大兴安岭等。这是因为,这些高大连绵的山脉对其两侧的气候 影响较大,进而影响植被、水文、土壤,并导致农业生产、居民生活以至风俗习惯等 人文地理的差异,而且高大山脉本身就占有较大宽度。但是,如以山脉分水岭来 看,其两侧的地理差异则不明显,而地图上的区域分界线往往是沿分水岭延伸的。 相比山脉,河流的区域分异作用则很微弱,即使长江这样的大河也是如此,世界上 主要大河都是如此。通常,河流两岸地区气候、地貌、植被、水文、土壤等自然地理 要素没有明显分异,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也有趋同性。从这个意义上看,河 流对两岸地区人文地理的影响更多表现为共同的利益(水源、交通、灌溉、养殖 等)。然而,河流尤其是大江大河对两岸地区居民活动的阻隔作用则相当明显。这 种阻隔作用导致人们的联系更多沿河的流向展开,而相对较少跨越河流。在我国 东部地区,一河之隔,两岸地区人们的方言往往差异较大 q例如,在安徽、江苏境内 的长江和淮河之间,西至大别山区,东至黄海之滨,方言差异较小,互相基本上可以 交流,但是,长江南北的方言差异较大,方言交流则有显著障碍。在现代社会,较为 密集的桥隧工程的兴建,逐渐消除了大江大河对两岸的阻隔,进而逐渐缩小并最终 消除因河流阻隔而导致的两岸人文地理差异、、可见,河流对两岸人文地理差异的 影响主要表现为阻隔作用,而当阻隔作用消失,两岸人文地理现象也将逐渐趋同。 区域认知是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之一,而对区域界线的理解是区域认知的重 要方面。在中学地理课的教学中,比较突出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而对区域之间的 过渡性相对较少关注,甚至有把区域界线绝对化的倾向户引导考生正确理解区域 界线以及河流对地理分异的作用,并进一步引导中学地理教学对于区域认知这一 核心素养的落实,是本串题命题的立意。 秦岭一淮河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也是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明确要 求的地理分界线。该线将我国东部地区分为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也是亚热带和 暖温带、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传统稻作区和麦作区等的分界线。然而,这条重 要地理分界线的西段,秦岭的地理分异作用明显;其东段,淮河的地理分异作用则 不明显。所以,中学地理教学强调了两个区域划分指标: 1月 O"C等温线和 800毫 米年降水量线 c这条界线在江苏洪泽湖以东平原地区尤其特殊,往往成为学生理 解区域划分和区域界线的障碍 3第一, 20世纪初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 1955年,黄河结束了长达近 700年的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境内入海。自此,淮河在 这一地区没有直接入海,这一地区沿秦岭一淮河线无自然河道,实际上很难看到该 线两侧的地理差异。第二,江苏习惯上以长江分为苏南和苏北,而苏南和苏北的经 济发展差异明显 3这在对于区域界线的理解上似乎有了矛盾:在江苏洪泽湖以东 ' 全国 11卷地理部分 4 至黄海之滨,难道秦岭淮河线的地理分异意义没有长江明显?本串题命题的立 意正好借助此案例,围绕上述矛盾逐步展开。 题目以图文结合的方式突出三方面信息。第一,从 19世纪 50年代开始,淮河 已不流经洪泽湖以东的平原地区;第二, 1999年之前,江苏境内长江南北的陆上交 通通道很少;第三,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地图资料突出与本题 答题有关的淮河、洪泽湖、长江以及苏南、苏北的信息,忽略了具有干扰性的一些信 息,如废黄河、苏北灌溉总渠等。在所提供信息的基础上,结合考生己学知识(秦 岭一淮河线及其地理意义),设计了一组逐步递进并构成完整认识链的问题,综合 考查考生对地理界线、大河阻隔等地理问题的理解程度,以及解读地理信息、分析 实际问题、解释地理现象等的能力。 第 1题以对"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的认知和理解设问,重 点考查考生将地图上的地理界线与实际地面状况对应的思维转换能力,从而考查 考生对地理界线的理解程度。在所给地图上,没有标出秦岭淮河钱,主要出于两 方面考虑:其一,秦岭淮河线及其地理意义是地理课程标准明确要求的学习内 容;其二,为便于考生从实际情况理解秦岭一淮河线(此线在地图上的具体位置已 与本题答题无关),题目限定"在洪泽湖以东地区",参照所给地图,考生较易答题 (其实在洪泽湖以西的平原地区可与本题同样理解)。秦岭一淮河线作为我国南 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综合了自然(尤其是气候)和人文(如农业)多项指 标的结果,所以, A选项不符合题目的要求。通过题目所给的第一方面的信息,并 参阅所给地图,可得知秦岭一淮河线在此地区无相对应的自然河道,故 B选项不符 合题目要求。洪泽湖以东至黄海之滨,是连片的平原地区,而且无对应的自然河 流,当然不可能一线两侧地理差异显著, D选项的表述指向秦岭一淮河线南北两侧 的地理差异是突变的,所以 D选项不符合题目要求。很显然, D选项是强干扰选 项。因为考生熟知秦岭一淮河线的地理意义。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一般所说 的南北地理差异,是就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而言的,即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区域 特征和区域差异。但是,这种区域差异在区域分界处往往表现为较为宽阔的过渡 地带,其间地理差异是渐变的。这正是本小题传达的对地理界线的理解内涵。根 据题目所给图文信息,可以得出秦岭一淮河线在该地区没有与其相对应的自然地 理事物(如河流),所以,也找不到对应的自然地理标志, C选项为正确项。而把此 选项作为正确选项设计,也强化将地图上的地理界线与实际地面情况做对应理解。 第 2题在上题讨论秦岭一淮河线的地理意义及其地面响应之后,接着讨论长 江在地理分异中的作用。考生由所学知识能够得出基本判断:长江的地理分异作 用没有秦岭一淮河线显著。但是,在江苏,为什么习惯上会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 苏北两部分呢?很显然,这种划分不是以地理分异为基础的,且无论从地理角度还 ' 第三部分 2018年试题及解析 4 是从行政管理角度,都没有苏南和苏北的区域划分,所以,材料和本小题设问强调 "习惯上",是指较长时期形成的人们因长江对两岸的阻隔作用而造成的群体性的 认知。将题干和正确选项 D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陈述,即"习惯上苏南、苏北的 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正是本题所要传达的地理 思想。基于第 1题的理解,本题 A、 B两个选项不符合题目要求。长江下游江面宽 阔,历史上两岸交往主要靠摆渡(镇江历史上就曾是著名的渡口),两岸的联系很 不方便。所以, c选项也不符合题目要求。 第 3题进一步引导考生思考大河对两岸的阻隔作用。如何理解大河对两岸的 阻隔作用较强而地理分异作用较弱?一个有力的例证就是:当建有跨(江)河交通 通道(桥、隧道)后,大河对两岸的阻隔作用就减小或消失。这与现在的高速公路、 高速铁路对两侧的阻隔作用类似。当然,习惯上苏南和苏北的划分也反映了江苏 长江南、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这种差异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长江的阻隔 作用。例如,苏南的经济发展得益于上海经济的辐射作用,而苏北因长江阻隔至上 海的陆路交通非常不便。可见,当长江上建有更多的大桥(或隧道)后,跨江交通 便捷,则两岸地区的联系更加密切,苏北、苏南的经济差异也将逐渐缩小。为让考 生能得出正确判断,题目提供了江苏境内长江大桥修建的时间信息。南京长江大 桥修建较早,但南京位于长江江苏段的西部,也说明由于长江下游段江面宽阔,在 1999年之前,苏南、苏北地区的陆上交通联系需经南京长江大桥。自 1999年开始, 长江南京下游江段陆续修建了多座跨江大桥,从而大大减弱了长江对两岸地区联 系的阻隔作用,两岸经济合作也广泛开展。例如,当京沪高速公路长江大桥建成 后,南岸的江阴市就与北岸的靖江市达成了开发靖江沿江地带的合作。本题设问 限定"进入 21世纪",传达的信息是苏南与苏北之间已建有多座跨江大桥。设问指 向"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考生可从时间信息判断,所列 各选项中,发生明显变化的因素是交通(长江上陆续建有多座大桥),所以,符合题 目所强调的"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就是交通,即 D选项为正确项。 汽车轮胎性能测试需在不同路面上进行。芬兰伊瓦洛(位直见下图)吸引了 多家轮胎企业在此建设轮胎测试场,最佳测试期为每年 11月至次年 4月。据此完 成 4-5题。 4.推测该地轮胎测试场供轮胎测试的路面是 A.冰雪路面 B.湿滑路面 c.松软路面 D .干燥路面 5.在最佳测试期内,该地轮胎测试场 A .每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 B.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 ' 全国 H卷地理部分 4 70口 。城市 ]一]国界 飞 1 6日。入河流 ' 海洋 c.经常遭受东方寒潮侵袭 D.白昼时长最大差值小于 12时 [答案 1 4. A 5. B [分析]本组试题以芬兰伊瓦洛吸引了多家轮胎企业在此建设冬季轮胎测 试场为背景,从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基础知识角度进行设问,综合考查了考生获取 文字信息和阅读、提取地图信息的能力,同时也考查考生灵活运用地理知识,进行 地理空间构建、合理的想象与科学推理和判断,以及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 力。本组试题选材来自生活中的地理,通过提炼材料图文信息,结合地理知识形成 所设问题。本组试题在综合检验考生基本的地理素养方面,有较好的评价效果。 汽车轮胎测试项目包括不同路面环境多种性能的测试。通过室外测试,可以 有效缩短汽车轮胎产品研发周期,继而降低研发成本。汽车轮胎测试路面主要包 括干燥路面、湿滑路面、冰雪路面等,测试项目包括轮胎耐磨程度、制动牵引以及侧 向稳定性测试、噪声水平测试、舒适度与省油环保测试等。 汽车轮胎室外测试需要在特定的、不受干扰的条件下对比轮胎的特性,以便分 析其优劣并有针对性地加以改善。整个室外测试过程需要场地环境、气候条件、测 试设备等方面的协调配合。 轮胎公司为了不断扩大原厂配套业务,都十分注重冬季轮胎的开发。芬兰伊 瓦洛在进行冬季轮胎测试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每年的 11月至次年 4 月,它都是一副银装素裹的样子,典型的冰雪环境,恰好满足许多轮胎公司进行冬 季轮胎测试的需要。另外,灵活的航空服务和广泛的辅助服务也是伊瓦洛吸引建 立轮胎测试场的优势条件。 芬兰轮胎测试世界公司 (Test World)是一家专业的轮胎测试机构,在伊瓦洛建 有试验区,除了定期对外发布权威性的测试报告,其主要业务还包括供世界众多品 牌轮胎公司直接进行轮胎室外测试,特别是冬季轮胎等的测试。 近年来,诺基亚、邓禄普、韩泰等轮胎公司,为进一步挖掘和提升轮胎产品性能 而加大了产品研发力度,纷纷选择在伊瓦洛建设轮胎测试场,为进一步拓展冬季胎 -第三部分 2018年试题及解中斤 4 市场做准备 3下图中的两幅照片为伊瓦洛轮胎测试场场景。 伊瓦洛轮胎测试场场景 第 4题要求考生推测伊瓦洛轮胎测试场供轮胎测试的路面是什么?本题属于 比较容易的题型。考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最大的困惑可能是不熟悉轮胎测试内 容等。但只要认真挖掘本题组所给文字信息和地图资料,结合基本地理知识的运 用,就会很快做出正确的判断。文字信息"芬兰伊瓦洛吸引了多家轮胎企业在此建 设轮胎测试场,最佳测试期为每年 11月至次年 4月",再结合地图中伊瓦洛的纬度 位置,可以很快做出判断,"伊瓦洛维度位置高,已经进入北极圈,每年 11月至次年 4月应为冰雪覆盖"的基本结论。比较本小题 4个选项,考生即使不熟悉轮胎测 试,也能推出 A冰雪路面为正确选项。而 B选项温滑路面、 C选项松软路面、 D选 项干燥路面则在低纬度地区很容易找到,没必要到地理位置如此偏僻、气候环境如 此寒冷的地方测试。所以,可以很快排除 ι 第 5题要求考生回答"在最佳测试期内,该地轮胎测试场"的各种地理要素的 变化。本题难度适中。从题组文字材料可知,最佳测试期指的是"每年 11月至次 年 4月",这段时间伊瓦洛冰雪环境最好。本小题的选项主要以 3个地球运动和一 个气象气候的知识点组成。考生运用学习过的自然地理基础知识,结合本题限定 条件,可以很快做出正确的选择。每年 11月至次年 4月期间,伊瓦洛太阳升起的 方向会发生多次变化。在 3月份的春分前,该地太阳都是从东南方升起。其中,在 冬至附近,该地会出现极夜,昼长为 0小时。因此选项 B有些日子只能夜间测试是 正确的。春分日该地太阳从正东升起,昼长为 12小时。春分日之后该地太阳从东北 方升起,昼长大于 12小时内因此, A选项每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为错误项。白昼时 长最大差值为大于 12小时减去 0小时,所以大于 12小时。因此, D为错误选项。伊 瓦洛地处北极圈,在最佳测试期内,不会遭受东方寒潮侵袭。这样就可以排除 C 选项。 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尼罗河在每年 6-10月泛 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 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据此完成 6-8题。 ' 全国 H卷地理部分 4 6.热带地区原始的耕种方式多为刀耕火种叫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 前,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是因为尼罗河泛滥区 A.用水便和U B.土壤肥沃 C.地势平坦 D.植被缺失 7 .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掘地的降水特点为 A.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 B.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 C.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 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 8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人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 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由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于 A.热带雨林气候区 B.地中海气候区 C.热带草原气候区 D.热带季风气候区 {答案] 6. D 7. A 8. B [分析]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生,是人类历史重大的革命性进步 a在农耕文明 的社会里,人类告别了采集和渔猎生活,通过耕种,稳定了食物供应。与此相适应, 采用了定居的生活方式,进而发展出城市和国家。人类进入农耕文明的时间差异 较大,一般认为,尼罗河流域和两河流域在距今 8000年至 10000年率先进入农耕 文明,随后,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也先后进入农耕文明俨农耕文明是现代文明的 基础 u 尼罗河流域为什么率先进入农耕文明?这与其自然地理要素组合模式和区域 组合模式密不可分。 农耕区域要求自然地理要素高质量配置,包括水资源丰沛、热量条件好、土壤 肥沃、地势平坦等。很多人误以为农耕文明应首先出现在水热条件好的区域,其实 不然,水热条件好的区域多生长森林,开垦耕地就必须清除植被,包括根系。在森 林地区,特别是热带雨林地区,这样的工作十分困难,即使今天,热带雨林地区自有 的耕种方式还是原始的刀耕火种方式。因此,在人类尚元铁制农具时,最宜耕种的 区域的自然地理要素配置是水资源丰沛、热量条件好、土壤肥沃、地势平坦,同时植 被发育不好,利于清除。尼罗河流域中下游主体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热量条件 好;由于尼罗河水量稳定,生产生活用水有保证;尼罗河泛滥区(漫滩)的沉积物 来自热带(稀树)草原区,富含有机质和次生矿物,经长距离搬运,不断分选,在 下游堆积时性状类似肥沃土壤内由于每年泛植,掩盖泛滥前植被(或作物),使 ' 第三部分 2018军试题及解析 4 人们免除清除植被的工作了。因此,尼罗河泛滥区是地球上最适宜原始农耕的 区域。相应地,也就率先出现了农耕文明。第 6题考查考生的综合思维素养,要 求考生不仅能分析自然地理要素高质量配置意义,而且还必须针对土地利用形 式(如原始的农耕)下自然地理要素高质量配置的特殊性有所认识。同时考查考 生的人地和谐观》 第 7题进一步考查考生的综合思维素养,重点在于理解降水特点和土壤侵蚀 的关系。尼罗河干流河水主要来自两大支流: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洪水期,尼罗 河水量中青尼罗河占 689毛,自尼罗河占 10% j枯水期,尼罗河水量中青尼罗河下降 为 17%,自尼罗河上升到 839毛。青尼罗河流域气候以热带(稀树)草原气候为主, 年降水量较大,降水季节性强,侵蚀土壤能力强。 第 8题重点考查考生的区域认知素养。区域认知不仅包括对区域自身属性认 知,还包括对周边区域及其影响的认知。尼罗河在每年 6 -10月泛滥,尼罗河泛滥 区在 10月以后开始耕种,至来年 6月前必须收获 u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干旱,不适 合植物生长或生长缓慢。冬季温和多雨,适于植物特别是草本植物生长。地中海气 候区的植物如小麦等的生长期恰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由此,热带沙摸中 的尼罗河泛滥区与上游区(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来水)及地中海气候区 (提供植物资源)区域间相互作用,共同提供了原始农耕产生的条件。 另外,资料中明确区分了洪积物与土壤 υ在许多书籍中,常常把尼罗河泛滥区 的洪积物误称为土壤。大河流的下游洪积物主要成分一般为次生矿物和腐殖质, 与土壤的组成一致,也可以有一定的土壤肥力,但在沉积过程中,没有成土过程,也 没形成特有的土壤结构,如团粒结构等,更没有土壤发生层。因此,不应称其为 土壤。 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 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106 0 E 右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 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 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 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 9 -11题。 390 N 9.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 因是贺兰山东坡 A.坡度和缓 区;]低山 B .岩石裸露 医蜀中高山 医2洪积扇 c .河流、沟谷众多 ~河流、沟谷 D .降水集中 。 10 km '---.1 ' 全国H卷地理部分 4 10.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主要是 ①降水较少②山地相对高度较小 ③河流较长④风化物粒径较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较高 B.土层浅薄 C.光照不足 D.水源缺乏 {答案] 9.C 10.B 11. B [分析]本试题重点考查考生读图获取具体区域的地理信息,综合分析地理 要素间相互联系的能力。本题图文资料给出了如下信息:一是洪(冲)积扇的概 念,二是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特点;三是贺兰山洪积扇堆积物的主要特征;四 是贺兰山东麓南部洪积扇耕地分布特征。 关于洪积扇的界定,材料给出了"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 因坡度骤诚,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的界定。这 一定义既是对冲积扇的界定,也是对洪积扇的界定。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降水的 变率很大,经常以暴雨形式出现,洪流的流量很大。同时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风 化作用强烈,地表植被稀少,洪流的输沙量大量增加,往往在出山口形成洪积扇。 考虑到贺兰山地处于干旱半干旱区,同时沟谷众多,洪积扇比例较大,因而采用了 "洪积扇"的提法。 本题以"洪积扇"为命题素材,主要是因为洪(冲)积扇是流水地貌的重要组成 部分。流水地貌是在课程标准中有相对应的内容标准,考生学习了相关地理原理, 有相应的知识基础。选取贺兰山东麓的洪(冲)积扇作为命题素材是因为其有一 些"值得设问"的"问点" 第一,贺兰山东麓是我国洪积扇发育比较典型的地区之一,受独特的气候和 山地特征的影响,该地区洪积扇发育有着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点:扇体主要以沙砾 石物质为主,扇体坡度较大等。这些洪(冲)积扇中,北部的大武口冲积扇(图中的 甲地)扇体面积最大。扇体沉积物以沙、粉沙和土质为主,只在扇体中上部的河道 北侧分布有砾石质沉积。这在贺兰山东麓冲积扇中是比较特殊的。 第二,贺兰山东麓南北部洪积扇在发育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有研究者指出, 贺兰山东麓北段的大武口冲积扇物质组成较细,坡度较平缓,面积较大。中段的大 水沟等四个扇体组成物质较粗,坡度较大,而面积较小。南段的贺兰口等4个扇体 则物质粗,坡度大,面积中等。 第三,贺兰山前冲积扇上农地的分布特征南北变化较大。北部地区冲积扇上 农地相对分布广、面积大,面积小的冲积扇上农地以分布在扇缘为主,南部地区冲 ' 第三部分 2018年试题及解析 4 积扇上农地分布较少。 第 9题 r本小题主要考查两方面的能力,一是读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二是 由果推因的综合分析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由"集中连片分布"的"果"分析推 理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所以问题不是指向某一个洪(冲)积扇的成因,而是 指向空间分布特征的成因。首先,考生对照所给贺兰山东麓洪(冲)积扇分布图, 较容易看出洪(冲)积扇的集中分布区的河流、沟谷从中高山发源流出,坡度较大, 据此可以排除 A选项。岩石裸露有利于风化,其风化产物可以成为洪积扇的"碎 屑物质"源,但却不是"集中连片分布"形成的条件,因此排除 B选项。同理,降水 集中可以为洪积扇的形成提供"洪水"与搬运动力,也不是"集中连片分布"形成的 条件,因此排除 D选项。从图上可以看出,贺兰山山前每一洪(冲)积扇都对应有 相应的河流、沟谷,因此正确选项为 C。 第 10题 J本小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地图信息的理解和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 力。根据材料"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 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的提示,考生需要理解洪 积扇堆积物中砾石多少与水流搬运能力之间的关系,理解水流搬运能力的大小,在 降水条件大致相同的条件下,形成的洪流的搬运能力主要取决于坡降(落差)的大 小。因此解答该题的关键在于读图比较形成甲地洪积扇的河流、沟谷与形成其他 洪积扇的河流、沟谷的落差进行比较。由图可以看出甲地河流、沟谷主要流经低山 区,地形相对高差小,且流程较长;而形成其他冲积扇的河流、沟谷是从中高山流经 低山再到平地,地形相对高差大 υ因此确定正确选项 B。贺兰山东麓各地降水相 差不多,因而降水较少不是导致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可排除①这 一条件。风化物粒径较小,可以是砾石较少的原因,但贺兰山地处干旱与半干旱 区,风化作用强烈,这里的风化物粒径往往较大,由此排除条件④。 第 11题。本小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图文资料及在前面问题分析基础上进行 推理的能力。根据资料"甲地 i共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和对第 10小题的分析解答,容易判断出正确选项 B。通过读图,可以看出洪积扇均处在山 麓地带,光照充足,因此排除 A、 C选项,扇缘地带是洪积扇水分最充足的部分,由 此排除 D选项。 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其灰分和硫分含量较低,所生产的冶金焦供应全国并出 口 n据调查, 1998年山西省有 1800余家小焦化企止。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 实施,山西省逐步关停这些小焦化企业,至 2014年已形成 4个千万吨级焦化园区 和 14个 500万吨级焦化园区,极大地改变了该产业污染严重的状况。下图示意 1994年和 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 r ' 全国 11卷地理部分 4 1994年 2014年 A 煤矿 A钢铁厂。焦化厂注:图形大小示意规模大小 一-公路运输 --中怪铁路运输 (1)说明 20世纪 90年代山西省焦化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的存在条件。 (2)分析 20世纪 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 (3)指出 20世纪 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污染问题。 (4)推测山西省建立大型焦化产业园区后,在生产过程和运输过程中,对减少 环境污染可采取的措施。 [答案 1(1)焦煤分布广泛,煤矿众多。小企业投资少(技术门槛低),临近 煤矿,运输费用较低。我国钢铁工业规模大,对冶金焦需求量大(市场需求大)。 增加当地就业,有经济效益,地方政府有积极性。 (2) (企业规模小、数量众多,)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生产过程中)能耗大, 废弃物排放量大,污染点多面大。 (3) (企业分散,单厂原料和产品的量较少,采用公路运输,在运输过程中,)所 用汽车(卡车)数量多,尾气排放量大,原料和产品装卸、运输过程中存在煤炭散 落、煤粉飘浮等问题 v (4)生产过程:(由于规模大,实力强,)可以采用清洁技术和设备(减少能耗, 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采用控制排放或回收再利用等技术和设备(减少废弃物排 放量,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 运输过程:(由于生产集中,)可以修建铁路专用线,采用封闭运输。 [分析]山西是中国重要的煤炭主产地,煤炭行业直接和间接影响全省 GDP 的四成左右。在 20世纪 90年代,由于受企业规模、技术、设备等因素的影响,煤炭 开采、运输等环节容易产生环境污染,逐渐成为政府、社会公众关注的问题。本题 以 1994年和 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为切入口,以"问题产生的客观条件 →不同环节产生污染的原因→对症下药采取措施"的设问逻辑,引导考生分析、思 考焦化广布局变化的前因后果。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的信息提取能力、问题分析能 力和决策能力,以及让考生在答题过程中体验应用地理思维来理性分析、思考环境 污染等社会公众关注的话题,提升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素养。 , 第三部分 2018年试题及解析 4 第(1)小题要求考生"说明 20世纪 90年代山西省焦化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的 存在条件",重在考查考生的信息提取能力。焦化企业规模大小和数量多少一般与 "焦煤资源的分布、市场需求量、投资的大小,以及政府政策"等相关。考生根据题 目材料提供的"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冶金焦供应全国"和" 1994年山西省焦化 厂布局示意图"等信息,结合"一般情况下,企业规模小则说明投资少,对技术要求 低""企业的发展可以增加地方政府的税收和当地就业""我国是世界钢铁生产大 国"等常识和基本地理事实,即可回答本小题。 第 (2)小题和第 (3)小题实际上要求考生分析焦化产业在生产环节和运输环 节中存在的污染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重在考查考生问题分析能力。从材料提供 的 " 1998年山西省有 1800余家小焦化企业"和 "199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示意 图"等信息,可以判断 20世纪 90年代山西焦化企业规模小、数量多、分布广,原料 和产品以公路运输为主,从而可以推断在生产环节中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在于"技 术水平低,设备落后"以及"污染点多而面大";结合考生对公路运输特点(单车运 输量小、开放式车厢)的了解,可以推断运输环节中存在的污染问题在于"尾气排 放量大""原料和产品装卸、运输过程中存在煤炭散落、煤粉飘浮等问题"。 第 (4)小题要求考生推测山西省焦化厂布局调整之后,为减少环境污染,在生 产和运输环节可以采取的措施,重在考查考生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做出合理决策的 能力。考生根据第 (2)小题和第 (3)小题对这两个环节中产生污染的原因分析,提 出对应的治理措施"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应"采用清洁技术和设备""采用控 制排放或回收再利用等技术和设备";"污染点多面大""公路运输为主",应"修建 铁路专用线,采用封闭运输"。 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令海峡(见下图)宽 35 -86千米,平均水深 42米,最大水深 52米,海峡两侧 为山地。在第四纪;水期全盛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相连,印第安人祖先由此进入 美洲。冰后期,温度上升,海平面升高,白令海峡形成,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间联系 受到阻碍。即使在冬季白令海峡封冻时,人们仍难以徒步跨越。 (1)分析目前在封冻时,人们难以徒步跨越白令海峡的自然原因。 (2)推测冰期全盛时印第安人祖先从亚欧大陆进入美洲大陆的季节,并说明 理由。 (3 )有人提议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但由于建桥成本高等原因,未获支 持〉分析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成本高的原因。 [答案] ( 1)白昼短(或近极夜),极为寒冷,(受低压控制)多暴雪,(海峡狭 管效应)风速快。 (2 )夏季(暖季) (当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陆地相连,夏季(暖季)较温 0 ' 全国 H卷地理部分 4 60" 和,利于通过。 (3) (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附近,)对桥梁防震要求高;海冰影响强,对桥梁结 构要求高;大桥长度(跨度)大,施工难度大;(建筑材料等)运输距离长,基础设施 差,运输费用高;气候极端,施工条件差,施工期短,对材料性能要求高,人工费 用高。 {分析}本题以白令海峡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为主要线索, 考查考生从文字与地图获取地理信息,结合地理原理分析白令海峡的气候、地形、 地质等自然地理特征,从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关系的视角,分析影响人类活动 的自然地理背景等能力。根据考生答题情况还可进一步考查考生的区域认知、综 合思维以及人地协调观等素养的形成状况,从这个意义上看,本试题不仅注重考查 考生的地理学科能力,也鲜明地体现了考查考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立意。 白令海峡是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的地理区域,本题的三个设问,都紧紧扣住 "该区域具有怎样的自然地理特征,以及这种特征对相关人类活动有何影响"的线 索展开。因此,本试题给出自令海峡的基本信息"自令海峡宽 35 -86千米,平均 水深 42米,最大水深 52米,海峡两侧为山地"的文字资料,其他信息则是为方便设 问准备的"背景性资料"。更多的关于白令海峡的信息则需要从给出的自令海峡 示意图上获取。 第(1)小题,要求考生分析目前在封冻时,人们难以徒步跨越白令海峡的自然 原因。本小题通过由果推因的方式设问,即利用材料中给出的"即使在冬季白令海 峡封冻时,人们仍难以徒步跨越"这一结果,去推知造成这一结果的"自然原因" 考查考生由果及因的地理推理能力、读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调动已有地理 原理规律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该问题指向"自然原因",从"应答域"看,应限定 在"冬季"和"人们难以徒步跨越"两个条件,即在这一限定的前提下去分析"自然 原因",这是审题的关键。答案应循着"冬季白令海峡哪些自然现象会使人们难以 徒步跨越 "的思路加以组织 ρ材料给出的条件是冬季封冻,具备人们可以徒步跨越 ' 第三部分 2018年试题及解析 4 的条件,接下来是要思考:什么样的自然条件会是徒步跨越的障碍?由图上的纬度 信息可以看出,白令海峡有北极圈穿过(或较接近北极圈),由此可以做出判断:若 徒步跨越会经历漫漫黑夜,从而得出冬季白昼短(或近极夜)的结论、同时也可以 据此得出由于纬度高,气候极为严寒的判断。答案"(受低压控制)多暴雪"结论的 得出,是本小题最具难度的部分,一方面考生需要"关注"和"提取"图上给出的阿 留申群岛及北纬 60。的信息,另一方面还要将此信息与气压带、风带分布知识建立 "链接",明确此时白令海峡受阿留申低压(或副极地低压)控制,同时,还需进一步 思考受低压控制(气旋)会产生怎样的不利天气,才能得出"多暴雪"的结论。(海 峡狭管效应)风速快的结论得出也有一定难度,答题关键是考生是否关注到材料所 给出的 "海峡两侧为山地"的提示,再结合地图想象出两侧为山地的海峡,会产生 狭管效应,从而加大这里的风速,得出风速快(风力强劲)的结论 本题第 (2)小题要求考生"推测冰期全盛时印第安人祖先从亚欧大陆进入美 洲大陆的季节,并说明理由本小题与第( 1)小题有很强的逻辑关联 :既然目前 在封冻的冬季难以徒步通过,那么"印第安人祖先从亚欧大陆进入美洲大陆"时也 不会选择在冬季,因此判断出在夏季(暖季)是不困难的。理由也可与冬季 "人们 难以徒步跨越白令海峡的自然原因"类比中找到"(当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陆 地相连,夏季(暖季)较温和,利于通过"的结论。 第 (3)小题要求考生"分析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成本高的原因"。这一问 题侧重考查考生由果推因的分析、推理能力。题目给出的"果"是"建设跨海大桥 成本高 ",由此推因,必须考虑建设的是"跨海大桥",又是在白令海峡这一特定区 域进行的。合乎逻辑的思考方向是考虑哪些自然、人文因素是造成"成本高"的原 因,而不是把思路局限在"投入的资金多的原因"上。展开分析时,要充分利用给 出的文字资料 "白令海峡宽 35 -86千米,平均水深 42米,最大水深 52米"和白令 海峡示意图。根据白令海峡的资料,可相对容易得出"大桥长度(跨度)大,施工难 度大"的结论。由图可以推知,白令海峡接近环太平洋地震带,这里地震发生频率 高,由此推理出桥梁要有高的防震要求 ι囱图还可以推知,白令海峡处于极地东风 带,受风力及海水密度的影响,表层海水由白令海峡流入白令海,因此桥梁会受到 海冰的影响。白令海峡远离经济发达区,建桥材料需要长距离运输,运输费用高。 结合问题( 1)的分析,这里气候严寒、冬季封冻、多暴雪等,可以得出气候极端,施 工条件差,施工期短,对材料性能要求高,人工费用高等结论。 43. [地理一一选修 3 :旅游地理] 茶马古道是以茶、马为主要商品,以马帮为主要运输方式的古代商道。该商道 分布在今滇、川、藏等地区,沿途穿越高山、峡谷、密林。暑期一群旅游爱好者计划 沿茶马古道,开展徒步古道游,体验马帮文化。 ' 全国 H卷地理部分 4 从文化体验角度,指出他们应做的前期准备。 [答案]需搜集茶马古道相关资料,了解马帮文化的历史,了解古道所经地 区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确定茶马古道体验游的地点,设计体验游的路线;准备与设 计路线自然环境相适应的装备、生活用品;聘请向导等。 [分析]本试题以茶马古道游为背景,通过材料中提供的茶马古道所经过的 自然环境,要求考生能够根据旅游地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以及不同的旅游目的,有 针对性地做好旅游出发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具 体问题具体分析,学以致用的能力,引导考生树立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基本 理念。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改革的一条基本理念。生活中处 处有地理 F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已经成为普通百姓 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旅游业的发展日新月异,人们出游方式的选择更加 多样化,除了参加旅行社的团队游之外,小众(或个体)的自助游也越来越流行。 外出旅游已不是简单地停留在以前的观光(走马观花),而现在更加注重旅游者亲 身的经历和体验。徒步古道游就是其中的一种方式。 "古道游"是指一种眼下悄然流行且具有个性的小众游出行方式。"茶马古 道"是穿行于今澳、) 11、藏横断山脉和横跨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流域,以荼马互 市为主要内容,以马帮为主要运输方式的古代商道。"茶马古道"分支很多,主要 分为南、北两路:南路"漠藏道"起于云南普再一带(经拉萨至尼泊尔、印度),境内 长 3800千米;北路" ) 11藏道"起于四川雅安一带 (经拉萨至不丹、尼泊尔、印度),境 内长 3100千米。茶马古道是世界上自然风光壮丽,人文景观独特的旅游线路,它 蕴藏着非常丰富的文化遗产。作为我国古代对外贸易以及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 茶马古道不仅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而且为我国与其他国家 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更重要的是稳定了我国边疆地区,巩固了国家 的完整统一,同时也促进了沿线经济和城镇的发展。如今,"茶马古道"无论在自 然景观还是文化遗产上都具有不可替代性,拥有巨大的旅游市场开发潜力。 根据上述分析,暑期一群旅游爱好者计划沿着茶马古道,开展徒步古道游,体 验马帮文化。试题要求从文化体验角度,指出他们应做的前期准备。要回答这一 问题,考生一定要紧紧抓住材料中给出的两个关键词"徒步古道游"和"体验马帮 文化"。因此,旅游者首先要先收集与茶马古道相关的资料(包括茶马古道所经地 区的自然与人文环境资料和马帮文化的历史资料),第二要规划设计徒步古道游 的体验路线,确定茶马古道体验游的具体地点。第三要准备相关的用品(包括与体 验游路线自然环境相适应的装备用品以及一些必备的生活用品)。第四要聘请向 导(为了保证徒步古道游的安全,须聘请对古道徒步体验游线路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 第三部分 2018年试题及解析 4 以及马帮文化十分熟悉的当地人作为向导)。 44. [地理-一选修 6 :环境保护] 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地区因受人为干扰,地表植被迫到破坏,土壤侵蚀严重,出 现"红色荒漠"(见下图) ~为治理这一环境问题, 20世纪 80年代,当地采用人工种 植松树和自然恢复等方式造林育林,形成了不同的植被景观。 分析自然恢复的次生林比人工松林防止水土流失效果更好的原因。 [答案](1)植被结构更复杂,截留降水效果更好。 (2)地表植被更丰富,延缓地表径流汇流速度,地表水下渗作用更强,涵养水 源效果更好、 (3)地下根系更发达,固土能力更强。 (4)植被多样性更好,水土保持更稳定。 [分析]本组试题通过对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地区"红色荒漠"治理过程中,自 然恢复的次生林和人工松林在防止水土流失效果方面的比较,考查考生了解生态 环境问题形成的一般过程,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培养考生良好 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行为 ι 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或进行大规模工程建设等引发 的生态环境质量恶化或自然资源枯竭等环境问题。在我国比较突出的有水土流 失、荒模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水土流失问题是我国生态 环境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它对于环境的危害十分严重。水土流失的直接后果就是 破坏土地资源,使耕地的表土流失,带走大量的营养物质,降低土地肥力,最终导致 土地生产力的下降。水土流失还造成下游河道和水库的股积,减少内河航运的通 航里程,降低水库库容,缩短水库寿命。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保 障"。良好的森林生态系统对于防止水土流失具有重要作用。本考题从森林生态 系统的地上、地表、地下以及稳定性四个方面重点考查考生对森林生态系统防止水 土流失方面的认识。 ' 全国 11卷思想政治部分 4 地上方面,主要考查不同森林生态系统所形成的树冠大小、密度等的差异对于 截留大气降水的作用方面的知识。我国南方丘陵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 水集中、量大,且多暴雨,避免地面免受降水直接冲刷对于保护水土具有重要意义。 在南方丘陵地区,自然恢复的次生林中乔木和灌木较为丰富,人工松林则主要为松 树,灌木较少。因此,相对人工松林,自然恢复的次生林具有植被结构更复杂,截留 降水效果更好,能更好地保护地面免受降水直接冲击的优点。 地表方面,主要考查不同植被覆盖对于地表径流影响方面的知识。人工松林 地表多为松针落叶,攥草较少,自然恢复的次生林则灌草丰富,特别是覆盖在地表 的丰富草本植物可更有效地延缓地表径流汇流速度,促进地表水下渗,从而具有更 好的涵养水源和保护水土的效果。 地下方面,主要考查不同根系结构对于固土效果差异的知识。人工松林植被 相对单一,地下根系深度较一致,固土能力较弱,在降水多且集中的地区容易形成 滑坡。自然恢复的次生林因良好的乔灌草结构,在地下发育了不同深度、不同层次 的根系,具有更强的固土能力,能有效防止滑坡和水土流失等灾害。 稳定性方面,主要考查不同生态系统结构的稳定性。生态系统越复杂,其稳定 性越好户自然恢复的次生林因良好的乔灌革结构,比人工松林的较单一生态结构 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因此植被多样性更好,水土保持更稳定。 E司目III~黠噩撞到窗司脑细 12.全球智能于机市场品牌众多,竞争激烈、 2016年,多数国际厂商出货量同 比下滑。中国某厂商依托技术创新和流程创新,自主开发芯片、电池等核心部件, 生产出功能更强、性价比更高的手机,出货量逆势增长58.4%。该厂商的成功得 益于 ①依托自主开发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商品价值增加 ②个别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获得竞争优势 ③依托自主创新提高商品的使用价值,扩大了商品需求 ④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价值增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1 c [分析]本题考查考生运用劳动价值论的相关知识分析实际案例的能力。 题干材料表明,在 2016年多数生产手机的国际厂商出货量同比下滑的背景 下,中国某厂商通过技术创新和流程创新,自主开发芯片、电池等核心部件,生产出 功能更强、性价比更高的手机,出货量逆势增长。依托技术创新自主开发新品提高 』第三部分 2018年试题及解中斤 4 的是个别劳动生产率,而不是社会劳动生产率,因此选项①错误。同时,个别劳动 生产率提高,个别劳动时间应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企业具有竞争优势,故选项 ④错误,选项②正确。生产出功能更强、性价比更高的手机,手机的使用价值更大, 故选项③正确。综上,本题正确答案为 CQ 本题涉及若干概念,这些概念既相关又相互区别,如个别劳动生产率、个别劳 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量等。考生要熟知这些概念,且掌握这些概念间 的关系,如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不是由个别 劳动时间决定的等。 13 . 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中间价(人民币元/100 美元)由645.79振荡走高至689.06,这对我国对外经济造成重要影响。若不考虑 其他因素,下列推导正确的是 A.美元升值→中国商品在美国市场的价格下降→不利于中国商品出口美国 B.美元贬值→美国商品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上升→有利于中国进口美国商品 C.人民币升值→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成本下降→有利于中国企业在美国 投资 D.人民币贬值→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戚本上升→不利于中国企业在美国 技资 [答案] D [分析]本题着重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学科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从题干的汇率数据,首先判断出是人民币贬值或美元升值3这里考查考生解 读汇率数据的能力。故B和 C首先排除ι在人民币贬值或美元升值的情况下,传 导到中国商品在美国市场价格下降,中国商品的价格下降推导出有利于中国商品 出口、不利于中国进口,故选项A错误。在人民币贬值或美元升值的情况下,还可 以推导出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成本上升,进而推导出不利于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 故选项D正确。 14.图 a和图b分别反映 1995年和2014年亚太区主要国家的贸易依存网络。 箭头"甲→乙"表示乙国为甲国最犬的贸易伙伴。图a到图 b的变化说明 ①中国逐步成为亚太地区的贸易中心 ②亚洲区域内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③日本与亚太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增强 ④国际贸易从多边贸易为主向双边贸易为主转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读图能力、信息解读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 第三部分 2018年试题及解析 4 并称"孔颜",元代被封为"复圣",对后世影响深远。 一一-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颜回成为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颜回在后世受到尊崇的原因。 [答案] ( 1)道德品行高尚;天资聪颖,领悟力强;深谙孔子学说,尊师重道; 用儒学思想塑造自己的精神;践行儒家学说不遗余力。 (2)孔子对颜回的高度肯定;儒学成为统治思想;统治者的推崇;弘扬儒家道 德的现实需要。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整理和 解读的能力。问题(1)考查的是颜回成为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的原因,考生阅 读材料就可提取相关信息进行归纳,得出其受到尊崇的原因。在回答本题的过程 中,考生要区分历史事实和历史认识,在认识历史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提炼。问 题 (2)考查颜回在后世受到尊崇的原因。如果说问题(1)着重在颜回的个人道德 层面进行考查,问题 (2)则是考查考生如何认识作为一个历史现象的颜回,将他在 历史上的地位与儒学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结合起来考查,考生需要结合所学知识, 将对颜固的认识上升到更高的社会历史发展的层面上来思考,所以两个问题是相 辅相戚,不断深入的。 本题的另一意图旨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考试中通过对原始文本的阅 读和提炼,让考生学习和体会颜田的高尚品德,在考试中使考生受到教育和灵魂的 洗礼,使考试本身成为考生接受再教育的一个过程。 E遣回1llE'i51血黯瞌理 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问艺术, 2009年 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 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 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 1-3题。 1.图中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A.四川盆地 B .华北平原 c .珠江三角洲 D .长江三角洲| 2 .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A .沟窒纵横,降水集中 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c .地形封闭,排水不畅 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3 .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 A. )11剧 B .豫剧 C粤剧 D越剧 ' 全国 111卷地理部分 4 [答案 1 1. D 2. B 3. D [分析]中国剪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民间美术形式之 -"剪纸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 6世纪。剪纸是一种矮空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以透 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宿、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 料。剪纸常用于宗教仪式、装饰和造型艺术等方面,其存在依附于民间特定的文化 背景与生活环境,也形成了艺术上的独特语言。夸张和变形是剪纸中最常用的表 达语言之一,而且剪纸善于把多种物象组合在一起,"以象寓意、以意构象"来造 型。剪纸得以长久广泛的流传,纳福迎祥的表现功能是主要原因。人们祈求丰衣 足食、万事如意,这种朴素的愿望借剪纸传达出来,将这些吉祥寓意融入各种民族 节祭活动中,通过剪纸,人们虚构了美好的形象;借用那些约定俗成的观念化形象, 来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吉祥幸福的期盼。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可 以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同时也可以反映不同区域的人地相互作用 与和谐关系。剪纸是我国人民在一千多年的劳作生息中的产物,是中国人民聪明 才智的结晶,是祖辈为我们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 2006年 5月 20日,剪纸艺术经国 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 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本组地理试题选取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一一剪纸为载体,考查作品内容 所反映的地理景观的区域特征、该地理景观形成的自然条件和本区域的文化景观, 文化景观选取了中国戏剧中的越剧。本题着重考查考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的能 力,以及运用地理学知识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 第 1小题,要求判断剪纸作品内容所反映的地理景观的区域特征。题目给出 的选项包括四川盆地、华北平原、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阅读材料即可发现,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温润地区的江南民居景象:河流、桥梁、船舶,岸边的垂柳 ' 第三部分 2018年试题及解中斤 4 和飞燕;临水而建的江南传统民居。这是典型的长江三角洲居民点景象。四川盆 地和华北平原都没有这样湿润多雨的气候条件。珠江三角洲虽然炎热多雨,但也 没有图中的民居。因此可以判断作品反映的是长江三角洲的地理景观。 第2小题,考查该地理景观形成的自然条件,集中在地形和降水两个方面。在 给出的4个选项中,沟整纵横、降水集中反映的是黄土高原,地形封闭、排水不畅反 映的是东北平原,山河相间、降水均匀反映的是横断山区,只有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反映的是长江三角洲。反之,在已经准确判断出所在地区为长江三角洲的基础上, 很容易找到与之相对应的自然条件是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第 3小题,最后考查本区域的文化景观,文化景观选取了中国戏剧中的地方戏 曲。从剧种的名称即可判断,)11剧主要流行于四川盆地,豫剧主要流行于河南省等 中原地区,粤剧主要流行于珠江三角洲,剩下的就是越剧。越剧形成于清朝末年, 唱腔委婉,表演细腻,抒情优美,已经成为仅次于京剧的大剧种之-越剧发源于 古越国所在地的浙江绍兴地区,目前主要流行于浙江、上海、江苏等地,即剪纸作品 中的区域。 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下图示意该地铁线各站 点综合服务等级、据此完成4-6题e . 一级站点 . 二级站点 . 三级站点 . 四级站点 一←地铁线 一一城市环线 o 5 krη 4.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A.站点的用地面积 B.周边的人流量 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 D.周边的环境质量 5.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 A.中心商务区 B.森林公园 ' 全国 111卷地理部分 4 、 c.大型住宅区 D.产业园区 6.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 A.围绕-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B.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 c.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D.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 [答案] 4. B 5. A 6. C {分析]本试题以某城市地铁线路为背景,通过材料中呈现的地铁线各站点 综合服务等级,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图文所给出的信息,判断影响城市地铁综合服务 等级高低的主导因素;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地铁站点沿线 区域的城市功能分区;进而推测该城市的空间结构。该题组主要考查考生调动和 应用所学的地理原理和知识,判断、推理地理事物和辨识地理空间格局的能力。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城市发展对地铁建设及服务能力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地铁所提供的服务不再局限于运输量,而是提供集生活、娱乐、文化、生 态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铁综合 服务能力。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是由内部设施差异和外部设施差异共同 作用的结果。试题材料中的城市为湖北省省会城市武汉,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 城市;该地铁线是武汉市第一条地铁(二号线)。 武汉市城区面积 886平方千米,人口超过 500万。我国最大的河流长江和长 江的第一大支流汉江穿过城中,把武汉分为武昌、汉口和汉阳三部分,是个多中心 的城市。 2004年 9月开通运营第一条轨道交通线路(一号线), 2007年开始建设第 一条地铁线路(二号线), 2012年 12月正式开通运营, 2013年 12月开通第二条地 铁线路(四号线),形成"两纵一横"轨道交通线路。作为武汉市第一条地铁线路, 二号线的开通标志着武汉跨进地铁时代,是武汉地铁的标杆,并且地铁二号线穿过 长江,连接武昌和汉口,途经湖北省和武汉市的行政中心、科技产业园区、主要的商 务中心和客流集散点,是重要的交通走廊。 地铁站点的内部设施是地铁发挥其交通运输功能的基础,内部设施的完善程 度会影响地铁站点所能提供服务的潜力;而站点外部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能显著 提高地铁所能提供的包括出行、文化、娱乐、生活等除交通运输外的其他综合服务 的能力。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是由内部设施差异和外部设施差异共同作 用的结果,外部设施引起的差异大于内部设施引起的差异。因此,地铁站点的综合 服务能力主要受外部配套设施的制约。综合服务能力较高的站点主要分布在城市 中心、商业发达、客流集散点等区域,这些区域人口流动量大,人口较为集中,对地 铁站点的规模和服务设施要求较高,站点的规模一般较大,各项安全和服务设施较 ' 第三部分 2018年试题及解析 4 完善,并且地铁站点外的公共设施的种类和数量较多,使地铁能够为乘客提供多 元、综合性的服务。综合服务能力较低的站点一般分布在城市新、老城区和郊区, 这些区域人口流量小,站点的规模小,内部各项设施不够完善,外部服务设施数量 少,类别较为单一,制约了地铁提供综合服务的能力。 根据上述分析,第 4题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地铁站点的 外部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在四个选项中 A(站点的用地面积)和 c(站点的信息 化水平)选项都属于内部公共服务设施,可以直接排除。 B(周边的人流量)和 D(周边的环境质量)选项属于外部公共服务设施,但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 与周边的环境质量没有直接的、必然的关系,所以 D选项也可以排除。而真正决定 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就是周边的人流量,故 B选项为正确答案。一般来 讲,经过大城市的商务中心、大的交通枢纽、大型产业园区、学校密集区域和省、市 的行政中心等区域的地铁站点,其综合服务等级往往都比较高。 第 5题考查的是城市功能分区的判断和推理。根据甲、乙、丙站点所处区位和 图中甲、乙、丙地铁站点的综合服务等级,可以看出甲、乙、丙站点靠近该城市的某 条大河边,综合服务等级甲站点为一级,乙、丙站点为二级,都属于综合服务等级比 较高的地铁站点,说明该区域周边的人流量非常大,三个站点沿线距离在 5千米左 右,由此可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只可能是中心商务区,而大型住宅区和产业 园区一般不可能布局在该区域,森林公园的人流量不会那么大, B、 C、 D三个选项 可以排除,故 A选项为正确答案。 第 6题主要考查"辨识地理空间格局"能力,考查的内容是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空间结构有同心圆、多核心、扇形、条带状等多种形式。从图中可以看出,该 城市空间被一条大河分隔成为两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城市空间形态既不是沿河 流呈条带状延展,也不是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故 B和 D选项可以排除。再根 据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可以明显看出,在大河两岸所在的区域内各有一个等 级比较高的核心,由此可以判断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是围绕多个核心 向四周扩展,而不是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A选项可以排除,故 C选项为正确 答案。 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 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下图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 某年 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据此完成 7-9题。 7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 A.递减 B .先减后增 c.先增后减 D.递增 8.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全国 111卷地理部分 4 10'←上海 [[[]] 10-50 1220 00' 1230 00' 31 0 30' ~50-100 310 ~100-500 ~500-1000 E盟1000-5000 300 50' 单位: 10'个1m' A.水体营养盐 B.太阳辐射 c. 7.](体含沙量 D.洋流流向 9.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 A.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B.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c.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D.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答案] 7. D 8. C 9. A [分析]本组题目利用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份浮游植物个体数量的调查 数据绘制而成的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图,重在考查考生对地理问题的解决能力: (1)问题表征,能根据材料和题干信息清晰表征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一一浮游植 物密度的水平分布规律、产生这种分布规律的背后原因;(2)理论建模,考生提取 题目材料信息、一一长江口、8月份为洪汛期、海域水体含沙量和营养盐自河口向外 海方向的分布特征,井结合已有知识一一-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光照、水分和 营养盐,构建水体含沙量、光照、营养盐三者之间相五影响的关系模型;(3)应用迁 移,与夏季相比,在冬季,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相关的变量发生了变化,考生利用水体 含沙量、光照、营养盐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模型,判断冬季浮游植物密度的水 平分布规律。 作为浮游植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营养盐的数量与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 着浮游植物数量的动态变化,而长江口附近海域中营养盐的丰盛、输送与长江径流 量的季节变化密切相关。除了营养盐外,长江口的浮游植物数量动态变化还受光 照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长江口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的关系比较复杂,并非简单 地表现为正相关的关系。如在丰水期,长江口附近海域,无机氮、磷等营养盐十分 丰富,但水体含沙量高,透明度大多小于0.5米,导致光照减弱,多数浮游植物难以 大量繁殖,成为浮游植物数量稀疏区。随着海域离陆地越来越远,水体含沙量降 ' 第三部分 2018年试题及解析 4 低,光照条件改善,长江径流输入的丰富营养盐又促进了浮游植物繁殖,容易形成 浮游植物的密集区。据调查长江口附近海域,丰水期浮游植物总数量分布的趋势 是由河口口门向外海方向逐渐增加,在 122 0 30'E至 122 0 50'E出现高值区,再向东 数量又逐渐降低。 第 7小题为一道简单的读图题,考生只需根据图例即可归纳出该海域 8月份 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规律,从最靠近长江口的 10-50x(10 3个/旷 ),向海外方 向依次递增到 1 000-5 OOOx( 10 3个1m勺,自西向东呈现递增趋势,答案为 D。 第 8小题,题目材料提示"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在图 示海域空间尺度比较小的情况下,其水温和到达水面的太阳辐射差别不大,不会是 影响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而 8月份为长江的洪汛期,径流带来大 量的泥沙和丰富的营养盐,相对来说离河口越近的海域其营养盐越丰富。如果营 养盐是主导因素,那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应该是从河口向外海方面逐渐减小, 这与调查结果的事实相矛盾,因此也不可能是主导因素。另外,浮游植物的生长繁 殖除了需要营养盐外,还必须要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可以推断与浮游植物实际接收 到的光照量有关 c在纬度位置相近的情况下,到达水面的太阳辐射量差异不大,那 影响浮游植物接收光照量多少主要与水体透明度有关,在营养盐满足浮游植物生 长的情况下,即水体透明度越好,光照充足,越有利于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因此, 答案为 Co 第 9小题,到了冬季,随着太阳辐射的减弱和水温的下降,浮游植物的生长繁 殖与夏季相比受到抑制,其浮游植物总数量也随之减少。同时,冬季为长江的枯水 期,径流携带的泥沙减少,其水体含沙量的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浮游植物生长 繁殖受水体含沙量主导的区域也向陆地方向移动。因此,到了冬季,浮游植物总数 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答案为 A。 某日,小明在互联网上看到世界各地好友当天友来的信息: 甲:温暖的海风夹着即将到来的夏天的味道扑面而来。 乙:冬季临近,金黄的落叶铺满了一地。 丙:又一次入秋失败了,这还是我四季分明的家乡吗? 丁:又是黑夜漫长的季节,向北望去,小城上空的极光如彩色帷幕般挂在夜空。 据此完成 10-11题 ο 10.以上四人所在地从北到南的排列顺序是 A.甲乙丙丁 B .丁乙丙甲 C丁丙甲乙 D甲丙乙丁 11.当天可能是 A . 4月 28日 B. 6月 28日 b 全国 111卷地理部分 4 C. 9月2日 D . 11月2日 [答案] 10.B 11. D [分析]本组试题拟通过地球上不同纬度在同一时间存在不同季节(气候) 的特征,考查考生对地球运动基本知识的掌握,并进一步考查考生对相应时间的 判断俨 地球运动是中学地理中基础而重要的知识。太阳每天东升西落,昼夜交替、温 湿变化等,都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以及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结果。受太阳高度角 的影响,不同纬度受太阳照射面积与时间存在差异并出现了不同的季节和气候类 型。由地球仪及地球基本知识可知,地球赤道的太阳高度角最大,其单位面积所接 受的太阳直射光最多,故而所接受的热量最多,相应地气温也最高。随着纬度的升 高,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小,单位面积太阳直射面积变小,其所接受的太阳照射的热 量随之变小,直至极圈内太阳高度角在一定时段内为 0而没有接受太阳的直射。 由此而形成地球在同一时间因不同纬度而产生的不同热量带以及相应的季节差 异,由赤道向两极的气候带为热带→温带→寒带(可进一步细分,如亚热带、暖温带 等),相应地,季节在赤道带常年为夏,而在极圈范围内则常年为冬季,其他大部分 区域则季节差异明显。 第 10题要求考生根据材料虚构的小明以及当前流行的互联网信息而设计的 同一时间来自世界不同地方的关于当地当天的气候(季节)信息做适当的判断,并 答题。 首先,从丁的信息中,我们可以得知,丁所处的地方此时是"黑夜漫长",即是 极圈范围内的极夜,终日不见太阳(光);又向北望去(而不是向南望去),可以看到 极光,由此可以推断,丁所在的区域一定是在北极圈范围而不是南极圈,且在时间 上当是北半球的冬半年 3如果知道极光的有关信息或知识,其判断将更容易与明 确。这是本题正确且快速答题的关键,因为此时间与纬度的基本判断是其他几个 选项的参考。 其次,甲此时处于初夏,在纬度上显然较低,但其低的程度需与其他选项相 比较。 再来看乙与丙。此时乙临近冬季,而丙目前接近人秋季节。 因此,从同一天的季节可以明确判断,丁所处纬度最高(北极圈范围内),甲所 处纬度最低,已临近夏天时节,乙与丙介于甲与丁之间。 由此,可以判断,以上四人所在地从北到南的排列顺序的正确答案是 B(只要 能判断丁最北而甲最南即可正确而迅速答题)。 由第 10题的分析可知,当日在北极圈内处于极夜时间,冬半年,约 9月 22日 至次年 3月 22日)。由此可以判断第 11题的四个选项中, D为正确选项。 P 第三部分 2018年试题及解析 4 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班牙是欧洲发达国家中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 (位直见图 a)的甲地附近干旱少雨。 1956年当地勘探到深层地下水后,灌溉农业 得到发展。 1971年引入滴灌技术,日光温室(不需人工增温)快速普及,生产的蔬 菜、瓜果等农产品出口量大增,主要出口西班牙以北的欧洲发达国家。 20世纪 90 年代以后,甲地温室农业进入集温室安装维护、良种培育与供应、产品销售、物流等 为一体的集群式发展阶段,产品出口量加速增长。图 b示意甲地最低气温和降水 量的年内变化。 38 气温/OC 降水量/mm 35 →一←是低气温 30 30 口降水量25 25 20 20 15 15 10 10 一-省界 5 二巴J河流、水库 36' _ ....." -200~等高线1m v 图a ( 1 )从气候角度分析甲地普及日光温室的原因。 (2 )分析 20世纪 70-80年代甲地温室生产的农产品出口西班牙以北欧洲发 达国家的优势条件。 (3)分析甲地温室农业集群式发展对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作用。 (4)你是否赞同在甲地扩大温室农业生产规模?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 1(1)地处地中海沿岸,冬季温和(最冷月最低气温为 8"C左右),日光 温室可满足蔬菜、瓜果生长需要;当地干旱少雨,日光温室可减少蒸发,提高水资源 利用效率。 (2)蔬菜、瓜果成熟早,可反季节供应;冬季气候温和,温室设备简单,不需要 加温,生产成本低;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 (3)有利于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保持产品质量优势;能及时维护、更新各种 设施、设备,保证生产的稳定和供应的连续;完善的销售网络与现代物流业,能将农 产品快速运达市场。 (4)赞同理由:当地气候条件适合,温室农业技术基础好,有一定发展空间;经 济效益高,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 不赞同理由:沿海平原土地有限,地表水资源缺乏,扩大生产规模将会增加水 .部 图b ' 全国 111卷地理部分 4 资源、土地资源供给压力;过度开采地下水,可能导致海水入侵等环境问题〈 [分析]本题为综合性试题,以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西南沿海地区大规模发 展设施农业,成为"欧洲蔬菜之都"为背景,在给定图文背景材料基础上,从区域地 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角度,综合考查考生从所给图文资料中提取、概括地理信 息,特别是时空组合与迁移变换地理信息的能力。同时,也考查了考生运用基本地 理知识与技能,综合分析实际地理问题,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能力。本题内容涉 及面广、系统性强,对考生宏观、动态把握人类活动改变地理环境约束,以及科学技 术进步在人类适应与改变地理环境中的作用方面有很好的考查。同时也考查了 考生多角度、辩证地认知人地关系的演化发展问题的能力。 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西南沿海的甲地附近干旱少雨。该地属于地中海气候, 但却成为西班牙甚至欧洲最干旱的地区之一。主要原因是夏季副热带高压控制, 常常为高温,干旱少雨,多晴天;冬季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带影响,但由于西部高原山 地地形阻挡,地处背风坡、雨影区,气候温和,降水稀少。 干旱少雨的气候,使得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西南沿海的甲地附近成为最贫穷哥 的地区之一。不景气的牧场,收获微薄的葡萄园,毫无价值的地中海滩涂,就是这 里早年的资产。然而,随着科技进步,以及政府在政策、自身管理等多种因素的作 用,促使这里的人们创造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绿色奇迹,成为大规模设施农业的典范 地区。目前,这里每天平均向欧洲各国运送 400个冷藏集装箱的新鲜蔬菜,一年四 季都不间断。 该地农业每一次大的发展都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应用。 1956年在甲地附近勘探到深层地下含水层之后,政府开始实施移民开发政 策,灌溉工程很快得到发展。该政策持续到 20世纪 60年代。 1962年当地建立了第一个塑料温室。温室较为简易,多为木结构。由于冬季 气温较高,因此这里的温室不需要加温设备,比起荷兰等国的温室,运行成本大大 降低。 1971年,阿尔梅里亚从以色列引人喷雾和滴灌技术 J喷雾和滴灌技术用水 少,蒸发消耗快;设施农业可减缓蒸发。温室由此快速发展起来,大大提高了生产 效益 J 从 20世纪 70-80年代,农业合作社建立了自己的销售渠道,出口大量增加。 阿尔梅里亚省由于纬度位置低,比西欧、北欧国家蔬菜、瓜果早上市 1个多月,具有 反季节优势,再加上该地早期劳动力价格低廉,温室不需要加温,运营成本低等优 势,因此生产的蔬菜、瓜果在西欧、北欧国家具有明显优势。 20世纪 90年代以后,阿尔梅里亚省西南沿海的设施农业中,计算机控制的肥 水一体化系统应用日益广泛,出现了大型的工厂化温室,用玻璃或半硬化的塑料建 b 第三部分 2018年试题及解析 4 成,可以更好地控制作物生长条件,生产效率更高" 2000年以后,设施农业技术更 加集约化、生态化,分工更加多样化,科研创新与集群式发展模式形成。出口从 20 世纪 90年代开始迅速增加。 总之,干旱、缺水、土壤盐碱化、强风,这些都是阿尔梅里亚西南沿海平原不利 于农业发展的因素。但是该地光照充足、冬季温暖、劳动力价格低廉成为最初的优 势来源 ι阿尔梅里亚农业的发展,正是在面对诸多劣势的情况下,充分利用了现有 资源的优势,并不断通过组织创新和科技创新强化优势,才创造了"阿尔梅里亚奇 迹"。 第( 1)小题要求考生"从气候角度分析甲地普及日光温室的原因"。考生在回 答这个问题时,需要首先从文字资料,结合地图中最低气温和降水量信息,抓住回 答该问题的关键信息。从文字资料知道,日光温室是指不需人工增温的温室,从而 进一步推理出这样的温室运行成本低廉的特点。甲地普及日光温室,说明该地气 候适宜,温室不需人工增温。通过查阅地图与图表信息可以很快归纳概括出正确 答案。 从地图中的地理位置可以看出,甲地"地处地中海沿岸",地中海气候的冬暖 夏凉、冬雨夏干特征,在这里是典型的。再看最低气温和降水量信息图可知,甲地 "冬季温和",即使"最冷月"其"最低气温"都在 "8"c左右或以上"。再结合常识简 单推理就可以知道,在这里只要一个不需人工增温的温室就可以抵御低温。因此, "日光温室可满足蔬菜、瓜果生长需要"。该地全年降水量在 300mm以下,夏季更 加干旱少雨,蒸发量大。滴灌技术普及的前提是保证水分不至于快速蒸发。因此, "当地干旱少雨",而"日光温室可减少蒸发",使滴灌技术发挥最佳效果,同时节约 有限的地下水资源,"提高水资摞利用效率"。 第 (2)小题要求考生"分析 20世纪 70-80年代甲地温室生产的农产品出口西 班牙以北的欧洲发达国家的优势条件"。考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需抓住 "20世纪 70-80年代""温室生产的农产品""西班牙以北欧洲发达国家"这几个关键词进行 解读,再结合图文资料与基础地理知识,就可以顺利地给出本题的答题要点。 考生须首先在文字资料中定位 "20世纪 70-80年代"相关信息。从文中可知, 这个时段指的是甲地引人滴灌技术到 20世纪 90年代前。进-步阅读文字可知, "温室生产的农产品"为蔬菜、瓜果。通过"西班牙以北欧洲发达国家"信息,结合 文字信息与地理位置可知,西班牙在欧洲发达国家中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因此,可 推理出该地"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的结论,低廉的劳动力价格使得产品生产成本 降低,增强出口竞争力。同时,综合这些信息后归纳出,甲地温室生产的"蔬菜、瓜 果"比其以北欧洲发达国家"成熟早,可反季节供应",因此市场需求大,并可获得 较好的销售价格等,因此成为出口西班牙以北欧洲|发达国家的优势条件。再结合

2020年版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试题分析-文科综合地理分册(6)

' 全国川卷地理部分 4 文字信息与第(1)小题的资料,可以看出甲地"冬季气候温和"。因此,"温室设备 简单,不需要加温",从而推理出可以节约大量生产成本,"生产成本低"也成为出 口西班牙以北欧洲|发达国家的优势条件。 第 (3)小题要求考生"分析甲地温室农业集群式发展对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 力的作用"。考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需首先定位"温室农业集群式发展"阶段指的 是什么,然后结合图文资料与地理知识进行归纳概括,就可以抓住本题的要点。 从文字资料中可知 20世纪 90年代以后,甲地"温室农业"进入"集群式发展" 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为集温室安装维护、良种培育与供应、产品销售、物流等为 一体。简单推理比较可以看出,甲地"集群式发展"进一步提高了产品出口的竞争 力。如良种培育与供应"有利于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保持产品质量优势"。温 室安装维护"能及时维护、更新各种设施、设备,保证生产的稳定和供应的连续"。 产品销售、物流等为一体,形成"完善的销售网络与现代物流业,能将农产品快速运 达市场"。这些都是甲地温室农业集群式发展后,对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 作用。 当然,考生也可以进一步拓展思维,只要言之有理都可以得分,即"其他合理答 案酌情评分"。 第 (4)小题是一个开放性试题,要求考生就"是否赞同在甲地扩大温室农业生 产规模"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考生回答本小题时,首先要表明你的态度,然后对 你的态度提供科学合理的佐证即可。 考生如选择赞同在甲地扩大温室农业生产规模时,其赞同理由应在前面综合 图文信息基础上进行归纳概括。从前面的分析已知,当地气候条件中光照充足,冬 季温暖保证了温室的成本较低,因此"当地气候条件适合"发展温室农业。甲地最 早从 20世纪 60年代就开始发展温室农业,经历了简易大棚到标准化大棚温室的 发展,因此"温室农业技术基础好"。再加上甲地以东的阿尔梅里亚省沿海,也还 "有一定发展空间"。甲地温室农业影响大,水平高,扩大温室农业生产规模,"经 济效益高,增加就业",同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 考生如选择不赞同在甲地扩大温室农业生产规模时,其不赞同理由也应在前 面综合图文信息基础上进行归纳概括。结合地图信息可以推知,阿尔梅里亚省"沿 海平原土地有限""扩大生产规模将会增加土地资源供给压力"。另外,综合图文 资料以及前面各题信息可知,甲地干旱少雨,"地表水资源缺乏",设施农业的发展 主要是依赖地下水资源。因此,"扩大生产规模将会增加水资源供给压力"。同 时,"过度开采地下水可能导致海水入侵等环境问题"。 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斑狗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有"鱼中软黄金"之称。白斑狗鱼是肉食性鱼 90' ~ 气 / 飞 ~国~ 飞 1· 、、, 飞 ~ 90' ~ 气 / 飞 ~国~ 飞 1· 、、, 飞 ~ '第三部分 2018年试题及解析唱 类,适宜在 16"C以下的水域产卵繁殖,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北部冷水水 域,栖息环境多为水质清澈、水苹丛生的河流,在我国仅见于新疆的额尔齐斯河流 域(见下图)。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属北冰洋水系的河流。 国界 入河流 -500~等高线1m A气占?山峰及高程1m 戈壁 (1)根据支流的分布特征,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降水分布特点及成因 r (2)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适合白斑狗鱼生长繁殖的自然条件。 (3)说明白斑狗鱼产量低的原因。 [答案] ( 1)分布特点:该流域降水北多南少。 原因:地处大陆内部,气候干旱。但北部山地为(西风)迎风坡,山体高大,能 拦截水汽 3 (2)支流发源于高山地区,水质好;纬度高,加之受高山融雪影响,水温低;干 流流速较缓,水草丛生;河流下游冷水鱼可逆流而上(可构成统一种群)。 (3)生长繁殖的环境要求特殊,适宜生长繁殖的水域少;水中生物量低,饵料 少;水温低,生长缓慢。 [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自然地理要素(额尔齐斯河流域支流特征与降水, 自斑狗鱼与影响其生长繁殖的自然条件,制约白斑狗鱼产量的自然条件)间相互影 响的分析、推理能力,以及读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本题通过地图给出了额尔齐斯河流域支流特征的信息,以文字资料的形式给 出了自斑狗鱼生活习性与分布等信息。 额尔齐斯河是中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掘出降水比较丰富的阿尔泰山脉 西南坡富蕴县境内,上源称库依尔特斯河,西流入哈萨克境内斋桑泊,下游汇入鄂 毕河,是鄂毕河最大支流。额尔齐斯河全长 4248千米,在中国境内 546千米,水量 仅次于伊犁河,为新疆第二大河,其上游主要靠融雪、融冰和降水补给。额尔齐斯 河干流最高水温为 23"C左右,不适合我国大多数常规鱼类的生长,而对于自斑狗 h 全国川卷地理部分 4 鱼这种最适生长温度为 20"C至 23"c的鱼类,却是非常适宜的。寒冷的气温和相对 较低的水温反而是白斑狗鱼品质优良的优越条件。 额尔齐斯河流域内众多的支流均从干流右岸汇入,形成典型的梳状水系。 额尔齐斯河流域纬度偏高,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区。虽在全球大气环流的西风 带,但深居亚欧大陆腹地,远离海洋,水汽来源甚少。冬季受北冰洋冷气团控制期 漫长,夏季温温气团活跃短暂。 第(1)小题要求考生根据额尔齐斯河流域"支流的分布特征",分析推测降水 分布特点及成因,侧重考查考生地理因果关系的分析与推理能力。解答该问题,需 准确辨识出额尔齐斯河流域的支流均从干流右岸大致平行地汇入额尔齐斯河(梳 状水系),由此不难得出"该流域降水北多南少"的结论。根据本小题的设问,接下 来的重点是,分析解答为什么"该流域降水北多南少"。由图提供的地理位置和戈 壁广布信息,可以得出"该流域地处大陆内部,气候干旱"的结论。进一步思考: "为什么降水主要来自北部?"考生需要调动影响降水多少的相关知识。由图中等 高线的信息,可以判断出干流右岸为山地且山体高大,根据纬度信息可以判断这里 处于西风带的范围, )1[D'j鄂毕河、额尔齐斯河河谷南上的北冰洋气流,受地形影响也 转变为偏西风,据此分析推理,可以得出"北部山地为(西风)迎风坡,山体高大,能 拦截水汽"的结论。 第 (2)小题要求考生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适合白斑狗鱼生长繁殖的自然 条件,重点考查考生对地理因果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 n本题材料给出了两个重要 的"果"一是白斑狗鱼是冷水性鱼,适宜在 16"C以下的水域产卵繁殖,二是栖息环 境多为水质清澈、水草丛生的河流。解题方向就在于分析、推理出图示额尔齐斯河 流域什么样的自然条件使其具备这两个"果",即要回答这里水温低的原因和水质 清澈、水草丛生的原因。由图示等高线信息和第(1)题的分析解答,能够分析出支 流发源于高山地区,河流主要靠融雪、融冰和降水补给,结合图示纬度信息,容易看 出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纬度较高,通过这样的分析综合,不难得出"纬度高,加之受 高山融雪影响,水温低"的结论。应当说得出"干流流速较缓,水草丛生"的结论有 一定难度,水草丛生,需具备相对平缓的水流和较宽水面的条件,根据图示区域等 高线的判读,可分析出具备这一条件的应在干流,据此分析得出"干流流速较缓,水 草丛生"的结论。"河流下游冷水鱼可逆流而上"的结论能否准确得出,需要考生 关注白斑狗鱼"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北部冷水水域"和"额尔齐斯河是我 国唯一属北冰洋水系的河流"这一材料,由此分析推理,判断出白斑狗鱼是从河流 下游逆流而上来到这里的。可见,这一结论的得出也有相当的难度。 第( 3)小题要求考生说明白斑狗鱼产量低的原因重点也是考查考生对地理 因果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这一问题的"果"是白斑狗鱼"产量低"。鱼类产量高 , 第三部分 2018年试题及解析 4 低与种群数量、生长速度密切相关,鱼类种群数量多少与适宜其生长繁殖的环 境一一水域大小、饵料多少有密切关联。结合第 (2)小题对自斑狗鱼生长繁殖的 自然条件的分析,可较为顺利地得出"适宜生长繁殖的水域少;水中生物量低,饵料 少;水温低,生长缓慢"等结论。 42. [地理一一选修 3:旅游地理] 负地形是指从地面向下发育的地形,发育程度越高,高差越大。重庆武隆地处 乌江下游,其喀斯特景观以负地形(峡谷、溶洞、竖井等)高度发育著称, 2007年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指出武隆喀斯特景观特点对旅游活动的不利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 {答案]不利影响:负地形发育,旅游线路高差大,交通困难,安全隐患多。 措施:控制人、车流量;增设电梯等设备;增加安全防护设施;设置安全警示牌; 增加安全疏导人员。 [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文字资料,从中提取地理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 地貌是构成自然环境的要素,对旅游资源的质量、时间节律和开发有着重要影 响。岩、溶地貌在我国分布广泛,许多地区的岩溶地貌景观常常形成特殊的风景资 源,成为旅游胜地。岩 j容地貌中的负地形,与旅游者的人身安全息息相关,本题立 意着重引导地理教学和考生关注"岩溶地貌中的负地形"与"旅游者的人身安全 " 之间的关系。 材料给出了武隆喀斯特地貌景观的显著特征是"负地形高度发育",包括峡 谷、竖井、溶洞等信息。如芙蓉江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就是由芙蓉江切割石灰岩 地层而形成的大容量峡谷风景区。人们描绘其"江水碧绿如蓝,两岸峭壁如削"。 竖井是地表水通向地下水系的竖直通道底部一般连接原始洞穴和地下河,有时地 下河直接出露,呈井状。武隆有我国面积最大的天坑。我们知道,天坑是由于下伏 地下河的强烈岩海作用形成的大型塌陷漏斗或四壁陡峭的封闭洼地。 j窑洞是指由 于岩溶侵蚀作用及后期沉积作用改造而成的洞穴。可见这些景观的最显著特征是 "高差大"。 本题要求考生"指出武隆喀斯特景观特点对旅游活动的不利影响,并提出应对 措施"。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从"武隆喀斯特景观特点"出发,分析其可能对旅游 活动带来的不利影响,针对这种不利影响,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从前面的背景资 料可以看出,不论是芙蓉江峡谷风景区的"两岸峭壁如削",还是武隆天坑的"四壁 陡峭"都具有高差大的特征,这些都与旅游者的人身安全息息相关。本试题考虑考 生没有系统学习过岩搭地貌的相关知识的实际,明确给出"负地形是指从地面向下 发育的地形,发育程度越高,高差越大。重庆武隆地处乌江下游,其喀斯特景观以 -全国 111卷地理部分 4 负地形(峡谷、榕洞、竖井等)高度发育著称"的资料,给考生答题以明确的线索,只 要考生注意从中提取相关信息,不难得出"负地形发育,旅游线路高差大,交通困 难,安全隐患多"的结论。当"不利影响"明确之后,只要认真审题,明确要针对"不 利影响"提出应对措施这一思路,也不难提出诸如"控制人、车流量;增设电梯等设 备;增加安全防护设施;设置安全警示牌;增加安全疏导人员"等具体应对措施 c 43. [地理一一选修 6:环境保护] 人们受经济利益驱动,砍伐热带雨林,种植橡胶、油棕等热带经济作物。 1见圳 发现,在一些地区,人工种植的橡胶林内湿度明显低于雨林。 分析这些地区人工种植的橡胶林比雨林温度低的原因。 [答案](天然林层次丰富,林冠密度高,)人工种植的橡胶林层次单一,林冠 密度较低,截留的降水量较少。地表(缺乏草本、灌木等的保护,)水分易散失。土 壤裸露,土壤蓄水能力较低。 [分析]本题以某热带雨林地区天然林与橡胶林林内温度差异而判断热带 雨林地区天然林与人工林(橡胶林)的特征与差异,以考查考生对生态环境基础知 识的掌握以及基于情境材料的地理分析能力。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一定生境内各种生物彼此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整 体)及其生存环境共同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环境之间以及生 物群落内不同种群生物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交换与能量流动,并处于相互作用和 相互影响的动态平衡之中。在一个生态系统内,组成的生物种群和它们的相对数 目越多样、越复杂,其生态系统越稳定。 陆地生态系统是全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是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的 主体。森林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良土壤、净化空气等 综合性功能 ψ随着全球人口的迅速增长以及相应的以木材为基础的各类消费的迅 速增长,全球森林资惊正在减少。据估计,全球每年平均损失森林面积 1 8002000 万公顷,而对全球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的热带雨林的损失尤为严重。以亚 马孙河流域为例, 1970-2000年的 30年间,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面积减少超过 过去 4. 5个世纪。由题干部分信息可知,该热带雨林地区,橡胶种植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致使 当地持续砍伐天然的热带雨林而不断扩大橡胶种植面积J这里隐含了一个基本而重要的地理信息:该雨林地区能够种植橡胶,但应不是天然的橡胶林的生长地(天然橡胶林生长在更典型的热带地区)。天然橡胶林自有其稳定的适应当地环境的植被结构,而以经济效益为目的人工种植的橡胶林,其植被结构单一。 因此,天然热带雨林与人工橡胶林的区别是:天然的热带雨林,植被结构丰富,林冠密度高,而人工橡胶林则层次单一,林冠密度较低。 天然雨林被规模性地毁坏而改种单一的橡胶或其他经济林后,人工林层次减少,林冠密度降低,致使截留的降水量减少;其次,地表缺乏草本、灌木等的保护,致使地表温差增大,地表水分蒸发增强,导致水分易散失;此外,土壤裸露,致使土壤蓄水能力下降。据有关研究,热带雨林林冠能有效增加对降水的缓冲和截留,其截留林外降水较橡胶林高 759毛。橡胶林增大了降水对土壤的溅击和地表径流对林地的冲刷,减低了森林的蓄水能力,增加了水土流失风险。有研究表明,单一橡胶园的水土流失是天然热带雨林的 40倍。上述橡胶林种植所引起的热量、水分等因素的综合叠加作用,导致橡胶林内湿度降低。有研究表明,热带雨林的年相对温度较橡胶林高出 3%。随着橡胶种植面积的扩大,气候条件有可能发生变化,年均气温有所上升而相对湿度将有所下降。因此,天然雨林的砍伐、橡胶林或经济林的种植,实质上是削弱了热带雨林的气候调节功能,存在巨大的生态与环境风险。 此外,橡胶种植导致的土壤裸露,地表蒸发增加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破坏了橡胶林的生物多样性;而单一的橡胶林容易导致各类新生病虫害的滋生,危害性增加。 如果从人文角度来分析,橡胶种植以及相应经济效益的提高,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提高了村民们的消费能力,同时也可能引起民族地区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和少数民族文化传统的淡化。这一点,也是值得重视的。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