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欧洲杯直播 > 正文

2021年全省体育工作会议丨【贵州省体育局】乘势而上 扎实进取 努力推动贵州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1年3月5日(星期五)上午,“2021年贵州全省体育工作会议”在贵州省体育局顺利召开。贵州省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吴涛发言,全文如下: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在向着“十四五”宏伟目标扬帆起航之际,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21年全省体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本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对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省“两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全国体育局长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20年及“十三五”体育工作,全面谋划“十四五”及2021年重点工作,动员全省体育战线站在新的起点,努力推动贵州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十三五”以来,省委、省政府对体育工作高度重视、寄予厚望,特别是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对体育工作作出肯定性批示就达20余次,为我们做好各方面工作指明了方向,全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坚守初心使命,深入扎实推动各方面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为全省确保高质量打赢收官战贡献了体育力量。

党委书记、局长吴涛以《乘势而上 扎实进取 努力推动贵州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为题作工作报告

根据会议安排,我向大会报告工作。

一、2020年和“十三五”主要工作回顾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贵州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全省体育系统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勠力同心、迎难而上,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

我们众志成城,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们坚决落实全省疫情防控的部署和安排,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中心工作两不误、双促进。在确保全系统安全的基础上,有序开展线下赛事,大力开展线上全民健身赛事和居家健身活动,举办“打赢歼灭战·同步奔小康”“重走长征路·聚力奔小康”“云跑贵州”等线上赛事36场,参赛人数近34万。发布疫情宣传信息690条,20条居家健身信息被总局采用。创新模式推出“百日促消费,体育在行动”活动,发放3000万元体育场馆消费券,推动体育企业复工复产,落实“六稳”“六保”任务。

我们竭尽全力,全民健身设施建设成效显著。为确保圆满收官,投入资金1.2亿元,支持15个县级老年体育活动中心、72个乡镇、813个行政村农体工程建设,推动111个大中小型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向社会开放。联合省总工会命名首批“贵州省职工群众体育健身示范基地”,开展城市社区“百姓健身房”示范试点,完成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

我们保持定力,竞技体育实力不断增强。参加十四届全国冬运会收获2银1铜,这是贵州首次参加全国冬季运动会并实现了奖牌零的突破。后备人才工作发展势头良好,持续深化“体教融合”,积极推进深改办设立深化体教融合改革专题组,与省教育厅合作打造青少年学生品牌赛事活动,与高等院校建立战略合作,创新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开展体育科研攻关、理论创新,完成了4300余名运动员代表贵州参加全国25个项目注册。

我们积极作为,示范区创建蹄疾步稳。稳步推进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创建,投入引导资金5000万元,推进9个景区体育旅游示范基地、12个城镇体育旅游示范基地、5个体育特色小镇建设,新增并完成了9个生态体育公园、5个汽车露营基地建设。通过举办环雷公山超100公里马拉松、“山地英雄会”丛林越野挑战赛、“环梵净山”公路自行车赛等重大赛事、线上赛事,拉动体育旅游消费。发布体育旅游精品线路62条,3条线路入选国家春节和国庆黄金周体育旅游精品线路,15个项目入选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

我们群策群力,体育扶贫务实推进。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在贫困地区因地制宜引进体育赛事、发展体育产业、援建基础设施、开展大众健身等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投入资金2500余万元,新增44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公共体育设施,进一步完善帮扶点安龙县笃山镇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帮助解决冲刺阶段存在的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持续巩固脱贫成果。通过赛事活动助力“黔货出山”,仅在贵州省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就销售农产品45万余件,疫情发生以来,积极引导各类体育企业为农民工解决就业岗位。

同志们,2020年主要目标任务的完成,标志着“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五年来,全省体育系统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国家体育总局的有力指导下,全省体育事业风风火火、风生水起,大踏步前进。

五年来,我们坚持以“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为根本任务,认真落实体育强国战略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全民健身蓬勃发展。认真实施全民健身“六个身边”工程,常态化举办好8月8日全民健身日活动、“红红火火过大年”“新年大步走”系列健身活动。建立各类体育社会组织1457个,建成县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45个、全民健身活动站(点)5628个、城市街道室内外健身设施15478个、社会足球场520块、健身路径工程1393个和绿色健身步道3727公里,实现全省乡镇、行政村农体工程全覆盖。基本建立小学、初中、高中、高校足球联赛机制,校园足球注册学生运动员2万余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从2015年的0.63平方米提升至2019年的1.6平方米,增长154%,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稳步增长。推动24个体育行业协会脱钩改革工作。完成健身气功管理方式改革全国试点工作。全国十一届民族运动会获得总分第二的好成绩。体育大数据初见成效,建成“贵州省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完成贵州省体育大数据中心建设,智慧体育助推全民健身取得新进展。

五年来,我们坚持以“奥运争光计划”为引领,努力在国际国内重大赛事中展现贵州形象,竞技体育走出新路。我省运动员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共夺得255金243银296铜,总奖牌数是“十二五”期间的近3倍。特别是在十三届全运会上取得6金5银7铜;雅加达亚运会取得6金1银1铜,在国家队38个参赛单位中贡献率排第17位;全国二青会取得19金29银25铜,创下了历史最好成绩。创新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组建贵州跳水队和山地自行车队,与好家庭集团共建全国首个国际运动表现与康复中心,国家攀岩、滑板集训队在贵州医科大学挂牌成立,中国足球运动学院西南分院落户遵义,获批筹建贵州体育高等专科学校,进一步打通了人才成长的路径通道。

五年来,我们坚持以体育健身产业市场化发展为方向,大力发展运动健身、体育康养、体育旅游等为主要业态,体育产业稳步增长。深化“放管服”,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投资涉体企业,通过省市县三级政府购买服务支持体育企业发展,引进优强企业和赛事公司落地贵州。围绕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创建,重点推动落实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中大旅游、大健康两大板块的实施。全省健康运动产业开工项目191个,完成投资247亿元。建成生态体育公园100个、汽车露营基地100个、体育旅游精品线路106条。获批全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1个、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1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1个、示范项目2个、国家汽车自驾运动营地19个、国家体育旅游精品项目72项(次)。遵义市获批全国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成立贵州省体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累计销售体育彩票214.8亿元,较“十二五”增长135.42%,为国家筹集公益金57.28亿元,年均增长排全国前列。2019年底全省体育产业单位6984户,规模以上企业90家,体育产业总规模为280.32亿元,增加值113.11亿元,体育产业总规模、增加值较2015年分别增长89.56%、231.44%。

五年来,我们坚持以培育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为主题主线,积极开展体育文化阵地建设,体育文化和宣传工作开创新局面。结合贵州体育发展实际,将挖掘中华体育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结合,促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树立公益体彩、责任体彩新形象,发展体育公益、慈善和志愿服务。推进民族民间民俗体育进校园活动,大力传承弘扬民族体育文化,推出了一批具有体育人文精神、地域发展特点、地方文化特色的体育文化品牌活动。积极推动与省内主流媒体和新媒体的深度合作,共同打造《动感贵州》《天眼》《贵州体育报》等体育栏目和刊物,编印了《壮丽70年·动感新贵州》画册,初步构建了体育系统报、台、网、端等立体互通、多元传播的平台。省体育局门户网站连续4年在国家体育总局和连续5年在省政府系统门户网站评估中名列前茅。

五年来,我们坚持以发挥体育的独特优势为着力点,主动将体育扶贫融入到全省脱贫攻坚总体部署,体育扶贫成果丰硕。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大力实施体育扶贫六大行动。全省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启动以来,省体育局本级共投入资金3.54亿元开展体育扶贫工作。其中,投入资金1.2亿元,支持市州、县区开展各类户外全民健身赛事活动1500余场;投入资金1.5亿元,支持全省乡镇、行政村完成了农体工程全覆盖;投入资金近6000万元,完成了164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配套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投入体彩公益金2360万元开展“助残”“助学”系列活动,为200名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为1300名贫困大学生捐资助学,向贫困地区65所中小学捐赠体育器材设施,惠及学生2万余人。体育扶贫工作受到总局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

五年来,我们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旗帜鲜明讲政治,更加自觉践行“两个维护”。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决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狠抓巡视整改,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持续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管好用好门户网站、“两微一端”等意识形态阵地,加强对干部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切实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强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巩固提升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体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障。

同志们,五年来的成就实属不易,五年来的进步世所共鉴,我们深刻体会到,做好新时代体育工作,必须坚持站在“两个维护”的高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把总书记对贵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对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以实干实绩诠释对党绝对忠诚;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记人民体育为人民的初心使命,使广大人民群众在追求健康体魄和健康生活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持续推进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完善体制机制,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坚持防风险、守底线,防范化解全行业各类重大风险,推动事业安全有序健康发展;必须坚持加强党对体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强化政治机关建设,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推动体育系统党风政风行风持续向好;必须坚持全省联动上下共振、拧成一股绳,一任接着一任干,以钉钉子的精神形成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同志们,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最重要的是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国家体育总局的有力指导,得益于各市州县区党委政府的关心重视,得益于各级行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全系统干部职工团结奋进、拼搏创新。在此,我谨代表省体育局,对各方面给予全省体育事业的关心支持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全省广大体育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和诚挚问候!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我省体育发展水平与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还有很大差距,存在思想观念、基础设施、社会组织、运行机制、科技和人才支撑等短板。体育体制机制改革还不彻底,体育发展活力还没有充分激发,体育治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完善,群众体育工作还比较薄弱,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还不能满足日益高涨的健身需求;竞技体育基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不强,缺项较多,优势项目不强,后备人才不足,教练员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三大球、冰雪运动、青少年体育发展还需下大力气提升;体育产业在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上与体育强省相比还有明显差距,各种发展中的矛盾还需不断破解;体育系统一些问题积累时间较长,解决难度很大。要抓好新时期贵州体育工作,任务艰巨、任重道远,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拿出切实有效的办法加以解决。

二、“十四五”主要目标任务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建设山地民族特色体育强省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立足发展实际,抢抓发展机遇,努力推动贵州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时期体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落实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行动和总体思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办人民满意的体育,持续打造活力贵州、健康贵州、幸福贵州,确保贵州体育高质量发展,不断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贡献体育力量。

今后五年体育工作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迈上新台阶。初步构建市县乡村四级全民健身设施网络,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全省常住人口比例达到38%以上,城乡居民《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人数比例超过88.6%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0平方米以上,完善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新建居住区和已建社区全民健身活动站(点)、乡镇(街道)体育组织和健身站(点)基本建成。

——竞技体育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为国争光能力不断增强,竞技体育综合竞争力全国位次前移;2021陕西全运会、2022年杭州亚运会成绩取得新突破,2021年东京奥运会、2024年巴黎奥运会有运动员参加并取得优异成绩,进一步缩小与发达省区市的差距。

——青少年体育固本强基迈上新台阶。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体教融合“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工作机制得到全面确立和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优良率达10%以上,评定省级体育传统特色学校50所,积极创建国家级体育传统特色学校,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青少年赛事活动品牌。

——体育产业总量结构迈上新台阶。市场主体活力不断激发,体育消费环境不断优化,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体育企业;以创建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为重要抓手,建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体育旅游目的地,体育旅游成为我省经济新的增长点;体育及相关产业总规模达到600亿以上,增加值达到270亿,体育及主要相关产业增加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和体育消费额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例稳步提升。

——体育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体育文化创新能力得到逐步提升,打造一批社会效益显著的体育文化品牌活动和体育文化精品项目。中华体育精神得到大力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成为体育强省新内涵,体育行业成为新时代贵州精神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

围绕上述目标,今后5年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动群众体育高质量发展。一是强化公共体育服务职能。树立“大体育”理念,充分发挥省全民健身工作联席会议作用,推动各级政府全面落实新一轮的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积极开展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州)、县(区)创建。二是建设好群众身边的健身设施。编制健身设施建设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实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升工程;盘活城市空闲土地,建成一批便民、利民的公共体育设施;支持有条件的村组建设农体工程,推动城乡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完善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政策,有序推进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各类体育场地设施面向社会开放。三是优化各级全民健身组织网络。推动各级体育总会、行业协会改革发展,形成完善的省市县乡四级体育社会组织网络;引导支持建设新型全民健身组织机构,鼓励和规范发展社会体育俱乐部,提升社会体育俱乐部人均拥有率;持续开展县级国民体质监测站点建设工作,加强县乡村暨全民健身站(点)规范化建设;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进基层、进农村活动,服务人民群众科学健身。四是大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持续开展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具有鲜明特色的全民健身品牌赛事活动;继续办好省运会、省民族运动会、省老年人运动会;探索多元主体办赛机制,广泛开展适合不同人群和促进重点人群参与的全民健身活动;组织举办群众性冰雪运动赛事,推动冰雪运动发展。五是推进全民健身智慧化发展。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全民健身领域普及应用,提高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升级改造贵州省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各市(州)子平台,发展线上赛事活动;推动国有场馆智能化建设,推动社区智慧健身设施、智慧生态体育公园、智慧健身步道建设,形成线上线下一体的全民健身网格体系。建设体育健康数据库,推动体育与健康数据互联互通。

(二)实施为国争光、为省添誉计划,推动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一是深化竞技体育改革。坚持开放办体育,大力推进“省队市办、省队校办、省队企办”优秀运动队组建模式;积极探索政府主导、部门协同、高校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三大球”发展途径,提高训练竞赛水平;鼓励探索竞技体育职业化发展路径。二是优化竞技项目布局。实行项目分类动态管理,按优势、重点、特色分类完善竞技项目层次设计。三是构建科学训练体系。建立与高等院校、医疗科研、决策咨询机构与各训练中心多学科、多门类相结合的复合型训练团队,每年开展1—2个运动项目课题研究,建立贵州特色运动项目数据库,推动运动训练理论成果运用。四是加快推进训练基地建设。持续推进清镇体育训练基地、红枫湖水上运动训练基地等基地建设,力争建立3~5个国家级单项运动训练基地;支持都匀足球小镇打造成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足球小镇。五是持续抓好反兴奋剂工作。坚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反兴奋剂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建立健全“拿干净金牌”的工作机制,不断强化教练员、运动员、管理者的自律意识,坚决做到“零出现”“零容忍”。

(三)固本强基切实增强青少年体育素养,推动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一是持续深化体教融合。与省教育厅共同推动建立各级政府青少年体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全面落实《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构建一体统筹、一体建设、一体落实的体教融合新格局。二是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体系。深化青少年体育赛事改革,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支持规范社会力量举办青少年赛事活动,推动青少年赛事活动和校园赛事活动有机融合。三是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加强对各级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与教育部门共同创建一批国家级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畅通并扩大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输送渠道。四是推进各级体校建设。加快推进省体育高等专科学校建设,充分发挥省体校的龙头作用,支持市州体校建设,鼓励县区恢复业余体校;完善办学机制,解决好各级体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文化教育。

(四)稳定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合理布局体育产业。按照“盘活存量资产,拓展增量资源,打造品牌赛事,培育龙头企业,发展体育康养”的思路,认真编制体育产业发展规划。二是完善体育产业体系。积极推进“体育+”多产业融合发展以及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大力培育体育培训、策划、咨询、营销和康体融合等新业态;持续提升体育服务业现代化水平,大力引进体育高端制造业;强化体育彩票公益形象,稳步扩大销售规模;做好体育产业统计。三是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加大规上企业扶持力度,支持上下游体育产业发展;鼓励社会体育组织参与体育产业发展,支持成立各类体育产业孵化平台;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积极引进国际国内优秀体育企业落户贵州,选择扶持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体育龙头企业,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联合或重组,壮大企业规模。四是强化产业基地建设。引导推动体育产业基地、体育服务综合体、体育产业园区等各类载体升级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企业申报“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示范单位、示范项目”。五是发展数字体育产业。编制《贵州省5G+智慧体育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优化资源布局,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与体育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新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培育数字体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六是推动产业开放发展。抢抓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用好“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这一平台,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泛珠三角”“长三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区域体育产业的交流合作。

(五)发挥山地生态人文优势,推动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创建高质量发展。一是构建多元发展格局。全面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贵州省创建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的意见》,强力推进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建设,建立省、市(州)、县三级创建领导小组,形成全省“一盘棋”的良好局面;优化升级《中国贵州山地户外运动大省专项建设规划》,努力构建“一地一品一特色”的全省山地户外运动发展体系。二是培育打造品牌赛事。发展以民俗民间体育、路跑越野、山地骑行、极限运动、洞穴探险、汽车露营、漂流溯溪等项目为重点的运动项目集群,打造“山地英雄会”系列赛事,以及“多彩贵州”“奔跑贵州”“探秘贵州”等户外赛事活动,培育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赛事品牌活动,山地户外运动品质大幅提升;支持优势体育企业、优势品牌和优势项目“走出去”,鼓励大型体育赛事进行市场开发;完善贵州省山地户外紧急救援体系。三是构筑特色发展平台。以满足入黔游客赛事参与、健身康养等体育旅游需求为导向,加强体育与文旅、交通等部门合作,坚持示范带动,推进体育特色小镇、景区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城镇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汽车露营地和体育旅游精品路线建设,培育一批有吸引力的国际性、区域性民族特色体育旅游品牌项目。建成城镇体育旅游示范基地30个、景区体育旅游示范基地30个、省级体育特色小镇10个,推出特色体育旅游黄金线路10条。四是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行动。主动将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纳入乡村振兴总体部署和工作体系,实施体育旅游乡村振兴工程,发挥体育旅游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

(六)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推动体育文化高质量发展。持续实施体育文化精品建设工程,打造多样化体育文化精品项目,促进体育文化传播效果更加明显;持续深化与省内主流媒体和新媒体的深度合作,积极构建体育文化全媒体宣传矩阵;加强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和成果运用,建立贵州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数据库;加强体育文化交流,传播中华体育精神,推介贵州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民俗体育,开展民族体育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形成体育宣传与文化工作的新格局,为健康贵州建设营造更为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文化环境。

三、2021年重点工作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我们党成立100周年,对体育人来讲,更是备战奥运、全运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体育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及省委、省政府具体要求,坚持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压紧压实责任,坚决克服麻痹思想、松劲心态,严阵以待、严防死守,堵塞漏洞,全面防范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

(二)加快补齐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短板。编制新周期《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抓好《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贯彻落实;推进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低收费开放,联合省教育厅推动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积极推进社会足球场地设施建设;支持建设450个社区健身路径或3人制篮球场。

(三)统筹做好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坚持开展好新年登高、红红火火过大年、全民健身月(日)等赛事活动,不断创新“云赛事”等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举办形式,推动线上和线下活动的有机结合。

(四)提升全民健身科学化指导水平。开展市县级国民体质监测站点建设,用好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成果,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进社区、进农村活动,培训各级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4000名以上。

(五)优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推动国有公共体育场馆智能化建设,做好赛事活动数据采集应用和评估;争取总局数据中心或者区域分中心落户贵州;完善在线健身、线上培训、网络直播等服务。

(六)稳步推进体育社会组织改革。深入推进《省体育局关

于支持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的指导意见(试行)》落实,培育和扶持体育社会组织发展,逐步实现体育协会政社分开、去行政化;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建立体育社会组织信用体系。

(七)全力抓好备战工作。抓好重点队员训练管理,加强与总局相关项目中心、协会以及国家队的联系,力争更多队员获得奥运会参赛资格;积极应对全运会、亚运会政策变化适时调整项目,强化重点项目训练备战工作,抓实冬训、预赛、夏训、决赛四个环节,落实局、训练单位、项目运动队三个层面责任,打好预赛、决赛两大战役,力争成绩全面超过上届;持续抓好反兴奋剂工作。

2021年全省体育工作会议丨【贵州省体育局】乘势而上 扎实进取 努力推动贵州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八)加大科技助训力度。编制竞技体育科技助力发展规划;建立完善科技助力服务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提升运动队科研保障能力和水平;以第十四届全运会参赛项目为重点,优化项目结构,强化“训科医一体化”建设。

(九)加强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坚持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引进、培养一批高水平教练员;加强交流合作,实施夏冬项目跨项跨界协调发展,组建我省备战全运会的人才队伍体系;加强各训练单位与各类学校、业余体校、社会俱乐部合作,打造一批省级优秀后备人才基地。在项目布局上,支持每个市州开展2-3个重点项目建设。

(十)精心筹办第十一届省运会。六盘水市要加快推进场馆建设、工作机构组建等相关工作,各市州要积极组队备战,加强训练,提升能力,全面展示本地体育运动水平。

(十一)积极推进体教融合改革。推动建立省青少年体育工作联席会议机制,进一步落实《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研究出台促进体教融合的改革措施。

(十二)优化体育产业发展环境。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推动国家和省一系列促进体育产业优惠政策的贯彻落实,不断优化体育产业发展环境,制定出台我省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指导意见。

(十三)积极推进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建设。加快体育旅游标准化体系建设,建立体育旅游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筹建贵州省体育旅游协会,抢抓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历史机遇打造红色体旅赛事活动,支持各地申报体育旅游示范县,推进示范基地、特色小镇、黄金线路建设。

(十四)加快培育体育产业市场主体。筹备成立省体育产业协会;开展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示范单位和示范项目申报工作;遴选打造10个左右在国内有影响力的IP赛事;支持遵义市做好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的相关工作;持续深化局属国有企业改革。

(十五)稳步推进体育彩票发展。积极适应国家彩票发行方式改革,创新思路主动作为,保住销售基本盘,同时严防销售风险,确保规范营销。

(十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把体育事业发展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大局中去谋划推动,统筹做好资金安排、政策衔接、项目落地等工作;持续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社区健身指导骨干培训和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赛事活动。

(十七)加强体育文化工作。强化与中央在黔媒体和省级主流媒体的合作,创新宣传报道形式,大力弘扬体育精神;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活动,组织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相关课题研究。省体育局将建立新闻宣传工作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对各市州体育部门和直属单位进行考核。

(十八)坚持不懈抓好各项基础工作。高质量编制《贵州省“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及各专项规划,切实抓好体育产业统计、平安贵州建设、安全生产、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社会治理、扫黑除恶、禁毒“大扫除”专项行动等工作。

办好贵州体育的事情,关键在党。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对体育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全省体育系统要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党的建设贯穿到体育工作的各方面、各环节,为建设山地民族特色体育强省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第一,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忠诚践行“两个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对党忠诚必须始于足下,带头做到“两个维护,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做到对党忠诚”。忠诚必须“绝对”。对党绝对忠诚,关键在“绝对”二字,如果忠诚不够绝对,就可能在利益面前、关键时刻失守变节。我们要把忠诚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指引一切工作的行动指南,切实推动忠诚在体育系统开花结果、落地生根。忠诚必须“坚定”。政治上的清醒、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必须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与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对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和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当前,要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牢记殷切嘱托、忠诚干净担当、喜迎建党百年”专题教育为契机,推动学习贯彻走深走实,教育引导广大党员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忠诚必须“落实”。对党忠诚是具体的、实践的,最根本的就是做到“两个维护”,最直接的检验就是坚决将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到推动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中。

第二,坚持把加强能力建设贯穿始终,着力提升推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以高质量统揽体育工作全局,是一场涉及方方面面的深刻变革。体育系统领导干部要自觉提升能力本领,加快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要加快转变思想观念,深刻把握新发展理念的内涵,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对体育领域发展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切实把思维方式转换到高质量发展的频道上来。要切实转变工作方式,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考核机制,推进体育工作与市场机制更好结合,不断完善优化公共体育服务,不断提高以市场化、法制化、专业化手段推进工作的能力,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要努力弥补知识短板,增强本领恐慌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在危机中育新机、变局中开新局,加快克服经验上的盲区、能力上的弱项,更好担负起推动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重任。

第三,坚持把严管厚爱贯穿始终,着力激发干部队伍激情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进入新发展阶段,尤其要抓好“关键少数”,要进一步落实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坚持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侧”着眼、从干部培养选拔使用的“供给侧”发力,把严管和厚爱、干净和干事统一起来,打造一支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战斗队伍。要鲜明树立“干”的导向。坚持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树立为人要实在、做官要实在、工作要实在的鲜明导向,树立靠作风吃饭、用数字说话、凭实绩交卷的鲜明导向,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真正把想干事、肯干事、能干成事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要更加注重“管”的效果。加强对干部经常性教育管理,不断提高体育工作者的能力素质,注重培养干部的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敢于跟矛盾困难斗争,跟不正之风斗争;坚持教育在先、预防在先,多做防微杜渐、纠偏纠错的工作,多做咬耳扯袖的工作,让干部尽量少犯错、不犯错。要始终坚持“带”的效应。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既要加强管理监督,更要注重以上率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抓具体抓深入,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以“关键少数”带动全局上下激情干事;大力褒奖和鼓励政治坚定、奋发有为的干部,警醒和惩戒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切实保护激发干部积极性。

第四,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始终,着力巩固发展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政治生态好,人心就顺、正气就足,发展势头就会持续向好;政治生态不好,就会人心涣散、弊病丛生,发展就会受到影响。我们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一岗双责”,算好政治账、经济账、良心账,一刻不停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葆共产党人清廉本色,把负责、守责、尽责体现在每个党组织、每个岗位上。要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用好巡视巡察利剑,深入整改巡视、巡察、审计反馈问题;要坚持实事求是,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常态化开展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廉政教育和警示教育,下大气力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要驰而不息整风肃纪,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向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亮剑,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让全局系统政治生态更加清明、更加清朗。

同志们!习近平总书记春节前夕视察贵州,是对贵州各族人民的特殊关怀和特别厚爱,并对全省干部群众提出了“四新”的总体要求和五个方面的具体要求,狠抓贯彻落实,是我们当前的首要政治任务和长期战略任务,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乘势而上、扎实进取,以体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服务全省大局,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来源:贵州省体育局

有话要说...